天天看點

果酒市場增速超70%,标準化是破局關鍵

《華夏酒報》首席記者 楊孟涵

果酒市場增速超70%,标準化是破局關鍵
果酒市場增速超70%,标準化是破局關鍵

業内認為,發酵果酒低酒度、酸甜适口的特點,更為年輕人所青睐,加上目前國際上低度潮流酒飲正在崛起,果酒的特點恰好與之契合······

在每年近10000億的酒類消費市場之中,誰是最有前景的“潛力股”?

“如果要選擇最适宜年輕态消費習慣、最有增長潛力的酒類産業,那麼果酒絕對是其中之一,我們也正在大力推進其标準化、正規化。” 中國酒業協會果酒發展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火興三如是表示。

據悉,大陸果酒産業規模化以上企業相對數量較少,目前僅有不足100家,但是其發展勢頭迅猛,呈現了很強的增長力。根據相關資料統計,2022年上半年果酒同比增速最快,相對去年銷售額增長超77%。

從生産端來看,不斷擴張的市場吸引了諸多企業加入;但從消費端來看,琳琅滿目的産品讓消費者眼花缭亂而無從選擇。

果酒市場增速超70%,标準化是破局關鍵

“協會近年來在大力推進果酒企業認證,對企業的釀酒原料種植基地、生産品質管理水準進行綜合考察并加以認證,保障行業的規範化,讓消費者的選擇更加簡單,讓市場更為透明。”火興三表示,要把這個高速成長中的産業納入軌道、健康發展。

千裕酒業通過“特色果酒”認證

今年3月,陝西千裕酒業有限公司送出果酒認證申請,由中國酒業協會果酒發展專業委員會組織的專家組随即奔赴陝西眉縣進行現場認證工作。

本次的專家組,由中國酒業協會果酒發展專業委員會專職從業人員,天津市農業科學院、中國食品發酵院釀酒部相關專家,《華夏酒報》媒體評審專家組成。

果酒市場增速超70%,标準化是破局關鍵

陝西千裕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辛磊介紹,該企業于2012年成立,2014年入駐國家級猕猴桃産業園區,占地面積50畝,投資1.5億元,依托于眉縣猕猴桃之鄉的地位而發展以猕猴桃果酒為主的特色果酒産業,現在已經有猕猴桃、蘋果、草莓、樹莓、藍莓、玫瑰花果酒等十多種特色果酒類産品。

“我們在原料供應上,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辛磊表示,眉縣位于陝西秦嶺猕猴桃産業示範帶的核心區,擁有超過30萬畝猕猴桃種植面積,千裕酒業除了擁有直營的種植基地之外,還與果業合作社以及果農直接簽約,形成了穩定的原料供應體系。

目前,千裕酒業以猕猴桃酒為主的特色果酒類産品,遠銷福建、廣東地區,為眉縣猕猴桃産業深加工提供了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果酒市場增速超70%,标準化是破局關鍵

3月21日的現場稽核中,專家組成員參觀了千裕酒業直營種植基地以及眉縣猕猴桃示範基地,對該地區發展猕猴桃特色産業的成績表示認可。

按照現場稽核指南規定的稽核流程,專家組在參觀完種植基地後,先後對千裕酒業生産發酵工廠中的房間、儲存裝置進行現場考察,對包括奇異果酒、樹莓果酒、玫瑰花果酒等成品進行品評、打分,綜合各方面的情況進行評審。

經過一系列的稽核工作程式後,火興三宣布,千裕酒業有限公司相關資質齊全,原料供應穩定,管理水準以及保障能力強。綜合各專家的意見,認為其産品符合特色果酒的相關要求,通過現場稽核。

朝陽産業走向标準化

“果酒屬于傳統酒種,曆史悠久,但同時它又是一個年輕的朝陽産業,果酒産品的低酒度、高适口性,很适宜如今的年輕化、潮流化消費需求。”火興三表示,中國果酒産業具有很強的地域特性,如何讓它走出來适應大市場,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從2018年8月開始,中國酒業協會啟動了“特色果酒”認證工作。

根據中國酒業協會果酒發展專業委員會“特色果酒”申報要求,企業需資質齊全;具有穩定可控的成規模的原料基地;産品的生産和銷售曆史達到5年以上;産品品質穩定,具本品典型性;産品品牌具有一定社會知名度和市場認可度等。稽核分為申報資料初審和現場稽核兩個步驟,凡通過初審的企業,可以進入現場稽核階段。

這項認證啟動的當年度,共有10家企業通過稽核。

果酒市場增速超70%,标準化是破局關鍵

“特色果酒”認證工作有力推動了行業的正規化發展,讓諸多果酒企業獲得市場的認可。

據介紹,目前中國酒業協會果酒發展專業委員會正在大力推動标準化工作,例如在2022年啟動了《桂花酒》團體标準的起草工作,參與了《青梅酒》《山楂酒》的起草工作。

相關專家認為,鑒于大陸水果栽培種類多、分布不均衡、每個種類種植規模小的特點,使得目前果酒産業也往往局限于特定地域,導緻果酒産業較之其他品類的認知度較低,這是不容忽略的現實。

另一方面,果酒消費正在急速增長。根據2022年京東618大促資料,果酒成為消費者的首選,開場2分鐘,果酒成交額同比增長25倍。果酒行業呈現出“品牌百家競争”“市場增量從一線城市到二、三、四、五線城市遍地開花”的發展态勢。

向葡萄酒看齊影響果酒專業化?

2021年的一項抽樣調查顯示,預估果酒(包含利口酒)市場佔有率在80億左右。

“目前果酒行業依然是一個小衆産業,除了産業分布零散之外,它的消費基礎較小。”有業内人士表示,目前果酒産業存在規模小、産業标準亟待提高的問題。

與白酒産業動辄數千噸、幾萬噸的産能相比,果酒産業往往隻有百噸、千噸的體量。

“這是消費基礎決定的,目前消費主流依然是白酒。”業内人士表示,白酒依然是禮儀、社交的重要載體,但是随着年輕一代消費群體的登場,果酒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業内認為,發酵果酒低酒度、酸甜适口的特點,更為年輕人所青睐,加上目前國際上低度潮流酒飲正在崛起,果酒的特點恰好與之契合。

與此同時,果酒産業也存在着生産标準不夠明晰等問題。

天津市農業科學院酒類專家郭意如表示:“果酒的發酵和生産很難把控,要生産高品質的果酒産品,存在着較高的技術門檻。”

果酒市場增速超70%,标準化是破局關鍵

據了解,目前國内很多果酒企業在生産上參照葡萄酒,難以依據自身的原料特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進,這也是中國酒業協會推進各個品類果酒團體标準的重要原因。

《中國酒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指出,果酒品質穩定性仍需進一步攻克,需重點突破一批重大共性關鍵技術,主要包括建設規模化原料基地,完善品種、種植、采收和加工過程的技術規範;開發以抗氧化為基礎的果酒風味流失控制技術,加強果酒感官風味穩化。

果酒标準體系建設和果酒文化體系建設将是未來果酒行業的重要推力,中國酒業協會将推動果酒行業科技創新平台建設,充分發揮中國果酒研究院作用,加強國際交流,挖掘傳統文化精髓,注入營養健康理念,建設果酒行業科技人才隊伍,進行果酒标準體系建設和果酒文化體系建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