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IBO官方支援?當學術生産“遭遇”ChatGPT,教育界會如何回應?

作者:京領新國際

近期,科技界與教育界最為舉世矚目的一項産品,莫過于ChatGPT。

自2022年11月釋出以來,ChatGPT在兩個月内全球使用者突破一億。其完備的功能、智能的互動系統、邏輯嚴密的計算與文字表達,讓這一人工智能技術快速俘獲了各行各業人士,成為人們進行工作、學術産出中難以拒絕的高智能工具。

IBO官方支援?當學術生産“遭遇”ChatGPT,教育界會如何回應?

圖源:OpenAI ChatGPT

用ChatGPT寫論文、做作業、寫代碼,不再是難事,甚至由于其邏輯精密、計算精确,ChatGPT産出的作品在某些方面“毫無瑕疵”。在美國北密歇根大學,有一位學生用ChatGPT寫出了全班最高分的學術論文——這也引發了學界對于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教育的讨論:是否可以允許學生利用人工智能産品輔助學術生産?

在國際教育界,面對這一火爆全球的新興技術,IBO組織在近期(3月1日)發表了“關于ChatGPT和人工智能在教育評估中的聲明”:

IBO官方支援?當學術生産“遭遇”ChatGPT,教育界會如何回應?

圖源:IBO.org

聲明中稱“IBO不會禁止學生使用人工智能軟體”,在IBO看來,如ChatGPT這類領先的人工智能産品會越來越多地進入人們的生活,而人們面對技術應持有正确的态度,例如對教育計劃進行重新調整,以适應新興技術風潮下的教育變遷。

同時IBO也強調,學生在使用任何人工智能軟體的同時都應當符合學術誠信原則。允許學生将ChatGPT作為學術寫作時的來源進行引用,但是同樣也禁止利用ChatGPT“一鍵生成”學術論文,畢竟,這關乎到個人的智慧積累與學術誠信。

IBO官方支援?當學術生産“遭遇”ChatGPT,教育界會如何回應?

圖源:IBO.org

在人類曆史上,每一次新興的技術變革,必然都會引發讨論、思考與對話。當今,我們無疑處于“技術爆炸”的時代,新興科技層出不窮,讓人應接不暇。而各國的教育界又是如何看待ChatGPT,我們又該如何重新審視被ChatGPT入侵的教育界?

跟随筆觸,一探便知。

1

海内外學術界态度:

大批禁止,規範學術生産

如今,用ChatGPT可以生成論文、完成作業、代寫代碼,已經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

據美國線上教育機構Study.com調查,89%的美國大學生會使用ChatGPT寫作業,53%的學生會用它寫來論文,甚至還有48%的學生會借助ChatGPT來完成考試。隻需要輕輕點選,一篇完美的文章就完成了,它能夠規避人為寫作帶來的漏洞,能夠補足人類無法涉及到的知識……

IBO官方支援?當學術生産“遭遇”ChatGPT,教育界會如何回應?

圖源:Study.com

這樣的“入侵”引發了教育界的恐慌,如果學生都用這樣的方式來完成論文作業,那麼傳統的論文寫作、論證思考的過程則被掩蓋,為了獲得高分,借助技術能夠達到的,往往比個人努力似乎更有成效。

更有甚者,高呼“高校論文已死”,來表達對人工智能輔助寫作的憤怒:

IBO官方支援?當學術生産“遭遇”ChatGPT,教育界會如何回應?

圖源:The Atlantic

面對ChatGPT帶來的“地震”,遭受“威脅”的學術界,如科研雜志和各地高校不斷發出聲明,對ChatGPT進行“封殺”:

Nature、Science雜志恪守“學術誠信”,禁止作者在投稿論文中使用ChatGPT生成的文本,如有如此,則内容屬于抄襲而非原創。

IBO官方支援?當學術生産“遭遇”ChatGPT,教育界會如何回應?

圖源:Science

Science雜志學者寫道:

“科學記錄歸根結底是人類為解決重要問題所做的努力之一。技術發揮着重要作用,它是人們提出假設、設計實驗和了解結果的工具。但是,産品必須來自人類的頭腦,并由此表達”

同樣,香港大學學生也在近日收到了副校長何立仁通報全校的郵件:禁止港大所有課堂、作業和評估中使用ChatGPT或其他AI工具,否則被看作抄襲——這一舉動為香港地區首例針對ChatGPT的高校禁令。

IBO官方支援?當學術生産“遭遇”ChatGPT,教育界會如何回應?

圖源:香港《明報》

高等教育中學術生産最大的禁忌,必然是造假、抄襲等帶來的學術不端。學術成果是個人或許多人智識的積累與努力,人類曆史上的科技進步,也都是人類智慧的結晶。而如若讓先進的技術介入“代替”科研者進行學術生産,必然是對學術體系的毀滅,和對人類求知精神的蔑視。

2

國際教育界新聲:

批判面對,教育改革新機遇

而技術對教育的改變早已發生,我們無法忽視,單純地“禁止”也很難解決教育中已然存在的弊病。

相較于多地高校、學術組織對于ChatGPT的“防範”與“封殺”,IBO組織的态度更加批判。在開篇提到的IBO近期聲明中說道:

“人工智能技術将逐漸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像人們利用拼寫檢查器、翻譯軟體和電腦一樣。我們需要轉變是我們的教育計劃、教育評估和實踐方案,以便學生能夠更加有效、合乎道德地使用這些新興工具。”

IBO組織還強調引導學生對于人工智能技術的态度:學生應當明确在學術生産過程中的誠信原則。用ChatGPT生成的作品,勢必不能署上學生自己的名字,一篇論文中過多地引用ChatGPT生成的内容,也很難獲得高分的評價。

IBO官方支援?當學術生産“遭遇”ChatGPT,教育界會如何回應?

IB學術誠信(Academic Intergrity)規範 圖源:IBO.org

IBO官方學術評估與教育實踐主管Matthew Glanville 博士在接受英國泰晤士報訪談時更提到“ChatGPT會給學校帶來機會”,讓學校與教育者重新審視自身的教育手段、教學方法。

他認為人們不應該将ChatGPT等領先的人工智能軟體視作一種威脅。相較于科技界人士(例如馬斯克)聲稱“家庭作業已被終結”,Matthew博士則認為,“這并不是對課程作業帶來的威脅,而是給學校重新面對教育的機會:它可以讓人們更加關注人工智能對我們教學的影響”。

IBO官方支援?當學術生産“遭遇”ChatGPT,教育界會如何回應?

Matthew Glanville: Why ChatGPT is an opportunity for schools 圖源:IBO.org

例如,當老師們在課堂上向同學們解釋“什麼是學術誠信”,“為什麼ChatGPT生成的文章不可以作為自己的學術成果”時,這本身就是一種有趣而關乎時代的道德教育。

是以,面對新技術,IBO組織會更加積極地尋求與學校的合作,幫助學校支援學生合理地使用工具。

3

國内學界發聲:

重新審視傳統教育,關注個人品質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倪閩景在文章中寫道,面對新興技術的沖擊,人們需要重新審視教育,教育者也當力圖促進教育改革,适應時代進步。

“教育的方式方法應當有重大調整,主要的方向是要用ChatGPT等學習工具來協同改進教學方式,而不是回避與恐懼”

IBO官方支援?當學術生産“遭遇”ChatGPT,教育界會如何回應?

圖源:第一教育

當我們利用ChatGPT深度複雜的計算系統來檢索知識,輔助學習的時候,實際上也是在利用工具更加快速地擷取知識。對于教育者來說,如果一味地擔心學生依賴先進工具的話,實際上教育者自身也應當反思是否在教學中内容、方法、政策有不當之處。

而對于學生來說,從教育中獲得的,除了知識之外,其實還有一個人的品質:學習的專注力、對學術的志趣、對人生和世界的價值。誠如倪主任所言:“學習品質,從來和技術無關,當然也和ChatGPT毫無關系”。

4

結語:關注教育中個人成長的獨特之處

在ChatGPT引發學術界關于學術生産原創性讨論的過程中,也伴随着許多年來AI技術興起、革新道路上對于“AI是否會替代人類”的讨論。

這樣的場景和言論氛圍,總是出現在每一次“技術爆發”的時代交點。當上世紀末,資訊技術革命出現、網際網路改變人們生活的時刻,人類也曾惶恐、慌張、害怕。

在諸多科技界、教育界的對話之中,許多專家學者都坦誠AI工具所生産出的作品具有得天獨厚的“完美”:邏輯、知識量、語言表達能力、文法等等。我們必須承認技術能夠觸及人無法觸及的天花闆,技術之于人,作為工具,必然存在着無可替代的優勢。

IBO官方支援?當學術生産“遭遇”ChatGPT,教育界會如何回應?

圖源:Fobes

而技術卻無法概括一個人的生命中最獨特的部分:情感。《福布斯》雜志在近期針對ChatGPT發起了一項實驗:利用ChatGPT生成大學申請文書,并且邀請相關招生老師、教育專家進行閱讀。在這之中,閱讀後的相關專家都表示了對其生成作品在寫作技法、遣詞造句上的認可,但是卻“欠缺靈魂”。例如,美國大學招生咨詢協會教育政策主管David Hawkins表示,雖然GPT生成的文章“非常完美”,卻缺乏個性,沒有感情,無法展現申請者的獨特之處。

IBO官方支援?當學術生産“遭遇”ChatGPT,教育界會如何回應?

福布斯讓ChatGPT寫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補充文書 圖源:Fobes

獲得滿分、拿到最高評價,往往并不是教育的唯一目的。學生不斷積累知識、發現自己、克服阻礙、直面錯誤的過程,才是教育之是以成為教育,成長之是以富有價值之處——而這恰是AI難以實作,教育之中最為寶貴的部分。

參考資料:

https://study.com/resources/perceptions-of-chatgpt-in-schools

https://www.theatlantic.com/technology/archive/2022/12/chatgpt-ai-writing-college-student-essays/672371/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g7879

https://www.ibo.org/news/news-about-the-ib/statement-from-the-ib-about-chatgpt-and-artificial-intelligence-in-assessment-and-education/

https://www.ibo.org/news/news-about-the-ib/why-chatgpt-is-an-opportunity-for-schools/

https://www.forbes.com/sites/emmawhitford/2022/12/09/a-computer-can-now-write-your-college-essay---maybe-better-than-you-can/?sh=5a97896bdd39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