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B站野生技術大佬,用4cm制程做了一顆「純手工 CPU」

開始前,機哥問大夥一個問題吼。

「購買手機 / 電腦的時候,你們最看重的是啥?」

B站野生技術大佬,用4cm制程做了一顆「純手工 CPU」

機哥盲猜一波哈,大部分機友的回答應該還是:「處理器(CPU)」。

這東西,那可真是太太太重要了。

為了追求完美的體驗,我們折騰出了各種各樣的處理器:

有的,強大、火熱(實體);

B站野生技術大佬,用4cm制程做了一顆「純手工 CPU」

有的,小巧、精悍;

B站野生技術大佬,用4cm制程做了一顆「純手工 CPU」

還有的,外觀狂野、酷炫、由手工從零焊接,大師匠心打磨...

B站野生技術大佬,用4cm制程做了一顆「純手工 CPU」

等等,你說剛剛那™是個什麼玩意兒?

B站野生技術大佬,用4cm制程做了一顆「純手工 CPU」

其實,上面那個仿佛從《輻射》片場穿越來的怪東西。

是一顆「純手工 CPU」。

看到這東西,機哥感覺自己對「顆」的了解,可能出現了一些小小的偏差:

B站野生技術大佬,用4cm制程做了一顆「純手工 CPU」

這...這坨處理器的作者。

是一位 ID 名叫「奶味的」的野生技術大佬。

就在上個月,他釋出了一段視訊,名為「純手工自研 CPU 的終極形态」。

截止機哥敲字的時候,已經收獲了近 80 萬的播放量。

B站野生技術大佬,用4cm制程做了一顆「純手工 CPU」

大佬給自己的巨作,起了一個浪漫的名字——

「初芯」

作為一坨開發時長兩年沒有半的,「自主研發」、「完全知識産權」 CPU。

B站野生技術大佬,用4cm制程做了一顆「純手工 CPU」

「初芯」的樣子,和我們認知中的「CPU」,不能說是一模一樣。

至少也是毫不相幹了。

B站野生技術大佬,用4cm制程做了一顆「純手工 CPU」

玩機經驗豐富的機友都知道。

聊到 CPU ,大家總是三句話不離「工藝、制程、半導體」。

像開頭的蘋果 A16,就采用了台積電 4nm 工藝,擁有 160 億半導體。

B站野生技術大佬,用4cm制程做了一顆「純手工 CPU」

而視訊中的第一代「初芯」,那才是驚為天人。

不僅采用了極為先進的 4cm 制程、匠心錫焊工藝。

B站野生技術大佬,用4cm制程做了一顆「純手工 CPU」

還内置了足足 3000 多個二極管、三極管。

運作頻率達到驚人的 13000Hz。

甚至,這玩意兒還™能超頻,提升幅度高達 250%。

B站野生技術大佬,用4cm制程做了一顆「純手工 CPU」

更不用說全身上下,數以萬計的焊點、錯綜複雜的飛線。

B站野生技術大佬,用4cm制程做了一顆「純手工 CPU」

處處細節,都透露着一股「俺尋思能行」的神秘力量。

B站野生技術大佬,用4cm制程做了一顆「純手工 CPU」

在如此霸氣面前,一衆人類尖端科技的結晶,似乎都顯得娘們兒唧唧的。

但說歸說,鬧歸鬧,咱還有個關鍵沒講到:

你這個「初芯」,它保熟嗎?

要隻是單純的零件拼湊,再酷炫也就是一生瓜蛋子 。

B站野生技術大佬,用4cm制程做了一顆「純手工 CPU」

但「初芯」目前,還真實作了一些功能。

真的隻有億點點:

B站野生技術大佬,用4cm制程做了一顆「純手工 CPU」

也就點亮螢幕、字型渲染、圖形渲染、色彩支援...這麼多吧。

用來适配「初芯」的驅動軟體,自然也是奶味大佬自己編寫的。

這硬核程度,你們不覺得很酷嗎?

作為科技愛好者,很符合我對「技術宅」的想象了。

B站野生技術大佬,用4cm制程做了一顆「純手工 CPU」

為了友善後期觀察、調試,作者還給「初芯」安裝了大量的 LED 燈珠。

沒想到,這又讓它掌握了名為「跑馬燈」的技能。

B站野生技術大佬,用4cm制程做了一顆「純手工 CPU」

這一幕,頗有種「賽博朋克 1977」的美。

B站野生技術大佬,用4cm制程做了一顆「純手工 CPU」

雖然,這段視訊拍攝簡單,沒有任何鏡頭語言、剪輯思路可言。

但就是這種直白的硬核氣質,征服了大批圈内外的觀衆。

甚至在評論區,已經有人建議大佬就地創業了:

B站野生技術大佬,用4cm制程做了一顆「純手工 CPU」

還有的,直言大佬是人類科技的最後壁壘:

B站野生技術大佬,用4cm制程做了一顆「純手工 CPU」

當然,更多人的反應,還是一如既往地簡單又純粹:

「我超,牛比」

B站野生技術大佬,用4cm制程做了一顆「純手工 CPU」

要單純是這樣,今天的文章本可以到此為止。

但機哥在評論區,也看到了許多醬紫的争論:

B站野生技術大佬,用4cm制程做了一顆「純手工 CPU」

一邊,說 UP 主這技術不去矽谷 / 華為可惜了;

另一邊,卻表示這事「沒什麼技術含量」、「大學生水準」。

B站野生技術大佬,用4cm制程做了一顆「純手工 CPU」

這就讓很多吃瓜群衆,開始摸不着頭腦了。

B站野生技術大佬,用4cm制程做了一顆「純手工 CPU」

正所謂隔行如隔山。

非相關專業内的人士,确實很難判斷這次的手工狠活,到底是個什麼水準。

而這種時候,就輪到你們的吳彥祖機哥出馬了。

今天的後半部分,咱們就好好唠唠「手搓 CPU」背後的故事。

B站野生技術大佬,用4cm制程做了一顆「純手工 CPU」

其實,如果在 B 站等平台,直接搜尋關鍵詞。

你會發現,熱衷于手搓 CPU 的民間大神,那是大有人在:

B站野生技術大佬,用4cm制程做了一顆「純手工 CPU」

比如下面這段視訊,标題赫然寫着:

「自制 CPU 并沒有想象的那麼難」

B站野生技術大佬,用4cm制程做了一顆「純手工 CPU」

從正經的學術角度來說,CPU 的原理和結構,對大學生還真不算什麼難題。

學過「數電」、「模電」和「微機原理」的理工科機友們,應該懂機哥的意思。

甚至,在經典遊戲《Minecraft》裡,也有一批玩家專門以設計和制造 CPU 為樂趣。

B站野生技術大佬,用4cm制程做了一顆「純手工 CPU」

感興趣的童鞋,可以搜搜「紅石 CPU」這個玩法,包你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是以,以上這些能否說明,奶味大佬的成就随處可見,不如一個路過的計算機系大學生呢?

恰恰相反,并不是。

實際上,「初芯」做到了讓外行卧槽,但讓内行更卧槽。

隻不過,外人吹爆的是技術;内行佩服的,卻是毅力。

B站野生技術大佬,用4cm制程做了一顆「純手工 CPU」

機哥覺得,「初芯」這個名字所代表的,除了「第一代」之外。

更代表了大佬那顆,對愛好永葆熱情的初心。

一切,始于貼吧一個平平無奇的文章。

發帖時間,在「遙遠」的 2021 年。

在帖中,樓主「naiweide(奶味的)」就表示,自制 CPU 的原理圖早在幾年前就畫好了。

B站野生技術大佬,用4cm制程做了一顆「純手工 CPU」

更确切地說,是 5 年前的 2016 年。

當時,因忙于學業和工作,他暫時放下了自己的愛好。

如他所說,這一放就是 5 年。

B站野生技術大佬,用4cm制程做了一顆「純手工 CPU」

時間足以改變很多事情。

在投身工作後,又有多少人,還能重新撿起學生時代的一個小目标呢。

但奶味大佬做到了。

而且,他沒有像網上許多視訊那樣,采用更現成、內建度更高的元件。

偏要用最基礎的二極管、三極管和電阻。

B站野生技術大佬,用4cm制程做了一顆「純手工 CPU」

诶,咱有捷徑就是不走,就是玩。

是以,在開發中經曆巨量的困難和翻車,也是情理之中咯。

看看下面這個飛線,機哥這種強迫症,已經頭皮發麻了:

B站野生技術大佬,用4cm制程做了一顆「純手工 CPU」

要在它們之中,找到虛焊、短路、或是其它玄學問題的元器件。

你說,靠的是什麼「專業知識」嗎?

那分明靠的是肝啊。

B站野生技術大佬,用4cm制程做了一顆「純手工 CPU」

就算你耐心過人,能硬着頭皮完成一整塊地獄級的焊接和調試。

那,也隻不過是剛剛開始罷了:

B站野生技術大佬,用4cm制程做了一顆「純手工 CPU」

就算全部焊接完畢。

等待你的也是更複雜、更漫長的組裝、測試、調試...

B站野生技術大佬,用4cm制程做了一顆「純手工 CPU」

是以,有人要尊稱這位大佬為「焊武帝」,機哥那是一點都不意外。

另外,CPU 需要的彙程式設計式也要依靠「寫」代碼來實作。

沒錯,用手寫。

B站野生技術大佬,用4cm制程做了一顆「純手工 CPU」

不禁讓機哥想起了,當年比爾 · 蓋茨用打孔機編碼的風範...

B站野生技術大佬,用4cm制程做了一顆「純手工 CPU」

是以,還是這位某乎網友的評價,機哥覺得最為中肯:

「能做」和「真的去做」之間,有着巨大的差距。

B站野生技術大佬,用4cm制程做了一顆「純手工 CPU」

如果,對興趣的熱情和堅持也是一種天賦。

那這顆「初芯」,确實稱得上「天才」的作品。

最後,還有一個至關重要問題,需要得到解答。

數千個元件,上萬個焊點;

五年的挂念,兩年的磨煉。

這一切,到底又是為了什麼呢?

B站野生技術大佬,用4cm制程做了一顆「純手工 CPU」

為了流量,為了履歷,還是為了...單純地裝逼?

對此,大佬隻留下了一行,中二爆棚的文字:

「發現新奧義」

B站野生技術大佬,用4cm制程做了一顆「純手工 CPU」

可能,這就是這個浮躁的時代,日漸稀缺的精神吧:

「你付出那麼多,到底是圖啥?」

「不圖啥,圖一樂罷了。」

圖檔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