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朝與吐蕃之交:唐朝文教政策對吐蕃教育産生的影響

作者:沖出史界

“九天阊阖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出自唐·王維的《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的确,唐朝是一個驚豔了無數人的時代,其中《新唐書》寫道:“觀夫開元之治也,則橫制六合,駿奔百蠻”。

不論是社會、經濟上的繁榮,還是文化、思想上的包容,其都讓人心生向往,哪怕後來國滅,詩人、文者常常寫詩或寫文章來贊歎和懷念那時的盛世之景。有詩為證:“高台造雲端,遐瞰周四垠。雄都定鼎地,勢據萬國尊。”

唐朝與吐蕃之交:唐朝文教政策對吐蕃教育産生的影響

正是因為如此,唐朝與周邊的少數地區的關系比較親密、和平交流,唐朝也愈發的繁榮昌盛,話又說回來,在這樣的寬松、開放的環境下,唐朝的文教政策有哪些發展呢?對周邊少數民族國家有什麼影響呢?

接下來以吐蕃為例,從以下幾個方面探究唐朝的文教政策對各國家教育的影響。

一、唐朝包容開放的環境

1、文化上:儒家為主,各家為輔

自從漢武帝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家思想成為大陸曆朝曆代的正統思想。而不同時期,這個思想都會根據統治者的需求而改變、發展。

到了唐朝時期,貞觀之治、開元盛世之景,使得這個時期的社會愈發繁榮、開放、包容,而那時的儒家思想自然也不例外,其大緻以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合、互補、發展,這也導緻了唐時期的文教思想博采衆長,吸取了各家的優勢特點。

唐朝與吐蕃之交:唐朝文教政策對吐蕃教育産生的影響

彼時,唐朝是一個大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間沖突頻發,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唐朝統治者決定以儒家思想為主導,扶持道、佛兩家為輔,來維持各民族間的平衡。

唐朝的統治者一般使用儒家的倫理道德維系社會,他們不僅推崇“以文治國”,還認為“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推崇“以孝治國”,也将儒家的經書,例如《孝經》等書籍作為教化内容,科舉選官的依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唐太宗被少數民族尊稱為“天可汗”,和其他的皇帝相比,他真正的做到了平等對待少數民族。據說,唐太宗提到此事時,好不得意的誇贊自己:“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

後來唐朝的文教政策中也包含其“推恩示信”、“愛之如一”的思想。要明白,當時唐朝為各國中心,各國教育都會受到其文教包容思想影響,而吐蕃隻是其中一個罷了。

唐朝與吐蕃之交:唐朝文教政策對吐蕃教育産生的影響

這類政策的實行不僅僅使唐朝得以休養生息、培養大量人才,一舉奠定了貞觀之治的盛世景象,也影響了吐蕃的發展,社會經濟共同壯大起來。

2、制度上:和親制度,文化傳播

事實上,唐初剛剛建立的采用和親制度維護政權,也讓吐蕃這個國家受益良多。

《資治通鑒》中記載此事為:“劉文靜勸李淵與突厥相結,資其士馬以益兵勢。淵從之……如開皇之時。……若但和親,坐受寶貨,亦唯可汗所擇”,可見與唐和親對其他國家來說好處頗多。

後來唐朝成為世界經濟中心,甚至許多外國人來唐學習、交流等,唐朝也沒有改變這一條政策,仍然延續着這個制度,欲通過和親的方式将公主遠嫁如吐蕃、突厥、回迄等國家,達到來鞏固統治的目的。

唐朝與吐蕃之交:唐朝文教政策對吐蕃教育産生的影響

有史料提到,“北狄世為寇亂……朕熟思之,唯有兩策:選徒十萬,擊而虜之……百年無事,此一策也;若遂其來請,結以婚姻,……亦足三十年安靜,此亦一策也……”,當時唐太宗提出了兩個解決方法,而臣子房玄齡十分贊同的認為“和親之策,實天下幸甚”。

正是因為如此,後來才有了吐蕃與唐的和親,這個政策讓唐和吐蕃形成名義上的“舅甥和葉社稷如一統,情誼綿長”的舅甥關系以及軍事同盟,二者之間的穩定和平關系也讓吐蕃愈發的繁榮昌盛。

根據唐蕃會盟碑上的文獻記載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先後入藏:“……和葉社稷如一,于貞觀之歲,迎娶文成公主……重協社稷如一,更續姻好。景龍之歲,迎娶金城公主降嫁贊普之衙……舅甥和葉社稷如一統,情誼綿長……”

兩位公主的入藏為吐蕃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别是當時唐朝先進的漢文化、文教政策等深深的影響了吐蕃人的教育。

唐朝與吐蕃之交:唐朝文教政策對吐蕃教育産生的影響

例如,公主的陪嫁中有《詩經》、《禮記》、《左傳》等漢文化著作,醫學、天文曆法等書籍,為吐蕃人學習先進的漢文化提供了一個機會。

如果說這些書籍可以直接作為吐蕃人學習的知識内容,那麼陪嫁的一些能工巧匠,尤其是精通紙墨的工匠為吐蕃提供了學習的工具,直接推動了吐蕃的教育發展水準。

況且,兩位公主均為佛教徒,因而都帶來來大量的佛教的經學著作,使得藏區的佛教興盛,打擊了影響吐蕃統治者政權的當地苯教,這讓吐蕃的當權者異常的喜愛佛教,故而藏區的寺院林立。

這種行為直接讓吐蕃形成了一種特别的教育方式——寺院教育,也被稱為“學在寺院”。

自從西藏的第一座佛教寺院桑耶寺的建立,首次剃度出家的“七覺士”出現以後,吐蕃的其他寺院紛紛效仿開展了培養佛教人才的一些活動,至此吐蕃的寺院教育開始了。

唐朝與吐蕃之交:唐朝文教政策對吐蕃教育産生的影響

要知道“寒門難出貴子”,古代和現在的教育環境不同,平民百姓是沒有錢财和書籍學習知識的,如果真的想要學習怎麼辦,對于沒錢的窮苦百姓來說就是最好的辦法便是出家,寺院裡會教授一些知識,例如,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早期便是出家人。

當然,如果是一般時間,寺院的知識資源很有限,又有“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思想,人們在寺院學到的東西有限。

恰巧的是吐蕃這一時期,佛教興盛,急需大量的能夠翻譯佛教經書的人才,人才緊缺的寺院不僅不會為難求學的人,還會用心教,這變造成了吐蕃“學在寺院”的現象出現。

吐蕃的教育也形成了一種特殊教育,即佛家典籍的教學、翻譯相結合,其中翻譯的佛教經典便有兩位公主帶來的漢化佛學文化,這使得佛教文化在吐蕃得以迅速普及同時人們學到更多漢文化的知識。

唐朝與吐蕃之交:唐朝文教政策對吐蕃教育産生的影響

二、文教事業的繁榮

1、多樣化的教育形式

吐蕃的教育與唐代的文教事業的繁榮有關,其繁榮的展現便是多種多樣的教育形式。

唐朝時期,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了隋朝開創的科舉制度,讓教育不但能夠直接為統治者們服務,還能選拔滿意的人才。有史料證明,“唐代科舉之盛,肇于高宗之時,成于玄宗之代而極于德宗之世。”

除了這種官方辦理的國學、太學等之外,唐朝的私學之風盛行。那時唐朝出現私學和官學共存發展的局面。鑒于這種寬松學習環境下,才讓更多的百姓讀書識字,讓他們多了一個上升的機會、一條平步青雲的路。

此外,唐朝的文教事業包含了“華夷一家”的思想,故而那時流行一種求學制度,允許少數民族國家的人來唐學習交流,換句話說,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大唐就有了如今的留學制度。

唐朝與吐蕃之交:唐朝文教政策對吐蕃教育産生的影響

甚至當時的少數民族人才學成不想回國,還能夠參加唐朝的科舉制度,成為唐時的官員,其社會的開明類似于現代文明社會。

據《通典》記載:“貞觀五年……增築學舍千二百間。國學、太學、四門亦增生員,其書、算各置博士,凡三千二百六十員……無何,高麗……吐蕃諸國酋長,亦遣子弟請入國學。于是國學之内八千餘人”,可見當時來唐求學的人數衆多。

這些求學的人中便有吐蕃人,當時他們來到唐朝求學,主要學習了儒家經典和算學、天文曆算和醫藥等方面吐蕃缺少的知識。等到他們回國後不僅将這些知識傳播了下去,還通過自己所學掌握的儒學知識融入到吐蕃的政治、教育思想當中,擔任了吐蕃的重臣。

再加上吐蕃統治者松贊幹布十分的有能力、有眼界,他大膽的引入外族文化,例如漢族文化和印度佛教文化等用來發展吐蕃,使得吐蕃愈發強盛。

唐朝與吐蕃之交:唐朝文教政策對吐蕃教育産生的影響

三、結語

總的來說,從吐蕃的教育特點中就能管中窺豹,可見唐朝的文教政策對吐蕃這個國家影響之深遠。其中,影響最大的便是和親政策和求學政策。

二者通過和親政策将兩國的關系拉近、加強了兩個民族之間的聯系,也共同維護了各自邊疆的安定發展,為兩個國家的繁榮提供了一個和平穩定的環境,尤其是對後來唐朝連續的兩個盛世的開展,影響頗重。

再者便是求學政策,這一政策十分展現了唐朝的包容、平等思想,其不單單為各國的學子提供了一個學習先進文化的求學機會和平台,還幫助了如吐蕃類似的國家培養人才同時也彰顯了大唐風範。

參考文獻

《唐朝文教政策對吐蕃教育的影響》

《唐代教育發展特點》

《唐朝與吐蕃關系的特點概括》

#曆史開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