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降價潮”之下,降幅最小的廣汽豐田為何更有機會笑到最後?

近20年來的中國汽車市場,大概從來沒有像今天這麼“卷”過。

自湖北打響降價第一槍之後,多家車企也在全國各地先後推出各種補貼優惠政策,動辄8-10萬元的巨幅優惠看得人蠢蠢欲動,營銷的花樣更是層出不窮,主打的就是一個“過了這個村沒有這個店”的緊迫感。

“降價潮”之下,降幅最小的廣汽豐田為何更有機會笑到最後?

然而,在這場降價的集體狂歡背後,消費者真的是最大受益者嗎?

01,警惕“價格戰”背後的陷阱與危機

相信許多趁着這波“降價潮”去買車的人,應該都是抱着“指導價直降”的心态去選購的,但經銷商報價的水有多深,買過車的人都知道。

“政企1:1補貼”、“單車補貼疊加高達15萬元”、“買一送一”的營銷攻勢令人眼花缭亂,消費者表面上好像占了大便宜,但事實上,這些五花八門的優惠背後可能暗藏着各種“陷阱”。

比如說,補貼的錢是在指導價上直接減,還是按原價購買後再返還?如果按後者的做法,相應支付的購置稅、保險都會更高,相當于消費者享受到的補貼其實并不如宣傳的那麼多,這筆賬大家應該好好算一算。

“綜合優惠”的水很深,消費者實際享受到的優惠可能并不值所宣傳的金額,大家在購車前一定要擦亮雙眼。

又比如,“綜合優惠”、“疊加補貼”裡,現金優惠有多少?還有多少是通過所謂的高價售後服務、精品禮包等形式濫竽充數的?

再比如,别聽見“買一送一”就感覺自己撿了大便宜,多問問自己:送的這台車自己真的用得上嗎?自己的經濟條件真的能負擔得起同時養兩台車的花銷嗎?

對于新購使用者來說,切忌頭腦發熱,沖動消費,面對大量複雜的營銷活動更應該多了解、多對比、多算賬,才不至于掉入無謂的消費陷阱之中。然而,提供巨額的現金補貼也不見得就是妥妥的“行業良心”,本質上這是一種對老使用者的傷害。

“降價潮”之下,降幅最小的廣汽豐田為何更有機會笑到最後?

巨額補貼之下,新車價暴跌,原來的老車主在賣車時被壓價也是在所難免的事了。

這裡面的道理其實也很簡單——這批後購入的新車售價本來就更低,一旦以更低的價格流入二手市場,先購入的車就隻能更低的價格出售。為什麼特斯拉每次擅自降價都會引起老車主的強烈不滿?不僅是因為覺得自己買貴了被“割韭菜”了,巨額補貼、大幅降價造成的保值率暴跌,這樣的經濟損失同樣也是老車主要被迫承受的。

在這一波“降價潮”之下,消費者未必是受益者,而作為車企,盲目跟風補貼、虛假營銷等一系列操作也是對自身品牌的一種極大的傷害。

“降價潮”之下,降幅最小的廣汽豐田為何更有機會笑到最後?

過去因“以價換量”導緻品牌形象插水的案例,相信已經無需在此贅述。需知道,一台車的定價,行業内的通行做法是根據這款車在生命周期内的平均成本來制定。價格制定之後當然也可以有波動,但不應該是巨幅的調整,這才是對所有使用者都公平、負責任的做法。

從長遠角度來看,違反市場規律地打“價格戰”、無休止無底線地進行虛假誇大營銷的,一方面消耗了使用者對車企的信任度,無益于消費者和車企雙方;另一方面,引發了業内的不良競争,也無益于汽車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這樣的行業亂象當刹!

02,這才是消費者最喜聞樂見的補貼形式

當然,我們也不能否認,适當的補貼政策确實能對拉動市場起到積極作用。而能在當下混沌的市場中依然保持這份清醒的,廣汽豐田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個。

“降價潮”之下,降幅最小的廣汽豐田為何更有機會笑到最後?

廣汽豐田提供的補貼隻有5000元,但這5000元補貼可沒跟消費者玩半點虛的——凡在3月9日-31日線上上APP下定購買指定車型即可享受補貼,保證消費者從下定到提車的全過程是公平、透明、安全、便捷的。

值得一提的是,5000元補貼是在指導價基礎上直接減免,為使用者真金白銀地省錢!這絕對是消費者最喜聞樂見的補貼形式。要知道,過去在4S店買車,銷售人員都習慣于跟消費者報一個總的金額,但真到交錢時才發現,原來這大幾萬的優惠裡面可能真正能讓消費者少掏腰包的隻占一小部分。剩下的以贈送油卡、代金券等形式充數,使用者的消費自由也是以被變相剝奪。這樣的補貼既不能讓消費者感受到商家的誠意,更遑論讓消費者對品牌形成良好口碑。

“降價潮”之下,降幅最小的廣汽豐田為何更有機會笑到最後?

在豐雲行APP的下定界面中,就直覺地顯示了5000元補貼是在車價裡直接扣除,簡化補貼流程的同時也免去了消費者對補貼方案的顧慮。

而誠意不展現在金額多寡,而更在于平等。為表誠意,廣汽豐田還針對此次補貼作出了明确承諾:

1、宣傳的優惠車型與終端保持一緻;

2、直接将補貼給到每一位實際購車消費者;

3、活動期間所有活動車型均可享受購車補貼;

4、不設定諸多提車條件,提車立享補貼;

不玩噱頭、不耍花招、不搞限量、不整套路,廣汽豐田的5000元補貼是實實在在把使用者當做朋友,禮輕情意重,而且這樣的補貼政策恰恰才是最值得業内借鑒的。

廣汽豐田不是沒有跟進這一波瘋狂的“降價潮”的實力,但在他們看來,這種行為所導緻的結果往往是傷敵八百自損一千,企業自身的内耗往往比行業的内耗更為緻命。

在豐田的“年輪理念”主導下,廣汽豐田的成長從不靠打“價格戰”制勝,其終端價格在業内是出了名的堅挺。因為他們深知,先進的技術、可靠的品質和周到的服務等等遠比一時的優惠更能為使用者帶來長期的喜悅和信心,這同時也是建立良好使用者口碑的關鍵所在。

“降價潮”之下,降幅最小的廣汽豐田為何更有機會笑到最後?

隻有實作盈利的企業才能用心打造服務,良好的企業經營狀況早就了廣汽豐田多次的CACSI銷售服務滿意度和售後服務滿意度“雙料第一”。

而一家車企要兼顧各方面的穩定輸出就必須要實作盈利。隻有企業盈利了,才有投入研發、優化服務、提升品牌的資本,才能形成一個從生産到銷售的良性循環。大幅度的降價促銷或許能制造一時的繁榮,但終究不可能是長久之計,燒錢不可能換來使用者持久的信任和認可;而一旦讓新老使用者對品牌産生負面印象,更是得不償失。

“降價潮”之下,降幅最小的廣汽豐田為何更有機會笑到最後?

俗話說“羊毛出在羊身上”,企業用于購車補貼的成本難免就要均攤到其他環節上,最終影響的還是消費者的體驗以及品牌的形象。

目光放遠,腳下的每一步才會走得更穩、更遠。在這場降價風波中,廣汽豐田交出的這份答卷,既是對當下行業歪風做了一種極具示範性的糾正,也是在企業發展上的一種長期主義式的堅守。

03,一家頭部合資企業應有的擔當和格局

當别的車企都在跟風“自殺式”降價,祈求在這次“降價潮”中不被比下去的時候,廣汽豐田依然把維持企業良好經營狀況放在首位,這種選擇的背後源于廣汽豐田作為一家頭部合資車企的擔當。

“降價潮”之下,降幅最小的廣汽豐田為何更有機會笑到最後?

2月14日,由廣州市南沙區政府和廣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合作開展的全國首個氫燃料電池轎車全場景規模化示範營運項目——“南沙氫跑“公共出行服務項目正式落地廣州南沙。

成立于2004年的廣汽豐田,多年來一直深耕廣州,持續助力本地GDP增長,連續多年被評為“A級納稅人”。截至今年2月份,廣汽豐田累計納稅達1968.5億元,并交出了10655.8億元的工業産值。同時,廣汽豐田也為其紮根的南沙區打造了一系列“精益增長”的高品質樣本。

在突如其來的疫情和不穩定的市場環境等諸多挑戰下,廣汽豐田始終堅持穩就業的目标,保持員勞工數正增長——疫情三年期間,廣汽豐田員勞工數從曾經的9000人發展到現在的19000人。

“降價潮”之下,降幅最小的廣汽豐田為何更有機會笑到最後?

2022年,廣汽豐田全年銷量順利跨越100萬台大關。廣汽豐田作為一個跻身“百萬級”的合資車企,能力越大肩上的責任也越大,面對變幻莫測的市場,如何取得最佳的平衡和發展,非常能展現一個企業的實力、擔當和格局。

廣汽豐田如今所做的,足以讓它繼續穩步向前,笑到最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