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柯達這組涉疆照片,背後是西方反華的新路數

作者:環球時報新媒體

7月15日,攝影巨頭柯達在其官方Instagram賬号上釋出了一系列新疆的山水畫,但在标題中稱其為"中國對當地人的大規模監禁",并表示目睹了新疆滑入"奧威爾式的反烏托邦"。

在美國上司的反華勢力的煽動下,西方對新疆問題有這樣的猜測并不少見,但從我們目前對這組照片和相關背景資訊的看法來看,在廣泛讨論的照片背後,有許多值得中國政府和網民關注的"新事物"。

柯達這組涉疆照片,背後是西方反華的新路數

圖檔:柯達官方Instagram賬戶

作為攝影行業的前巨頭,柯達經常在Instagram上轉發來自世界各地的攝影師,并要求他們與關注者分享有關照片背後故事的短信。上述在新疆拍攝的作品組由法國攝影師帕特裡克·瓦克拍攝。

柯達這組涉疆照片,背後是西方反華的新路數

帕特裡克·瓦克的個人資料

與BBC等外國媒體的"公衆濾鏡"不同,《帕特裡克鏡頭下的新疆》既有西北廣袤的山川,也有當地人民的甯靜與安甯。

柯達這組涉疆照片,背後是西方反華的新路數
柯達這組涉疆照片,背後是西方反華的新路數

帕特裡克·瓦克作品截圖

正是照片本身是正常的,由柯達轉發并由帕特裡克撰寫的文字非常奇怪。畢竟,沒有人能在自己看照片時,将眼前的美麗和風與"中國對新疆人民的迫害"聯系起來。在這些照片的評論區,大多數網友留言稱贊"照片很漂亮","新疆的風景很美"。

不禁要問,帕特裡克從哪裡得出"目睹新疆滑入奧威爾式反烏托邦"的結論?是我們的新疆,還是攝影機構本身存在"嚴重問題"?

資料顯示,作為一名攝影師,Patrick在業内的知名度并不低,一直立足于上海等城市,在中國生活了相當長一段時間。從此前的公開表态來看,此人不是"鐵杆反華活動人士",很少參與政治活動。

至于為什麼他要把自己的作品拉近"新疆"這樣的話題?筆者的猜測是:為了賺錢。

Patrick 的相冊 DUST 最近推出,剛才被柯達官方賬号轉發的照片都來自相冊。

柯達這組涉疆照片,背後是西方反華的新路數

作為一名在業内名氣不大但在普通網際網路使用者中知名度較低的攝影師,帕特裡克的作品在Instagram上通常隻有幾百個贊。但随着那篇關于新疆問題的炒作,在柯達轉發之後,他的照片突然獲得了數以萬計的點贊。他遵循西方媒體的主流語境,将新疆描述為"壓迫之地",并将"探索"的神秘感帶入了他的作品中,極大地滿足了西方網民對中國的偏見好奇心。

柯達和帕特裡克與其說關心中國,不如說他們就像中世紀的歐洲水手,在東西方之間旅行,肚子底下喝了幾杯烈酒,不禁給自己在東方的經曆來填補各種誇張而離奇的情節,既是為了宣傳自己的"勇氣", 而且也友善自己提高價格。

不過,大概柯達在中國市場的業務還不夠活躍,在一般網友中缺乏知名度,這組照片釋出3天,在國内網還沒有掀起任何波瀾。截至撰寫本文時,隻有一位網民在評論區反駁柯達和攝影師後不久就删除了他的資訊。

柯達這組涉疆照片,背後是西方反華的新路數

然而,這一事件卻給筆者帶來了啟示:此前對新疆等問題的猜測,要麼是美國等西方政客,要麼是聽西方國家企業和機構的指揮棒。針對這些組織的挑釁,我們已開始在官方和立法一級準備應對措施。

但在這個領域,有很多像帕特裡克這樣的人,他們不是"鐵杆",而是在尋求名聲,從反華問題上獲利。他們較少的政治色彩和他們所在領域的專業精神也使這些"中間人"更容易被公衆接受,因為他們幫助帶來了"私人物品"。此外,如果我們正式反擊這些人,很容易落後于"欺淩","政府反對平民"的語氣。這也讓西方政客們特别樂意把這些"中間派"推到前線,給我們制造麻煩。面對這個群體,我們該如何應對,輿論如何反擊,甚至如何引導和轉化,都是我們接下來可能經常遇到的場景。

對于柯達來說,我們希望他們意識到,除了帕特裡克之外,大量的攝影師和視訊部落客還用柯達的産品創作了許多反映新疆生活的作品,這些作品比帕特裡克更了解新疆。如果你真的關心新疆,為什麼不向全世界的網友推廣他們的工作呢?

作者: 梁 By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