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大齡程式員吐個槽

    本人畢業十年,大學四年,一直都在敲代碼。都說是吃青春飯的,可是我一直在吃,可能還年青吧。對了,最近一個乙方公司的項目經理看見我在搭建他們的開發環境,驚訝到“你搞這個有什麼用?。。。我們做為項目經理把控好項目就行了。。。”,好吧,項目經理從根本上我認為也是一個程式員,我還年青吧。

   大學那會剛會寫程式我總結第一條經驗是,“程式設計這事就是把麻煩的事讓程式員做了”。大學隻是簡單寫一此計算的、排序的算法或者給出問題使用程式設計實作解決問題的算法,那時隻是感覺在紙上用筆計算起來會容易些,程式設計實作隻是把簡單問題複雜化,可是想想你複雜後的東西别人就可以簡單拿來用了,這讓我對寫程式還是樂此不疲。這便是“程式設計這事就是把麻煩的事讓程式員做了”的想法。

    現在要加一句“不要給别人帶來麻煩”。這就要說工作這後,在接手别的人代碼你是不是一直罵這“坑貨”,之後呢,你有勇氣把這坑貨的代碼全部重寫嗎?真實的例子,畢業剛進公司一年,我和部門老大有一次到內建調試現場,第一天聯調老大發現另一個沒有和我們一起來現場的同僚整個組網功能編寫的有問題,我用現場舊代碼配合别的廠商調試,他花了兩天兩宿的時間把代碼重寫了一遍,然後切換到新代碼,他一直在我心中大牛一樣存在。現在大部分程式員都是在現有的架構上做的開發,公司會在技術架構上做一層業務架構,開發前先搞懂公司做了什麼樣的封裝?為了實作什麼目的?做了哪些抽象?預留了哪些擴充點?不要接到資料就一路if下去。大哥,你這樣搞下去會帶壞很多人的,後面接手的人一般都會按照你的模式繼續寫下去。現在我看到3年以上的很多程式員都隻會if,我就想問問,你們真的是吃青春飯的?那換一飯吧,大好的青春就别在這糟蹋了。

    随之出現的社會問題是,公司缺技術人才,卻很難招來理想的人。因為大部分認為這是碗青春飯,目标是幾年後做個既懂技術又懂業務的管理人員。那些一直在做技術的人如果因為某種原因可能10年後想換個工作,也隻能被迫做個既懂技術又懂業務的“人才”。為我自己也為和我一樣的大齡程式員吐個槽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