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PCB布線實踐中的一些注意事項

PCB庫制作

AD使用小技巧:

1、按Q即可切換公制和英制

2、回到原點:編輯->跳轉->參考

3、設定原點:編輯->設定參考->中心

4、如何對他人原理圖庫或者PCB庫進行複制:有時會感覺Ctrl+C和Ctrl+V不管用,在這裡是操作問題。在PCB中複制粘貼,比CAD裡面多一個動作,就是點選Ctrl+C之後,要左鍵點選一下複制基點,比如某根線端點或者焊盤,再粘貼,就是基于剛才點的那個為基點粘貼了。

5、查找相似對象:查找相似對象是Altium Designer中非常高效的工具,為我們提供快速篩選對象的功能,通過選擇相同屬性的對象,來濾掉不符合的對象。

6、如何修改原理圖圖紙大小:設計->文檔選項->标準風格

7、對應關系:原理圖庫中的引腳辨別與PCB封裝庫中的辨別對應,而不是所顯示的名字。

8、怎樣全部取消布線:工具->取消布線->全部

9、如何查找元件:編輯->跳轉->器件(快捷鍵E,J,C,分别代表Edit、Jump、Compent)

10、絲印層放置制作者的名字:放置->字元串(可以發現此時放置的字元串不能識别),将字型改為True Type

11、設定闆子形狀:首先放置走線(在機械層),防止完走線之後,設計->闆子形狀->按照選擇對象定義(為什麼發現不行呢???)

12、覆銅問題:有時兩個焊盤或者焊盤與内部接地引腳之間距離過近,但是在使用預設覆銅選項的時候,容易将他們之間也覆銅,在實際情況中是不允許的,因為這樣可能導緻在焊接的時候短路,這個時候就需要修改覆銅規則,讓這兩者之間不覆銅。修改規則很簡單,就是将多邊形覆銅對話框中的當銅...移除頸部寬小于...修改成大于兩者之間的距離就可以了。

13、接地過孔問題:一般情況下,接地的焊盤都以熱焊盤(十字連接配接)的形式與覆銅進行連接配接,而自己所打的接地過孔都以全覆銅的形式(全覆寫連接配接)與覆銅進行連接配接。而在進行覆銅的時候預設的都是熱焊盤的形式進行連接配接。那麼如何修改設計規則讓過孔以全覆銅的形式與覆銅闆連接配接呢?

修改步驟如下:1、設計->規則;2、Plane->Polygon Connect Style->新規則;3、可以修改名稱為GND-Via,此步可修改可不修改;4、進階->查詢助手->删掉ALL->PCB Functions->Object Type Checks->查找IsVia,然後輕按兩下,點選OK;5、将下邊的連接配接類型修改為Direct Connect,點選應用;6、然後點選優先權,将GND-Via的優先權改為1就可以了。

14、怎麼隐藏掉覆銅:快捷鍵L->試圖配置->顯示/隐藏

15、怎麼設定覆銅與線和焊盤之間的距離:首先得建立新的規則。

修改步驟如下:1、設計->規則;2、Electrical->Clearance->新規則;3、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命名,在這裡改為Line-Copper,此步可修改可不修改;4、進階的(查詢)->查詢助手,ALL改為InPolygon,5、然後點選優先權,将其優先權改為1即可。

16、如何從已有的PCB圖中導出封裝庫

其實在這裡我感覺分為兩部分。如果你手上有的是PCB工程,也就是不僅有原理圖,也有PCB闆圖,你就可以從檔案中導出原理圖庫和PCB封裝庫。但是這裡不需要分别操作,也就是既得點選生成PCB庫,又得點選生成原理圖庫,在生成原理圖庫的時候同時也可以得到內建庫,得到內建庫就得到了所有。

生成PCB庫:打開想要導出封裝庫的PCB檔案->設計->生成PCB庫,然後就生成一個和工程同名的封裝庫。回到Project,右鍵點選儲存為...,儲存這個封裝庫到自己的指定路徑。

生成原理圖庫:打開想要導出原理圖庫的PCB工程(原理圖檔案下)->設計->生成原理圖庫,然後就生成一個和工程同名的原理圖庫。回到Project,右鍵點選儲存為,儲存這個原理圖庫到自己的指定路徑。

生成內建庫:如果一開始就生成內建庫,就可以得到原理圖庫和PCB庫,不過要自己去抽取。

疑問:為什麼我打開PCB工程之後,在工作空間的工程樹下直接點選Library,然後儲存就得到了一個.LibPkg檔案呢?

17、如何添加字元串:放置->字元串,注意中文字元串的格式

18、如何補淚滴:工具->淚滴...

19、雙層闆布線時如何隻切換到一層顯示器件:按一下Shift+S會顯示全部層面内容,再按一下Shift+S會顯示你目前所在層的内容。

步驟:

(1)、滑鼠右鍵->查找相似對象,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進行設定(需要注意:查詢的對象不同,對話框界面顯示出來的可選項也不同)。

縮放比對:指确定後視圖自己縮放到合适(預設勾選)

清除所有的:是指之前已經選擇的會被清除(預設勾選)

隐藏比對:是指未被選中的是否變暗(預設勾選)

選擇比對:指查詢的結果會被選中

建立表達:指會建立文法,進階用法,不用勾選

同樣範圍:後面有範圍選項(預設勾選)

(2)、一般查詢相似對象對話框彈出之後需要知道查詢的對象屬性,根據屬性來選擇相應的選擇項,達到篩選的目的,其竅門在于準确判斷處需要的選擇對象的唯一屬性。

每個對象都有很多的屬性,屬性條目後面的下拉選項至關重要。

Any:任意,也就是不需要過濾

Same:相同的,選擇相同的

Different:不同的,選擇有差異的,即不同的

同樣範圍:選擇下拉(Current Document——目前文檔、Open Document——打開文檔)

(3)、最後,需要注明的一點,在進行查找相似對象之後,未被選中的對象将呈灰色狀态,此時通過清除過濾器就可以了(右鍵->過濾器->清除過濾器)。

封裝實踐經驗:

1、焊盤:

以2.54mm封裝的排針為例來進行說明。先來說明一下排針的2.54mm封裝,該封裝也就是排針的中心間距為2.54mm,而且排針的引腳寬度為0.64mm,實際上排針引腳大略為正方形,引腳對角長度達0.8mm(其實不到0.8mm,當遊标卡尺為0.8mm時已經可以随意轉動)。

在放置焊盤時,都會彈出焊盤屬性對話框,首先要設定通孔尺寸,由于引腳寬度已達0.8mm,設定的通孔尺寸必須略大于0.8mm,鑒于遊标卡尺為0.8mm時已經可以随意轉動,在這裡就設定為通孔尺寸為0.8mm。太小導緻将來焊接的時候插不進去,太大導緻将來焊接的時候容易晃動,不好焊接。

接下來設定焊盤的直徑。按照設計規範,當孔徑小于50mil(1.27mm),焊盤直徑設為孔徑+16mil(0.4mm),是以焊盤直徑為1.2mm。一般焊盤為孔徑的2倍,即0.8mm的孔,1.6mm的焊盤,隻是插針做1.6mm焊盤後,焊盤間距過小,容易造成短路,一般采用橢圓形焊盤。

2、絲印層邊框

絲印層線寬:百度了一下PCB絲印層線寬的問題,回答說最小能做到5mil線寬,也就是0.127mm。自己在畫的時候一般取10mil或者0.2mm。

一般情況下,絲印層邊框要大于實際的元器件的體積。

3、貼片式焊盤

在PCB中畫元器件封裝時,經常遇到焊盤的大小尺寸不好把握的問題,因為我們查閱的資料給出的是元器件本身的大小,如引腳寬度,間距等,但是在PCB闆上相應的焊盤大小應該比引腳的尺寸要稍大,否則焊接的可靠性将不能保證。

焊盤的長度B=焊端(或引腳)内側的延伸長度b1+焊端(或引腳)的長度T+焊端(或引腳)外側的延伸長度b2

其中焊端(或引腳)内側的延伸長度b1約為0.05mm~0.6mm,不僅應有利于焊料熔融時能形成良好的彎月形輪廓的焊點,還得避免焊料産生橋接現象及兼顧元器件的貼裝偏差為宜。

焊端(或引腳)外側的延伸長度b2約為0.25mm~1.5mm,主要以保證能形成最佳的彎月形輪廓的焊點為宜。

焊盤寬度修正量K。

焊盤的寬度應等于或稍大(或稍小)于焊端(或引腳)的寬度。

常用元器件焊盤延伸長度的典型值:

(1)矩形片狀電阻、電容

b1=0.05mm、0.10mm、0.15mm、0.20mm、0.30mm其中之一,元件長度越短者,所取的值應越小

b2=0.25mm、0.35mm、0.5mm、0.60mm、0.90mm、1.00mm,元件厚度越薄者,所取值應越小

K=0mm、+-0.10mm、0.20mm其中之一,元件寬度越窄者,所取的值應越小

(2)翼型引腳的SOIC、QFP器件

b1=0.30mm、0.40mm、0.50mm、0.60mm其中之一,器件外形小者,或相鄰引腳中心距小者,所取的值應小些。

b2=0.30mm、0.40mm、0.80mm、1.00mm、1.50mm其中之一,器件外形大者,所取值應大些

K=0mm、0.03mm、0.30mm、0.10mm、0.20mm,相鄰引腳間距中心距小者,所取的值應小些。

B=1.50mm~3mm,一般取2mm左右。

下面以nRF51822的QFN48 6mm*6mm封裝來說明一下

nRF51822引腳的典型長度T=0.4mm,在這裡我取内延長度為0.2,外延長度為0.8,則焊盤總長度為1.4mm。

CP2102為QFN28 5mm*5mm封裝

CP2102引腳的典型長度T=0.55mm,在這裡我取内延長度為0.3mm,外延長度為0.8mm,則焊盤總長度為1.65mm。後來,為了友善起見,也為了防止對角的兩個焊盤距離過近,在此縮小焊盤的長度為1.5mm。其實,感覺測量距離都是以焊盤的中心為基準的,内延和焊盤總的實際長度為畫的焊盤的長度的一半。也就是畫的焊盤的中心為實際焊盤的邊界。

1、線與焊盤之間的距離(盡量遠,一般常見的是10mil,也就是0.254mm)

2、電源盡量靠邊

3、注意散熱問題

4、濾波電容接地打通孔(也就是說雖然最後接地都是通過鋪銅方式接地的,但是要在各個電容、電阻接地引腳附近打通孔,以保證良好的接地)

5、走線寬度(低頻闆:10mil-15mil;高頻闆看引腳來确定走線寬度,繼電器等大電流走線20mil起)

6、AMS1117降壓晶片,要接10uF濾波電容

7、走線時一些應該注意的事項:千萬不要出現銳角;走線不要出現突然變細的現象(可以通過其他元器件的焊盤連接配接粗細走線)。

一些常用的尺寸問題:

1、過孔尺寸:外徑32mil,内徑16mil

2、覆銅距引線之間的間距:10mil

有待根據實踐進行補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