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聯想收購摩托羅拉手機的六大優勢

    即使柳傳志到今天還沒有收購摩托羅拉手機部門的沖動,即使這隻是個人的一廂情願,還是建議柳總能夠認真考慮筆者的建議,相比華為、中興及國外的其他可能買家,聯想手機收購或與摩托羅拉合并具有其他企業無以倫比的優勢倒是事實,作為一名普通的中國人,也強烈建議聯想收購,理由如下:

一、聯想收購、整合IBM PC的成功經驗

    早在2005年初,筆者便從内部管道獲悉聯想可能收購IBM PC部門,當時許多在聯想的朋友也希望借助收購能夠提升股價獲益,記得當初與一位國際知名跨國公司總裁談起此事,對方覺得可能性很小,因為與IBM PC業務相比,雖然聯想在中國市場占據第一,還是小得太多,蛇吞象的故事在IT界并不常見,即使門當戶對的收購成功根據以往經驗收購整合成功的先例也不多。

    結果大家看到了,聯想不僅完成了收購,兩家公司的整合也相當順利,如果聯想當初不走出決定命運的這一步,可能聯想依然還是中國的土豪,難以與ACER、DELL及HP叫闆,無論如何,聯想收購IBM PC是對了,也為中國企業跨國收購做了表率。

    聯想成功收購IBM PC業務是收購摩托羅拉手機業務的最大學錢,也是最大的優勢,因為除了摩托羅拉的競争對手,沒有人希望摩托羅拉因為被收購而消亡。

二、世界第一的手機市場

    全球最大的手機市場沒有本土品牌手機立足之地,被NOKIA占據超過40%的市場佔有率,這是中國國産手機的恥辱,而國産手機前幾年的表現,也難讓國人對本土品牌再抱有太大的幻想,中國企業想通過自身發展超越Nokia、Samsung難比登天,現在一個雖然沒落卻依然位居世界第三的摩托羅拉擺在面前,無論如何也應當中國的企業搶到手,最大的市場需要強大的本土品牌,這一點摩托羅拉董事會不會不知道,賣給中國公司是最好的選擇,這應當是國外媒體傳聞中國公司即将收購的主要原因。。

三、跨國公司管理經驗

    要管理好摩托羅拉手機這樣的國際化營運公司,特别是美國公司,收購者要有管理美國公司的經驗,華為、中興雖然國際化步伐走的也不錯,畢竟還沒有大規模管理外國人的經驗,而且手機不是主業,收購摩托羅拉,副業超越主業,得了芝麻卻丢了西瓜,還是先把主業做好的好,從這方面看,在中國潛在可能的收購者中聯想是最佳的候選。

四、政府的大力支援

    楊元慶前不久還曾抱怨營運商捆綁獲得的份額太少,營運商也覺得委屈,老百姓更喜歡外資品牌,總不能為了愛國放棄利潤?一旦聯想收購摩托羅拉,憑借在手機領域先進的技術和經驗,聯想便有了與Nokia、Samsung競争的資本,同樣條件,政府照顧内資企業,NOKIA等即使感到委屈,也隻能有口難言,與國外潛在的收購對手比較,一旦聯想收購摩托羅拉,對于摩托羅拉的複興将是決定性的,既然摩托羅拉的衰落首先是從中國市場開始的,那要重新站立起來,也一定要在中國市場複興,賣給中國公司是摩托羅拉複興的前提條件。

    在所有的跨國公司中,摩托羅拉應當是與中國政府關系最為密切的,也應當是最本土化的IT跨國公司,現NBA中國總裁、曾經的微軟中國總裁陳永正,AMD全球副總裁郭可尊等均出自摩托羅拉,應當說摩托羅拉董事會對中國并不陌生,這應當也是雙方可能合作的重要原因。

五、資金上的優勢

    通過收購IBM PC,聯想已經在投資金融界建立了良好的口碑,柳傳志在投資界浸泡了多年,投資界的資源并不短缺,聯想已經有了聯想投資和弘毅兩家投資公司,算上已經加入TPG并擔任董事總經理的聯想前任CFO馬雪征,要收購摩托羅拉手機部門,融資管道并不難,其他中國公司沒有一家具備這樣好的資本市場條件。

六、聯想的決策科學化

    第一家上ERP的中國IT公司,第一家雇傭咨詢公司完成的IT企業,所有這一切表明了聯想決策的科學化,不要說人家的咨詢是随便掙錢,既然存在就一定有它的道理,如果TCL當年收購阿爾卡特、THOMSON能夠同樣聘請咨詢公司好好研究一番,也許就不會走向衰落,買來的孩子沒管好,還把自家的孩子也賠了進去,這方面聯想雖然吃過苦頭,經驗要比其他國内公司更豐富。

    天時地利人和,聯想收購摩托羅拉手機部門内外部條件都具備,即使謹慎如柳傳志,也應當認真考慮一下,聯想該出手了,如果當年聯想收購IBM PC因為擔心實力不濟而遮遮掩掩的話,這一次即使挑戰更大也應當學一學微軟,拿出自己的誠意和信心,讓摩托羅拉的投資人相信,隻有嫁給聯想摩托羅拉手機才會有美好的未來。(作者:老杳)

  歡迎通路老杳個人部落格:老杳吧,最及時的更新,全面的服務,先睹為快,www.laoyaoba.com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