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清晨,四輛卡車從海地首都太子港出發,在陽光下駛向海地地震災區。車上裝着大米、紅豆和食用油。這是海地中國企業和海外華人向災區運送的第二批貨物。8月14日,海地西部發生7.2級地震。地震造成2,207人死亡,12,268人受傷,344人失蹤。7 000多所房屋倒塌,5 000多所房屋受損,3萬多戶家庭無家可歸。在海地受災地區的隊伍中,可以看到許多中國人的面孔。其中,台州的身影較多。地震發生後,當地華人企業——溫嶺市宏源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在距震中80公裡的南部隆裡省首次參與抗震救災,他們成功救出一名幸存者,挖掘出13名遇難者遺體,并積極籌集資金捐贈物資,采購救災物資。

海地和台州,遠離山脈,卻因為國際人道主義,因為愛。2010年海地地震期間,宏源也積極參與救災工作,溫嶺當地也為海地災後重建捐款,為台州貢獻力量。
01
有很多心髒,施工突然地震
溫嶺宏源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是全國公路二級工程企業,建立于1999年。公司副總經理李偉表示,早在2009年10月,公司就派了三男兩女五名員工到海地設立分公司。公司發展良好後,承接了很多建設項目。過去兩年來,許多人因疫情而撤離,十幾人仍在實地工作。
宏源海地的項目經理蔣紅回憶起地震現場,至今仍鬧鬼。
地震發生時,該公司的施勞工員正在進行一個橋梁項目。起初,橋微微搖晃,我們以為是打樁的原因,沒在意。之後,橋突然開始劇烈搖晃,我們意識到這是一場地震,趕緊躺在地上。
搖晃持續了大約十幾秒才停止。出于安全原因,江紅和同僚們停止了手頭的工作,準備傳回營地休息。剛進大門,幾名當地警察就沖了過來,比起劃船求救:"教堂倒下了,有人埋在裡面!"
02
教堂倒塌,14人從瓦礫中被挖出
形勢危急,時間就是生命!蔣配備了一台挖掘機,兩輛自卸卡車,一輛叉車和一輛加油車。用他的話說,可以在營地中使用的救援裝置被拉了出來。大火與警察一起沖向現場。一路上,他們看到建築物大量倒塌,嚴重受損,牆壁和地面開裂,許多汽車被混凝土砸碎,瓦礫散落在各處,煙霧從天而降。原來高大的Imakole教堂在地震中倒塌,埋葬了許多人。有人大聲哭泣,有人在尋求幫助。焦慮的當地人正在赤手空拳地尋求幫助。看到江紅帶上他們的裝備,人群歡呼起來,大家跑過來幫忙。
"上去一點!""倒車,摔倒!""拉繩子!""出來了!"江紅和他的同僚們在烈日下與當地人一起工作了近四個小時,從教堂的廢墟中救出一名幸存者,并挖掘出13名遇難者的遺體。清理完雜物後,公司員工還幫助當地政府清理道路。
03
緊急行動,組織向災區運送救災物資
海地地震後,經曆了熱帶風暴格蕾絲。海地已經很容易受到地震的影響,遭受了16至17年的持續暴雨和數百次山體滑坡的襲擊。
宏遠人用自己的力量幫助海地人民。公司總經理董正東立即聯系了平日合作的食品供應商,緊急采購了12噸大米,第四天地震後被運往災區。另一位海外華人金鑫(Jin Xin)在海地經營着一個小商品批發市場。地震發生後,他在海地的中國商人微信群裡發了一條資訊,說他想向災區捐贈一些食物。在不到十分鐘的時間裡,微信群裡出現了長長的紙牌隊伍,當地華人也參加了比賽。
董正東說:"買方倉庫裡的米油即将被我們清空。除了米飯和食用油,還購買了紅豆,因為當地人喜歡煮紅豆。20、28噸大米、5噸紅豆、5000多升食用油,裝上卡車前往災區。這些天,董正東正在盡一切可能獲得更多的帳篷。帳篷是地震後最迫切需要的,但這種冷貨,商家庫存很少。記者了解到,海地的華人并不多,大概有兩三百人一看。但每個人都非常團結,非常有愛心。在海地抗擊疫情之前,他們還捐獻了金錢和物資。地震發生後,海地實施了長達一個月的緊急狀态。目前,災區的醫療系統處于超負荷狀态,醫院人滿為患。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關于地震中海外華人傷亡的報道。上午5:53.m。中原標準時間2010年1月13日,海地發生7.3級地震,造成22.5萬人死亡,30萬人受傷。那一年,董正東經曆了強震。當時,他正在海地太子港加勒比酒店的一棟較高價的電梯大廈樓裡與四名同僚一起工作。在地震中,他們巧妙地跳到傾斜的牆上,從二樓滑到地面,并設法逃脫。地震過後,他們在酒店停車場度過了最艱難的三天:睡在車裡,缺乏食物,每天幾十次餘震......直到中國貿易發展辦公室和外交部駐海地的從業人員找到他們,并将他們帶到中國維和警察防暴隊的住所。之後,董正東在海地的中國醫療隊做志願者。五分之三的人說得很好,在這個國家,他們是法語翻譯。是以,三人主要做了一些翻譯工作(海地的官方語言是法語),另外兩人分發了聯合國衛生和防疫材料。
台州晚報新媒體
記者:趙紅
來源:新華社、台州晚報、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