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一個人每天延遲睡眠半小時時會發生什麼?例如,你今天10點睡覺,明天10:30,後天11點睡覺......你可能會說,沒什麼,我總是這樣做。
但你肯定不會總是這樣做。你可能會因為加班而熬夜好幾天,因為時差,強迫自己晚睡......但是在連續一夜的睡眠之後,你會得到一個補償性睡眠,比如加班後的一個大晚上的睡眠,就像周末的懶惰之夜的睡眠一樣。
但是你知道嗎?有些人的生物鐘與人類有着天生的不同,不受自主調節。
被社會"隐形"的人
一位名叫邁克爾·裡德(Michael Reed)的英國人發現自己從六年級開始就與衆不同。他總是在半夜醒來,然後難以入睡;即使他再次入睡,他幾乎每半小時就會醒來一次。早上去上學,昏昏欲睡,喜歡喝酒或服用安眠藥。
這種情況很快就對他産生了巨大的影響,他變得困倦,似乎随時準備入睡。從一個熱愛運動的陽光少年,走進人們眼中的沉睡蟲。
然後他的身體開始出現問題,免疫系統有時似乎不再起作用,導緻他經常出現疼痛的口腔疱疹和潰瘍,并且經常缺乏睡眠來恢複,導緻肌肉無力,酸痛,無法集中注意力,完全從一個對生活充滿熱情的人,變成了一個精力不足的人, 一整天。
裡德去看了很多醫生,找不到原因,總是說這是身體成長的問題,長大後會消失。但長大後,情況并沒有消失,但他消失了-一種不同的工作導緻他與所有朋友失去聯系,失去了社交圈,陷入了社交死亡。
更痛苦的是,他不識字,掙不了錢,每個人都認為他懶惰,醫生不相信他說的話,他認為自己有麻煩,他處于一個孤獨的,幾乎完全孤立的世界裡。
直到2005年,他才偶然發現,如果他每天睡兩個小時,他就能睡得自然醒!他喜出望外,僅僅幾個星期後,他的健康就開始恢複,從開始喝杯茶開始手臂酸痛,到自由騎自行車去鄉下。
他開始寫作,成為一名自由撰稿人,這是唯一一份不需要他每天準時起床的工作,他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自由地工作和生活。很快,裡德發現自己:雄心勃勃,充滿好奇心,有興趣與他人相處,并一直持續到今天。
2019年,經過27年的異常生活,醫生終于診斷出裡德不是懶惰,而是生病了,患有一種叫做非24小時睡眠周期綜合症的疾病,他的生物鐘是26小時,而不是通常的24小時。
非24小時睡眠周期綜合征
非24小時睡眠周期綜合征(Non-24小時睡眠覺醒障礙,或非24小時,N24SWD)是一種在正常人中極為罕見的疾病,又稱非24小時覺醒綜合征、非24小時睡眠覺醒障礙等,是生物鐘節律與自然晝夜不同步的症狀。患者的典型症狀是失眠和白天過度嗜睡,睡眠模式逆轉,即白天需要睡覺,晚上醒來,嚴重擾亂和損害他們的正常工作,學習和其他社交活動。
許多患有這種睡眠障礙的人是完全失明的,因為他們無法通過主要的環境光訓示器重置身體的生物鐘。在美國,約有10萬名患有這種疾病的盲人由于缺乏對光的敏感性而無法建立正常的睡眠周期。這種疾病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多。
研究表明,人類下丘腦産生的生物鐘信号平均為24小時11分鐘,略長于地球一天的24小時,但正常人可以根據時間因素(時代家)影響褪黑激素的分泌,包括太陽照明條件的變化,身體和社會活動的時間,強度和持續時間, 并調整生物鐘的偏差 - 在定時因素,外部光強度的影響下,視網膜光敏細胞接收信号并通過腔旁核回路傳輸到松果體。抑制褪黑激素分泌,并由下丘腦的視覺交叉核(視交叉上核,SCN)調節,促進覺醒,反之,褪黑激素分泌和睡眠。
如果一個人被永久剝奪了外部時間線索(生活在無光洞穴或人工環境中),生物鐘不會重置并發生漂移,并且激素(如褪黑激素,皮質醇)的分泌和睡眠/覺醒時間不斷被推回,導緻非24小時睡眠綜合征的出現,其中大部分超過24小時。
但是像裡德這樣不瞎的人,仍然無法被時間因素的影響所控制,他們每天都會提前或之後,有些半小時,有些一個小時,一天又一天,年複一年。與普通人不同的工作使他們無法與社會和他人建立聯系,也無法過上難以治愈的一生。
由于晝夜節律紊亂與各種癌症,糖尿病和心髒病有關,是以強迫正常生活的非24小時睡眠綜合症患者除了痛苦和折磨症狀外,還可能經曆顯着縮短的預期壽命。
生活不是很美好嗎?地球24小時的自轉,日出和日落每天都這樣簡單的事情,讓所有的生命都形成了24小時的生理節律,一旦改變,就可能導緻難以适應的疼痛和磨難,地球上有多少生命被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