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曆史,如果評選最高危的職業那就是當皇帝。這個職業遠比南韓總統更危險,權利的誘惑讓每個人都會敢于冒險。在爾虞我詐的朝堂上,每個有機會的人都充滿了野心。尤其是在農耕時代的傳統社會裡,觊觎皇權的大有人在,這裡既有權勢沖天的大臣也有當仁不讓的兄弟,既有把控朝政的外戚也有控制内宮生殺的太監。封建社會的皇權政治決定了皇帝在上位前、登基後、行使中的刀光劍影。
今天我們總結一下曆代不明不白離奇死亡的皇帝。
天妒英才、英年早逝
漢昭帝劉弗陵
漢昭帝劉弗陵是曆史上頗具才華的皇帝,八歲登基。十四歲對桑弘羊、上官桀、劉旦等污蔑輔政大臣霍光進行明晰判斷,一舉揭穿了三人謀反是事實。其實當時上官桀是乘霍光沐浴的機會上書漢昭帝,如果漢昭帝下令性,上官桀就立即乘霍光不備的機會将其拿下,霍光的生死完全掌握在漢昭帝手裡,但漢昭帝清晰的思緒和明智的判斷,讓朝臣刮目相看。雖然導滅了上官桀、桑弘羊、劉旦的反叛。但是也留下了霍光獨攬朝政的機會,自此以後霍光權傾朝野,他的兒子霍禹、侄孫霍雲統率宮衛郎官的中郎将;霍雲的弟弟霍山官任奉車都尉侍中;兩個女婿分别擔任東宮和西宮的衛尉,掌管整個皇宮的警衛;堂兄弟等都擔任了朝廷重要職位,形成了一個盤根錯節、遍布朝野的龐大的勢力網。公元前74年劉弗陵駕崩于未央宮,時年21歲。據史書記載漢武帝認為劉弗陵體格健碩,頗像自己,體質如此之好的劉弗陵卻在21歲的青壯年離奇死亡,讓人不可思議。後來霍光對劉賀廢立就可以看出霍光已經成為當時西漢王朝的實際統治者,年輕有為的漢昭帝已經成為他實作權利欲望的絆腳石,隻是在皇權天定的封建社會,霍光有所忌憚,但除掉一個捏在手心的皇帝來說霍光輕松自如,因為這時霍光完全掌握了宮内外的軍隊權利,也把控了朝堂上一切反對聲音。劉弗陵已經成為他的“提線木偶”。劉弗陵這位少年有成的皇帝在年僅二十一歲去世,實在匪人所思。如果劉弗陵在位,他一定能夠做出比他爹漢武帝不差的功績。因為他在位時,能夠與霍光同心協力對漢武帝窮兵黩武的政策扭轉,采取了與民生息,開創了“昭宣之治”的大好局面。
皇子鬥權、離奇死亡
隋文帝楊堅
隋文帝楊堅是中國曆史上頗有建樹的皇帝之一,他一手統一了動亂的中國,還推出了延續一千多年的三省六部制,制定出科舉制度雛型,一舉打破了世家大族一生為官,寒門仕子升遷無望的舊機制。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讓中原人口迅速增長,國富民強的局面由此開創,為後來盛唐的确立打下堅實基礎。可惜,天不假年在他六十三時離奇死亡。他的死亡和他确立儲君有關,按照封建王朝繼承人順序,嫡長子是第一繼承人,楊堅的嫡長子楊勇卻是個寬厚仁慈、缺乏心機的老實人,在二子晉王楊廣的暗中運作下,拉攏了楊素等一衆老臣,又内谄母後,終于迫使楊堅廢除楊勇太子位置。仁壽四年(604年),楊堅患病住在仁壽宮,尚書左仆射楊素、兵部尚書柳述、黃門侍郎元岩都進入仁壽宮侍疾。隋文帝楊堅召楊廣入内居崐住在大寶殿。楊廣原形畢露,讓身患重病的楊堅有廢立之心後,已經控制宮内外權利的楊廣使出非常之法讓病重的楊堅駕崩,順而繼位。
刀光斧影、兄死弟繼
宋太祖趙匡胤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趙匡胤是五代十國的終結者和大宋王朝的開創者,是北宋初年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戰略家。為了改變唐朝各藩鎮節度使擁兵自重的局面,他通過杯酒釋兵權的辦法把兵權收歸中央,實施了重文輕武的政策,乃至北宋、南宋兩朝都出現了國強軍弱的局面。但在設立儲君上搖擺不定,一開始因兒子小,其母又極力讓其立弟弟趙光義。後來其子年長後,趙匡胤改變了立弟想法,但其弟趙光義時任晉王兼開封府尹,掌握着皇帝的生殺大權,而且個人勢力也急劇膨脹,趙匡胤有心遷都至洛陽,但在弟弟趙光義及衆大臣反對下,趙匡胤才暫停迀都。開寶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趙匡胤召其弟趙光義飲酒,共宿宮中;隔日(二十日)清晨(11月14日),趙匡胤被發現在萬歲殿逝世,享年五十歲。當時,借着宮内燭光曾經聽到二人的争吵聲,趙匡胤曾将準備劈弟弟的斧頭猛砍旁邊雪堆,他估計還不忍心讓勞苦功高的弟弟死于自己手下。可惜的是,弟弟趙光義為了權利卻起了殺心,據傳使用毒藥入酒的方式讓趙匡胤壯年暴斃。趙匡胤死後,本來是讓太監王繼恩召趙德昭入朝繼大統。其實王繼恩早已被趙光義收買,他出去後直接到了晉王府,讓趙光義第一時間趕入宮中執掌大權。
皇弱母強、終生傀儡
光緒帝
慈禧太後
清德宗光緒其父愛新覺羅·奕譞是道光帝第七子,鹹豐帝異母弟,其母莊順皇貴妃烏雅氏為慈禧太後胞妹。可以說光緒既是慈禧太後的侄子也是其外甥,雙重血統的夾持下,讓光緒成為了慈禧在兒子同治帝死後的第一人選。四歲登基,慈禧、慈安垂簾聽政,好不容易熬到十八歲開始親政,但實際權利完全掌握在慈禧太後手中。慈禧太後一生弄權,貪權戀政,即使退居幕後也要讓光緒及大臣事事奏報。朝堂上,各大臣均是慈禧太後一手提拔起來的忠貞不二的臣子,比如榮祿、李鴻章等。光緒根本沒有自主權。1898年在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一百多位舉人秀才上書光緒帝,早有維新變法之志的光緒馬上召康有為、梁啟超等入朝,并開始了戊戌變法(史稱百日維新)。變法觸犯了以慈溪為代表的舊貴族的利益,1898年9月21日,淩晨,慈禧太後突然從頤和園趕回紫禁城,直入光緒皇帝寝宮,将光緒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然後釋出訓政诏書,再次臨朝“訓政”,“戊戌變法”失敗。慈禧太後等發動戊戌政變,戊戌六君子被殺,光緒皇帝被囚于瀛台。1908年11月慈禧太後感到時日無多,她害怕自己死後,無人掌控光緒,怕被自己囚禁十年的光緒出來報複自己,心如毒蠍的慈禧太後遂吩咐手下對光緒下了毒手,在慈溪太後死前前一天,光緒暴亡,慈禧太後終于可以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