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麼個題目,并非是為了嘩衆取寵,實在是受不了現在網絡很多流行産品的設計,是以就想亂炖它們一通,也許會得罪一些人,但請這些産品的設計人員也認真想一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嘛。
一、郵箱産品
自 Ajax 的JS 技術流行,各大提供郵箱服務的廠商都打破了以往的界面分為三幀的設計,采用一些複雜的JS腳本将界面做成了一個整體,當然,這是一種很大的進步,但進步的背後确實還存在很多不足:
1、忽略了導航欄的價值
如網易的郵箱,當右邊的内容區域比較長時,自然就會出現滾動條,但當使用者拉着滾動條使頁面向下滾動時,左側的導航欄竟然跟着滾動,這樣很快左側的導航欄就會消失了,這豈不是失去了左側導航的價值?QQ郵箱這點做的到是比較好,無論右邊的滾動條如何下向滾動,左側的導航欄依然存在;但QQ郵箱也一個問題,就是右側的頂部的導航欄居然也會消失!當然這點網易郵箱又做的好些,右側頂部的導航欄不會消失。是以不僅要問,二位能不能互補一下呀?
回過頭來再看看 gmail 的導航欄,您會發現 gmail 就存在上面所謂兩家郵箱的問題:各部分的導航部分不會随滾動條的滾動而消失。
2、沒有檔案夾功能
這主要是針對 gmail 的,gmail 确實有很多創新:标簽功能、郵件會話功能、快速回複功能等。但我就不明白,您為啥非要去掉檔案夾功能?雖然标簽功能很好用,可以幫助使用者很好地進行分類,但當使用者的郵件比較多時,在收件箱裡有這麼多的郵件,看起來實是累眼睛,因為所有折郵件都在收件箱裡,以至于我經常會漏掉一些重要郵件。
3、笨重的 JS 庫
現在 Ajax 是如此之流行,使很多 WEBMAIL 都成了用戶端軟體似的模仿體,這必然導緻了浏覽器端的 JS 比較笨重,尤其是以 263 的郵箱為代表(hotmail也不咋地),為了進入 webmail 收看哪怕隻是一封郵件,使用者也不得不等待較長的 JS 加載時間和初始化時間,按說象 263 這樣号稱專門做郵箱的廠商不應如此吧(其它的象QQ郵箱,網易郵箱,YAHOO郵箱都沒有象263的這麼慢)。可能原因還是因為 263 用了 EXTJS 架構庫的原因,當然 263 的技術和産品人員也許會說:隻是第一次加載時慢,以後每次再進入時就不會慢了,因為本地給緩存了。那我不禁要問:您為啥不把第一次加載也弄的快些呢?
當然,還有一個 hotmail 不得不說你一下,您可是最早提供 webmail 功能的免費郵箱了,現在竟然成了 msn 的一個附屬物了,為何現在還這麼慢呢?
4、頂部區域的空間浪費
現在多數郵件廠商的 WEBMAIL 在頂部都有一個很大的空閑區域,豈不知現在大部分筆記本的螢幕都是寬屏的了,雖然寬度空間富裕了,但高度空間更加寶貴了,這些郵箱廠商,您們能不能給我們省點空間呀?(當然 263 的 webmail在這方面做的是比較好的,其它的都是浪費嚴重)
5、撰寫郵件時的 suggest 功能
當使用者在寫一封郵件時,如果在位址欄輸入收件人的前幾個字母時,多數郵箱都會有自動提示功能,這确實是webmail的一個進步,但263郵箱,您為啥僅提示通訊錄裡的郵件位址,那常用聯系人但并未加在通訊錄裡就沒有提示了?
還有,現在所有的郵件系統都存在一個問題,當使用者使用 outlook 等用戶端發郵件時,收件人就不能自動加在常用聯系人裡了,難道是因為大部分郵件廠商的 MTA/SMTP 子產品都是采用 POSTFIX 無法修改的原因?
二、SNS 産品
1、Facebook
現在 facebook 是上市了,而且市值很高,有事沒事您就給俺的 hotmail 裡發一些垃圾資訊,也真夠累的,象什麼某某和某某成為好友之類的資訊經常要發到使用者的郵箱裡,當使用者取消訂閱這類消息後,沒過多久不知為何又開始發了,是以筆者想問,facebook您煩不煩呀,您不知道俺在國内上不了啊?要不您把所有的功能連結都做成 https 的,這樣俺用代理軟體還能上。
2、Google+
很喜歡 google+ 在很多方面的創新,幹淨清新的界面風格,豐富強大的權限管理,尤其是全程 HTTPS,這些都吸引了不少使用者,但我就不明白,不什麼不提供收藏功能呢?難道 Google+ 的産品經理認為上面的所有資訊流都将成為垃圾資訊不值得使用者去收藏嗎?還有,取消了翻頁的功能,這确實不錯,但為什麼您就不提供傳回頂部的功能呢?您可知道,當我滾動滑鼠了看了上百條資訊時,再想傳回頂部是多麼地困難,原來總是比較笨重地再往復原動滑鼠,後來終于可以按左上角的“首頁”可以直接傳回,但您就不知道當我需要傳回第一條資訊時的滑鼠還在右下角嗎?為了實作這一功能,滑鼠可謂是在螢幕上走了最長的距離(從右下角劃到左上角);當使用者浏覽資訊時如果突然想釋出一條資訊則就更加曲折了。
還有,google+ 界面上的 JS 确實很炫,但為啥在俺的機器運作起來總感覺這麼慢呢(比第一版效率似乎高點了)?難道我需要把現在手上的電腦扔掉不成?
3、新浪微網誌
新浪微網誌的新版界面提供了上--左中右的設計 ,但您的左欄感覺形同虛設,因為這欄也會随使用者往下看資訊而消失,這個毛病和前端某些郵箱産品一樣,失去了導航欄的作用(再回頭看看 google+ 人家的左側導航欄咋就不會消失呢?)。版面設計上依然存在着頂部空間過度浪費的問題,似乎新浪的産品經理們的顯示器要麼不是寬屏的,要麼就是比較大,他們很難體會我們這些用寬屏筆記本的“痛苦”。
安全功能也是新浪微網誌的一個問題,幾月前本人的帳号密碼被盜了,費了半天勁才找回來(又上傳身份證,又找好友,好一翻折騰)。因為我的微網誌賬号用的就是新浪的郵箱賬号,是以通過郵箱找回微網誌密碼根本就行不通,本人在新浪微網誌的密碼找回那塊可算是吃盡了苦頭。既然微網誌和郵箱都用新浪的存在此類風險,新浪微網誌您為啥在當初俺注冊時非要說為了安全需要,建議使用新浪郵箱呢?難道光為了積累使用者而不管使用者資訊安全了?
4、騰訊社群
騰訊的很多産品都做的不錯,而且做得很細,但很多功能一用就提示需要收費,實在不敢用,騰訊現在都完全鑽到錢眼裡去了,難怪它現在的年收入這麼高。
5、人人網
曾經的貓撲、校内、山寨版開心網的結合體,除了山寨,弄些擦邊的新聞,咱還能做些啥正經的東西?
三、用戶端産品
1、QQ 聊天軟體
騰訊賴以做大的最基礎産品線,沒有QQ聊天軟體,可以說就沒有今天騰訊年近300億的收入規模。現在QQ可以說是目前國内最強大的聊天軟體,使用者體驗做得非常細,經曆了曾經的界面醜陋、功能臃腫,到今天的産品形态實在是投入了巨大的精力與财力,産品好有人用,但現在騰訊似乎已經分不清哪些該收費、哪些該免費了,因為從界面上內建了各種形式的收費陷阱,自從本人無奈将手機與QQ号綁定後,就不敢亂QQ上的功能了,免得哪天被扣了費自己還不知道呢。
2012版本的QQ用戶端推出了多人聊天時的多标簽功能,但怎麼用都感覺不好用,建議QQ的産品經理還是多看看現在浏覽器的多标簽浏覽是怎麼設計的吧;2012版本QQ在好友的資料挖掘方面實在是“牛”,确實幫使用者挖掘出不少“好友”來,但感覺有點挖掘過度了,據說已經停止了此類過度的資料挖掘。
2、360 安全軟體
打着一杆“安全”的大旗,360 現在俨然已經成了 PC終端、移動終端的“守護神”,至少周鴻祎自己是這樣标榜自己的。以“安全”的名義打擊同行或非同行的軟體産品實在使人懷疑其“安全”的動機。本人曾經安裝過 360 的安全衛士,但偶然感染了病毒,這個小衛士不僅殺不了,而且自己的病毒庫也無法更新了(因為360的更新界面是内嵌的IE控件,而本人的IE确實是被木馬給感染了),後來隻得重裝了XP系統,既然無用,索性就不再安裝假衛士了。
3、騰訊電腦管家
騰訊在這個知識産權薄弱的國家裡,肆無忌憚地山寨别人的産品,當360安全産品比較火時,騰訊也推出了自己的安全産品,為了吸引使用者使用電腦管家,竟然靠QQ社群積分方式來刺激,我就不明白了,電腦管家到底是安全産品呢還是娛樂産品?難怪360說你是靠壟斷手段的不正當競争。
四、搜尋
1、百度搜尋
就國内搜尋市場佔有率來講,就隻講百度搜尋吧,這個号稱最懂中文的國内第一大搜尋引擎,除了過度的商業化開發,本人包括周圍的朋友都說,真要在上面搜尋資訊時,很難搜到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比如:當輸入一詞語,但中間用空格分開搜時,百度的搜尋結果中隻有這個詞的單個字的搜尋結果,它就不會再多一個将這些空格去掉後的搜尋條件?同樣查詢條件,谷歌就比較智能,最後給出了事個詞的搜尋結果,而不是空格分隔的單個字的搜尋結果。
還有那個地圖功能,有回本人開車去北海玩,百度給出的路線似乎比谷歌更短,但當本人真正按百度的搜尋結果行駛時,結果在最後的路口卻遇到了禁止掉頭的标志,當時真是後悔死了。
好了,姑且說這麼多吧,再說肯定會招人煩了,呵呵。不過還是真心希望我們的産品經理們和程式員們再努努力,把自己的産品再做得完美些,不要讓人挑出這麼多毛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