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效會議”可能更需要警惕!

作者:會議提效專家滕凱舟

近幾年,幾乎每個找到我的企業管理者都在強調低效會議給他們帶來的痛苦。一方面随着職位越來越高,需要召集或者出席的會議越來越多,另一方面會議的效率又實在不高,尤其是一些務實會上,大家免不了要闡述觀點甚至互相挑戰對方,來回拉扯,最後的結論又不見得很明确。

當會議的效果并沒有顯著提升,而人需要付出更多時間和精力的時候,産出的效率當然直線下降,而這又會影響整體的工作狀态。

“滕教練,有沒有辦法能夠讓會議變得特别高效啊?”

我說,方法當然是有的,但你得先告訴我,對你來說什麼是高效,你想象中的高效的會議是怎麼開的.

他們異口同聲:“最好就是要讨論什麼提前說一下,上會以後大家各自說一下解決方案,然後舉手投票,少數服從多數,過了就過了,15分鐘解決問題。”

我說不行,你們陷入誤區了。低效的會議當然是要在企業當中逐漸改善最後杜絕掉的,但不代表高效的會議就全都是好的。

你們恰恰應當警惕的是那些為了高效而高效,迅速達成共識的會議。

很多人讨厭開會拖堂,明明定好了2小時會議,既然你們要我開會,那我就按你這個時間表來安排,會議結束以後我可能還有其他的事情。

結果一開會就不知道什麼時候散會,後續的所有安排都要更改,造成的損失有時候還是不可估量的。

但另一種情況是會前預估了2小時的時間,讨論到一半大家都覺得這個方案好,咱們也不要展開讨論了,就這麼去做,隻用了半小時就散會,剩下的時間正好大家各自做各自的事情去。

看似效率很高,其實隐患非常大。

如果一個老闆熱衷于這樣“高效”的會議,我能想見的是他下面的所有人一定會在召集會議之前就把上會名單過一遍。

“這個人跟這個人可能要提出反對意見,算了要不就不要邀請他們了,免得橫生枝節。”

“這個方案其實老闆是知道的,今天這個會就是講一下細化的東西,你們要是有什麼問題的話我們執行過程中私下再來對。”

“這個會我隻定了半小時的時間,是以大家盡量保證效率,我們會上先拿出一個結果來,後面再說。”

……

這樣的隐患是強調虛僞的效率,粉飾太平,而背離了會議的本質。

會議是一群人花時間來獲得結論,這個結論如果沒有經過充分讨論,沒有經過集體智慧的檢驗,沒有達成可以成文的認可或者協定,必然也是經不起挑戰的。

我一直強調通知性質的會議、走個過場的會議不需要開,能上會讨論的一定需要大家貢獻智慧,思維是需要碰撞和激發的,你才能透過不同次元和視角來充分剖析問題本身。

如果僅僅為了“快速有一個結果”,最好的方式就是不開會,一個人決策一個人擔責。既然要開會,那就必須給每個人充分的發言機會和表達時間。

在一團和氣的表象下,有些人是沒辦法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的。

《烏合之衆》一書中特别提到了“愚蠢的群體”這一概念,即“無論多麼智慧的個體,一旦置身于群體之中,都隻會變得愚蠢盲從、極端偏執,不受理性控制。”

比如後發言的人覺得是有一些問題的,但暫時也沒辦法說清楚,隻是感覺有一些點好像被忽略了,他内心是希望探讨的。但他看到前面發言的人都表示贊同認可,就可能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想清楚了再說。

又或者與會者當中有一個職位比較高的人,在他說完以後,其他人很可能就被裹挾,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了。

這樣拿出來的決策,我們又如何能保證每個人内心是贊同的擁戴的,他又怎麼可能保證下去執行的時候是會傾盡全力積極配合的呢?

最關鍵的是,這樣的決策沒有經過挑戰,沒有被放在各種極端情況下挑刺,沒有以多元化的方式被解構和分析。

我們說上會的一定是重要的事情,需要大家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待,這樣才能保證會上拿出的決策是經得起推敲的。

如果會上一團和氣,大家都不願意或者不敢充分表達了,眼看後面還有大把時間,也絕對不能散會!

你可以嘗試指定一個或者一群“忠誠的反對者”。讓他們作為會上的“藍軍”,來針對“紅軍”提出的作戰方略進行全方位的進攻,各種挑刺各種挑戰。

藍軍存在的意義,不是為了拿出一個決策,而是拿出一個在當下這個會議室裡,所有人的集體智慧所能碰撞出的、最好的決策。

他可以從任何一個點來提出反對意見,他的目的就是逼迫紅方去思考——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另一個我常用的方法,則是在會議現場設定辯論賽,并且允許拉票和跑票。比如你原本可能支援正方,在經過反方闡述之後覺得反方更好,我會給一個機會讓大家換邊。有時候讨論激烈,甚至會有人換兩三次。

當然,這個流程也不是無限制的,通常我會給到弱勢方兩次機會拉票,如果沒有改善總票數,則強勢方獲勝。那麼接下來大家要讨論的就不是“這個方案哪裡不好”,而是“如何讓這個方案更好”。

預先定好的會議時間必須要用完,不能因為追求所謂的高效,而剝奪任何一個與會者充分表達的機會。

當然,這也對會議引導者/主持人提出了更高要求,我更願意稱之為一種“引導的藝術”。

他需要觀察到每一個與會者的狀态,如果他有一丁點遲疑的表現,主持人就一定要鼓勵他站出來發起挑戰,要不斷地給機會讓大家充分表達觀點,說得不好不關系,主持人需要鼓勵他說出來。

這就需要主持人首先掌握會議引導的基本技巧,如何恰當的預估時間,如何設計流程,如何給每個人預留平等的發言機會和充足的發言時長,如何控場……

然後他才能在不斷的主持實踐中找到自己的藝術風格,成為遊刃有餘的會議引導藝術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