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喜歡的一篇關于家庭教育的文章

錢不是最重要的,即便你再有錢也不能是以享受到特殊待遇。這是美國富二代們接受的“窮養”教育核心。而美國中産家庭的教育方式是:刻意回避财富,讓他們過普通家庭的生活,窮養之。

  我認識一個美國的富豪家庭:先生是德國人,太太是浙江湖州人,兩個家族都是做旅行用品生意的,生意遍布全美洲;夫妻倆還投資房地産,家産以億元計算。但在父母心目中,家裡最珍貴的财産卻是四個孩子。

  大女兒26歲,二女兒24歲,三女兒21歲,老幺兒子15歲。自三個女兒先後降臨人世,父母便時常就如何避免财富給孩子帶來優越感的事進行商讨,最後決定采取中産家庭的教育方式:刻意回避财富,讓他們過普通家庭的生活,窮養之。

  窮養自有窮養的樂趣。他們家經常整理并清洗不再穿的舊衣服,修理和清洗不再玩的舊玩具,然後捐給教會或是慈善機構,給那些有需要的貧困家庭。這件事很受孩子們的喜歡,每當整理舊物送去教堂的時候,四個孩子都争着做———越是小事,越容易激發他們行善的熱情。

  行善之外,節儉是家庭教育的一大特色。姐妹三人會密切關注附近商鋪的打折資訊,曾和朋友們一起在蘋果店門前徹夜排隊等待搶購特價新款手機;半夜去曼哈頓或者紐約上城的伍德蔔瑞搶購佳節限時銷售的特價商品,或者索取免費限量精品。

  在中國人看來,這是摳門,做母親的對此卻津津樂道:這太超值了!排上10個小時左右的隊,第二天淩晨沒準兒得到一份價值上千元的商品,至少可以節省一兩百塊錢!

  節儉成了習慣。當年老二要到外州上大學,臨走時和父母商量:我想帶一隻小冰箱和很多衣物,可不可以不坐長途車?她知道父母肯定不會親自開車送她,也不會派專職司機為自己跑上幾百公裡的,于是提出:我和幾個同學拼一輛車去,出點油費錢。

  提議迅速獲準許:油費老二自己出。

老二的油錢來自于平時“炒更”攢下的私房錢。三個女兒都曾在餐館、咖啡店和商店裡兼職打工,但沒有一個願意在自家公司做事,“不管你做得好不好,别人都不會對你給予肯定,因為在他們眼裡你是老闆的女兒,身份不一樣。”但老二老三有時會回公司幫忙,領取和普通員工一樣的報酬,“這和在别處打工是一樣的。”

  一次,老三要出去玩,向母親申請兌換10美元零錢。老媽接過女兒的10美元,然後找出10張1美元的零鈔遞過去。她的朋友忍不住了:“太離譜了,你再給她10塊錢零錢不就完了嗎?一家人還這麼見外。”母女倆的解釋卻非常幹脆:兩回事!謝謝,阿姨,我不需要了。女兒說。

  在父母刻意的“窮養”教育下,三姐妹形成了共同的觀念:炒更是為了鍛煉自己、貼補零花;當義工是為了學會服務社群,接觸社會;找工作首先是為了實作自己的理想,其次才是賺錢。

  把錢看得不是那麼重要,這是好事,但有時卻會讓人啼笑皆非。中國汶川地震時,夫婦倆帶着兒子參加社群捐款。有人介紹,在中國建一所希望國小需要20萬元人民币。兒子回頭問母親:“媽媽,我們家有沒有20萬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