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司馬懿:諸葛亮的缺點可用17字總結,史學家:很客觀

作者:無風卻起念V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是大家非常喜歡的人物之一,他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不僅智謀超群,而且忠君愛國,在古代謀士裡,很少人能超越諸葛亮;其中,能與他匹敵的大概隻有司馬懿。

司馬懿:諸葛亮的缺點可用17字總結,史學家:很客觀

諸葛亮與司馬懿兩人交戰多年,難分高下,司馬懿不僅成為諸葛亮最大的對手,也是最熟悉諸葛亮的人;他曾精準說出諸葛亮的缺點,可以用17個字來總結,字字珠玑,可以看出司馬懿真的很了解諸葛亮。

司馬懿:諸葛亮的缺點可用17字總結,史學家:很客觀

▲在古代謀士裡,很少人能超越諸葛亮。(影視示意圖/翻攝自百科詞條)

縱觀諸葛亮的一生,他的前半生過着隐居的生活,而他的後半生就是專門輔佐劉備,幫助劉備建立了蜀國;在劉備死後,更是盡心盡力輔佐劉禅,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

諸葛亮改善經濟,休養生息,打壓益州豪族,平定南中叛亂,控制南中。後來為了複興漢室,前後五次北伐中原,終因積勞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可以說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而這8字也成為一生最佳寫照。

司馬懿:諸葛亮的缺點可用17字總結,史學家:很客觀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八個字诠釋了諸葛亮的一生。(影視示意圖/翻攝自百科詞條)

然而“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諸葛亮再完美,也是有缺點的;看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司馬懿可以說是諸葛亮最強的對手,兩人像是天生宿敵,又像是最熟悉彼此的知己;是以,說到諸葛亮的缺點,司馬懿是這樣說。

司馬懿說:“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這17個字是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說,諸葛亮志向大然而沒有機會,謀劃多而決斷少(意思是優柔寡斷),喜歡用兵打仗卻沒有足夠的權謀,這就是諸葛亮最大的缺點了。

司馬懿:諸葛亮的缺點可用17字總結,史學家:很客觀

▲司馬懿不僅是諸葛亮的最大對手,也是最了解諸葛亮的人。(影視示意圖/翻攝自百科詞條)

後世不少史學家也認為,諸葛亮對蜀國的貢獻雖然很大,但司馬懿對他的評價,還是很客觀的,但是不管怎麼樣,諸葛亮在曆史上的評價,還是很高的,他對蜀國的忠誠更是讓人佩服,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司馬懿:諸葛亮的缺點可用17字總結,史學家:很客觀

盡管司馬懿說諸葛亮有這些缺點,但還是非常佩服他的才能的,據《漢晉春秋》記載,諸葛亮去世後,楊儀等整軍而還,百姓奔告司馬懿,司馬懿得知蜀漢撤退,率兵來追;姜維令楊儀反旗鳴鼓,若将向司馬懿者,司馬懿乃退兵。

司馬懿:諸葛亮的缺點可用17字總結,史學家:很客觀

于是楊儀結陣而去,入斜谷然後發喪。司馬懿之退,百姓為之諺語:“死諸葛走生仲達。”[5]:927或以告訴司馬懿,司馬懿說:“吾能料生,不便料死也。(我能預料他活着時想做什麼,不能預料他死。)”

司馬懿在諸葛亮去世後,觀察蜀漢營寨稱贊其為天下奇才,同時代東吳張俨評論為:“若此人不亡,終其志意,連年運思,刻日興謀,則涼、雍不解甲,中國不釋鞍,勝負之勢,亦已決矣。”認為如果諸葛亮不是因病去世,将最終達成其北伐目标。就軍事理論而言,諸葛亮改善了八陣,推演兵法,對軍事理論有一定的貢獻。

司馬懿:諸葛亮的缺點可用17字總結,史學家:很客觀

司馬昭滅蜀後,就立即令其近侍陳勰學習其“圍陣用兵倚伏之法,又甲乙校标幟之制”,直至唐代将領李靖仍然十分推崇。晉書與南北朝諸史有多處關于八陣的記載,充分說明了八陣對後世将領的影響。

司馬懿:諸葛亮的缺點可用17字總結,史學家:很客觀

參考資料:《漢晉春秋》《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