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乾隆爺六下江南,除了體察民情,還有不能說的私事,關系皇帝尊嚴

作者:小榆讀曆史

康熙皇帝曾經六次南巡,乾隆也六下江南。兩者後世的評價卻是一正一反,康熙六下江南,是為了緩和了民族沖突,收複人心。而乾隆六巡江南,純粹是為了遊玩觀景,豪華鋪張,耗資巨大,搞得民怨沸騰。乾隆前後六次南巡到底消耗了多少白銀?為什麼每次都要帶着他的母親鈕祜祿氏?

乾隆爺六下江南,除了體察民情,還有不能說的私事,關系皇帝尊嚴

為什麼獨愛江南

首先有必要說下江南有什麼特别之處,康熙和乾隆為什麼頻繁南巡。江南主要指長江三角洲一帶,以江浙地區為核心。經濟發達,文化繁榮,人文茂盛,山清水秀,美景如雲。南京、蘇州、杭州、揚州都是聞名全國的繁華大都市。江浙是清朝經濟文化最發達的地方,上交的銀糧稅賦占全國的30%。并且盛産絲綢、茶葉、陶瓷等許多高檔品,文化氛圍濃厚。自古江南出才子,有史料記載,康熙在位期間六十多次科舉考試中,其中51位狀元出自江浙兩省,占全國狀元總數的87%。朝廷當中,在位的官員中江浙籍的占了大多數,有很大的勢力與影響。

乾隆爺六下江南,除了體察民情,還有不能說的私事,關系皇帝尊嚴

六下江南

乾隆六巡江南,其根本目的是為了更好的控制江浙地區。公元1751年,乾隆皇帝登基已經16年了,天下大治,不少人歌功頌德,乾隆心裡得意洋洋。于是乾隆下發诏谕要去巡視江南,并給自己找了四個理由,一,江南群眾早就盼着皇上駕臨。二,大臣們多次建議。三,效法康熙帝體察民情。四,陪母親浏覽江南名勝,以盡孝心。

俗話說的好: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乾隆第一次下江南時,為了行程順利前後工作準備了一年多。江南各地官員忙着修整名勝風景和興建行宮,忙得不亦樂乎,然而百姓卻要遭受更為沉重的徭役。

乾隆爺六下江南,除了體察民情,還有不能說的私事,關系皇帝尊嚴

一切準備就緒後,乾隆陪着母親鈕祜祿氏,并攜皇後、嫔妃、王公大臣及各類随行人員共兩千多人,前呼後擁,浩浩蕩蕩,沿京杭大運河一路向南。沿途各地官府和百姓夾道歡迎,争先恐後觀瞻皇帝容顔,人群沸騰,熱鬧非凡。乾隆大為高興,沿途賞銀兩萬兩,同時下令免除安徽、浙江稅銀各30萬兩。江蘇曆年所欠稅銀228萬兩1筆勾銷。

乾隆此次南巡的路線和内容,效仿康熙皇帝,也祭祀了孔子、朱元璋陵墓和大禹亭。不同的是時間比較長,乾隆陪母親在杭州遊覽西湖名勝,皇太後飽覽美景,不亦樂乎,這次南巡曆時數月。

乾隆爺六下江南,除了體察民情,還有不能說的私事,關系皇帝尊嚴

公元1757年,乾隆第二次南巡。這次南巡的理由是奉母親之命,翻譯過來就是皇太後上次沒玩夠,還想念江南的無限好。于是,乾隆又帶着龐大的隊伍浩浩蕩蕩出發了。在杭州大玩特玩,還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

公元1762年,乾隆第三次南巡。這次不再是單純的遊玩了,這回乾隆辦了點兒事,當時正逢錢塘江海潮嚴重,海甯地域有被沖毀的風險。如果海甯大地被沖毀,會威脅蘇州、杭州。于是乾隆親自到海甯勘察部署抗災事宜。

公元1765年,乾隆第四次南巡。這時他的母親鈕祜祿氏已經73歲高齡,可依舊想念江南的好,又跟着一起再次遊江南。乾隆先去海甯視察錢塘江,然後陪母親飽覽杭州美景,遊遍蘇州各處園林。一路坐船沿長江遊覽,參觀了長江裡無限美好風光。

乾隆爺六下江南,除了體察民情,還有不能說的私事,關系皇帝尊嚴

公元1780年,乾隆第五次南巡。這個時候乾隆皇帝已經70歲了,這次他的母親沒有跟着了,因為老人家此時已經去世了。當乾隆走到鎮江時,地方官員為了取悅皇帝,煞費苦心地在岸邊弄了很大的舞台,上百人在表演祝壽戲,來歡迎乾隆的駕臨。乾隆皇帝當即高興的合不攏嘴,立馬給予重賞。

公元1784年,乾隆第六次南巡。此時他已經74歲了。由于江南名勝已經逛遍,這次到的地方也沒前面幾次多了,所耗的時間上也沒之前的多了。

六巡江南,耗資巨大

乾隆下江南最喜歡做的事情是減免稅賦,顯示皇恩浩蕩。乾隆六次南巡,共減免稅賦1000萬兩白銀以上。雖然減賦對百姓有益,但卻使得國庫收入大幅減少。乾隆比起康熙南巡,鋪張浪費的多。康熙南巡時,随行人員不過數百人,有時候搭住帳篷住宿,且下令不得擾民。乾隆南巡,每次随行人員數千,光船夫就得三千多人,且舉行大規模的迎送活動。為了修煜道,也不知多少百姓的田地、房屋和祖墳被毀。為建行宮各地投入大量的财力民力。為了迎接聖駕,各地官員敲詐勒索,盤剝百姓。

乾隆爺六下江南,除了體察民情,還有不能說的私事,關系皇帝尊嚴

是以康熙六下江南,頗有政績,緩和了民族沖突,收複人心。可乾隆六巡江南,搞得是雞飛狗跳,民怨沸騰。乾隆六巡江南,耗費巨額财資。有史料說,直接花費的白銀在2000萬以上。至于地方投入的人力、物力,則更是難以計算了。

總結

乾隆南巡,開支浩繁,又大免稅服,這成為乾隆後期國力衰弱的原因之一。乾隆在晚年時期對于南巡的錯誤有所悔悟,對大臣們說。朕60年并無失德,為六次南巡,勞民傷财,犯有過失。但大錯已鑄,悔之晚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