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乾隆爷六下江南,除了体察民情,还有不能说的私事,关系皇帝尊严

作者:小榆读历史

康熙皇帝曾经六次南巡,乾隆也六下江南。两者后世的评价却是一正一反,康熙六下江南,是为了缓和了民族矛盾,收复人心。而乾隆六巡江南,纯粹是为了游玩观景,豪华铺张,耗资巨大,搞得民怨沸腾。乾隆前后六次南巡到底消耗了多少白银?为什么每次都要带着他的母亲钮祜禄氏?

乾隆爷六下江南,除了体察民情,还有不能说的私事,关系皇帝尊严

为什么独爱江南

首先有必要说下江南有什么特别之处,康熙和乾隆为什么频繁南巡。江南主要指长江三角洲一带,以江浙地区为核心。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人文茂盛,山清水秀,美景如云。南京、苏州、杭州、扬州都是闻名全国的繁华大都市。江浙是清朝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方,上交的银粮税赋占全国的30%。并且盛产丝绸、茶叶、陶瓷等许多高档品,文化氛围浓厚。自古江南出才子,有史料记载,康熙在位期间六十多次科举考试中,其中51位状元出自江浙两省,占全国状元总数的87%。朝廷当中,在位的官员中江浙籍的占了大多数,有很大的势力与影响。

乾隆爷六下江南,除了体察民情,还有不能说的私事,关系皇帝尊严

六下江南

乾隆六巡江南,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控制江浙地区。公元1751年,乾隆皇帝登基已经16年了,天下大治,不少人歌功颂德,乾隆心里得意洋洋。于是乾隆下发诏谕要去巡视江南,并给自己找了四个理由,一,江南民众早就盼着皇上驾临。二,大臣们多次建议。三,效法康熙帝体察民情。四,陪母亲浏览江南名胜,以尽孝心。

俗话说的好: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乾隆第一次下江南时,为了行程顺利前后工作准备了一年多。江南各地官员忙着修整名胜风景和兴建行宫,忙得不亦乐乎,然而百姓却要遭受更为沉重的徭役。

乾隆爷六下江南,除了体察民情,还有不能说的私事,关系皇帝尊严

一切准备就绪后,乾隆陪着母亲钮祜禄氏,并携皇后、嫔妃、王公大臣及各类随行人员共两千多人,前呼后拥,浩浩荡荡,沿京杭大运河一路向南。沿途各地官府和百姓夹道欢迎,争先恐后观瞻皇帝容颜,人群沸腾,热闹非凡。乾隆大为高兴,沿途赏银两万两,同时下令免除安徽、浙江税银各30万两。江苏历年所欠税银228万两1笔勾销。

乾隆此次南巡的路线和内容,效仿康熙皇帝,也祭祀了孔子、朱元璋陵墓和大禹亭。不同的是时间比较长,乾隆陪母亲在杭州游览西湖名胜,皇太后饱览美景,不亦乐乎,这次南巡历时数月。

乾隆爷六下江南,除了体察民情,还有不能说的私事,关系皇帝尊严

公元1757年,乾隆第二次南巡。这次南巡的理由是奉母亲之命,翻译过来就是皇太后上次没玩够,还想念江南的无限好。于是,乾隆又带着庞大的队伍浩浩荡荡出发了。在杭州大玩特玩,还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

公元1762年,乾隆第三次南巡。这次不再是单纯的游玩了,这回乾隆办了点儿事,当时正逢钱塘江海潮严重,海宁地域有被冲毁的风险。如果海宁大地被冲毁,会威胁苏州、杭州。于是乾隆亲自到海宁勘察部署抗灾事宜。

公元1765年,乾隆第四次南巡。这时他的母亲钮祜禄氏已经73岁高龄,可依旧想念江南的好,又跟着一起再次游江南。乾隆先去海宁视察钱塘江,然后陪母亲饱览杭州美景,游遍苏州各处园林。一路坐船沿长江游览,参观了长江里无限美好风光。

乾隆爷六下江南,除了体察民情,还有不能说的私事,关系皇帝尊严

公元1780年,乾隆第五次南巡。这个时候乾隆皇帝已经70岁了,这次他的母亲没有跟着了,因为老人家此时已经去世了。当乾隆走到镇江时,地方官员为了取悦皇帝,煞费苦心地在岸边弄了很大的舞台,上百人在表演祝寿戏,来欢迎乾隆的驾临。乾隆皇帝当即高兴的合不拢嘴,立马给予重赏。

公元1784年,乾隆第六次南巡。此时他已经74岁了。由于江南名胜已经逛遍,这次到的地方也没前面几次多了,所耗的时间上也没之前的多了。

六巡江南,耗资巨大

乾隆下江南最喜欢做的事情是减免税赋,显示皇恩浩荡。乾隆六次南巡,共减免税赋1000万两白银以上。虽然减赋对百姓有益,但却使得国库收入大幅减少。乾隆比起康熙南巡,铺张浪费的多。康熙南巡时,随行人员不过数百人,有时候搭住帐篷住宿,且下令不得扰民。乾隆南巡,每次随行人员数千,光船夫就得三千多人,且举行大规模的迎送活动。为了修煜道,也不知多少百姓的田地、房屋和祖坟被毁。为建行宫各地投入大量的财力民力。为了迎接圣驾,各地官员敲诈勒索,盘剥百姓。

乾隆爷六下江南,除了体察民情,还有不能说的私事,关系皇帝尊严

所以康熙六下江南,颇有政绩,缓和了民族矛盾,收复人心。可乾隆六巡江南,搞得是鸡飞狗跳,民怨沸腾。乾隆六巡江南,耗费巨额财资。有史料说,直接花费的白银在2000万以上。至于地方投入的人力、物力,则更是难以计算了。

总结

乾隆南巡,开支浩繁,又大免税服,这成为乾隆后期国力衰弱的原因之一。乾隆在晚年时期对于南巡的错误有所悔悟,对大臣们说。朕60年并无失德,为六次南巡,劳民伤财,犯有过失。但大错已铸,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