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得了慢性腎病,能吃豆制品嗎?這樣吃更健康

今天( 3 月 9 日)是世界腎髒日。我們來聊聊慢性腎病和豆制品。

大豆和豆制品中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有很多人都喜歡,但是民間一直流傳着"慢性腎病患者不能吃豆制品"的說法。

真的是這樣嗎?

慢性腎病患者,能吃豆制品嗎?

為什麼會有"慢性腎病患者不能吃豆制品"的說法呢?

以往普遍以為,動物蛋白質中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生物利用度好,代謝廢物少;而大豆及豆制品中非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生物使用率低,代謝廢物多。

得了慢性腎病,能吃豆制品嗎?這樣吃更健康

是以,有人認為慢性腎病患者不能吃大豆及豆制品。然而,近年來研究表明,适量攝入豆制品反而有利于腎功能的恢複。

為什麼這麼說呢?分兩部分來介紹。

1. 大豆、豆制品中蛋白質的營養特點

大豆的蛋白質雖然屬于植物蛋白,但和谷類食物比較,含有較多的蛋白質以及必需氨基酸。

大豆蛋白質含量高達 35%~ 40%,且賴氨酸含量較多,氨基酸模式較好,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屬于優質蛋白質。

得了慢性腎病,能吃豆制品嗎?這樣吃更健康

豆制品是由大豆類作為原料制作的發酵或非發酵食品如豆漿、豆腐、豆腐幹等,也是膳食中優質蛋白質的重要來源。

另外,大豆飽和脂肪含量低、不飽和脂肪含量高,富含纖維和各種有益的植物化學物,如大豆異黃酮和大豆多肽。

得了慢性腎病,能吃豆制品嗎?這樣吃更健康

2.慢性腎病患者最好選擇優質蛋白

蛋白質進入體内後會分解為肌酐、尿酸、尿素等代謝廢物,這些物質大都經腎髒排出。

慢性腎病患者,腎髒排洩能力有所降低,如果大量攝入蛋白質,代謝廢物在體内就會明顯增多,進而加重腎髒負擔。

得了慢性腎病,能吃豆制品嗎?這樣吃更健康

采用低蛋白飲食後,肌酐、尿素氮等代謝廢物的産生明顯減少,腎功能下降速度顯著變慢。

但是過度限制蛋白質的攝入會導緻營養不良,一方面要控制蛋白質的攝入量,另一方面人體代謝又需要蛋白質,為了滿足這兩個方面的要求,需要攝入優質蛋白質。

得了慢性腎病,能吃豆制品嗎?這樣吃更健康

從以上可以看出,豆制品營養豐富,并且大豆中的蛋白質也是優質的,慢性腎病患者在堅持低優質蛋白質飲食的前提下,可以适量攝入豆制品。

慢性腎病患者飲食,注意這 5 點

1. 限制米、面類等植物蛋白質的攝入量。将适量的奶類、蛋類或各種肉類、大豆蛋白等優質蛋白質的食品作為蛋白質的主要來源。

2. 可選用洋芋、蕃薯、藕、荸荠、山藥、芋頭、南瓜等食物替代米面及制品作主食。

得了慢性腎病,能吃豆制品嗎?這樣吃更健康

3. 盡量在限制蛋白質的攝入量範圍内供給優質蛋白質,進而保證人體蛋白質代謝需要,減少組織蛋白質分解。

4. 因病情需要限制鉀含量高的食品時,應慎重選用水果、洋芋、馬鈴薯澱粉、蔬菜等。

5. 患者食量較少時,可在飲食烹饪中增加碳水化合物及植物油類以達到所需能量的攝入。

如果覺得有用,記得分享給身邊的人~

參考文獻

[1] 主編王隴德,馬冠生.營養與疾病預防-醫護人員讀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年12月第1版.

— End —

得了慢性腎病,能吃豆制品嗎?這樣吃更健康

作者 | 馬博士健康團 郭凱威 碩士生

編輯 | 馬博士健康團

圖檔 | 自攝圖網及網絡

授權聲明 | 原創不易,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轉載合作 |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