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心理學:一個人沒什麼朋友,也“不愛合群”,這意味着什麼?

何所歡,兩性情感心理學寫作者,寫有情的故事,有趣的陌生人,有料的知識。

心理學:一個人沒什麼朋友,也“不愛合群”,這意味着什麼?

一個人不合群,其實分為兩種情況。

第一種:不願意盲從,有自己的獨特思維

這類人比較有想法,常常跟周圍的人有些格格不入。

他們的思維比較跳脫,常常是周圍人眼中的“異類”;平時獨處的過程中,更願意看看書,享受一個人的時光。

但他們的性格并不内向,而是很随和,隻是等待着“有緣人”。

倘若你能夠跟他“聊到一起”,你會發現他也是一個特别擅長聊天的人。

第二種:性格内向,有點社交恐懼

這類人就是性格使然,他們通常不太願意跟周圍的人交流,也不習慣社交。

主動跟别人社交,這件事會讓他們感到“難堪”,甚至是恐懼。

長此以往,他們就把自己封閉起來,不知道該如何與他人相處。

心理學:一個人沒什麼朋友,也“不愛合群”,這意味着什麼?

今天要聊的一類人屬于:

身邊沒有什麼朋友,也不喜歡合群。

他們有着自己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但常常被一些人判定為:

“朋友少=情商低=不會社交”。

這個說法是狹隘的,不喜歡社交,不代表不會社交;

不喜歡合群,不代表他們沒有跟他人相處的能力。

這類人,往往是以下幾種心理。

-01

“低取悅,高交往”

不願意攀炎附勢,不願意取悅、讨好别人,更不喜歡在一段關系中丢掉自己。

對于他們而言,最無法忍受的社交模式是:

“拍馬屁,攀比,吹噓等無意義的飯局酒局”。

心理學上将這種社交模式,稱之為:“低取悅型”。

他們不會取悅外界,更願意取悅自己;

他們不會跟外界帶來“逢場作戲,遊刃有餘”的社交方式,而是遵從自己的内心。

這類人,更喜歡“高交往”模式。

也就是高品質的社交。

心理學:一個人沒什麼朋友,也“不愛合群”,這意味着什麼?

朋友在于品質,而不是數量。

他們無法忍受别人的無聊與乏味,同樣也不願意讓别人看到自己的無趣。

但他們的内心,又十分期待“靈魂伴侶”“知己”的存在。

一旦遇到某個人,能夠直達他的内心,帶給他較高的情緒價值,跟他聊喜歡的話題,那他的話匣子才被打開。

-02

他們足夠自信,不需要靠“合群”獲得認同

一個人越是缺少什麼,就越是渴望獲得什麼;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炫耀,攀比。

一個人内心自卑,渴望得到認同;

于是,他就不斷社交,通過合群的方式來獲得外界的認同與贊美。

一個人内心自信,對自己的成績,能力,所擁有的一切都比較滿意;

這時,他就不在乎是否要合群。

因為合群對于他而言,是一件無意義的,低價值的事情。

與其浪費時間在“無意義的合群”上,還不如用來享受自己的人生。

心理學:一個人沒什麼朋友,也“不愛合群”,這意味着什麼?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

一個人内心強大,自信笃定,需要靠内在的價值感,自我認同感,自我實作等去證明。

從來都不是靠朋友多少,社交能力,外部環境造成。

如果你自己“沒有内涵,沒有能力,沒有真本事”,即使周圍的人每天贊美你,崇拜你,那也是無意義的。

最終反而會造成你“過度膨脹”,無法正确認清自己。

不愛合群,沒什麼朋友的人,社交觀更偏向于“精簡社交”。

心理學:一個人沒什麼朋友,也“不愛合群”,這意味着什麼?

-03

看得越透徹,越喜歡獨處

這類人,常常站在“上帝視角”,以局外人的姿态去看待社交關系。

他們看透了社交。

比如:

1、明白社交的本質,是價值交換

當自己有價值的時候,即使不主動社交,也會有各種人靠近你,讨好你。

與其浪費時間去經營社交,不如拿出時間來提升自己,鞏固自我的價值。

2、認為社交是很麻煩的事情

需要僞裝,需要表演,需要忍受麻煩的事情和人;長時間下去,一個人常常分不清到底哪一個角色,才是真實的自我。

最終,丢掉了自己的本心。

3、在人生的路上,更享受獨處

正因為見多了社交中的虛僞,看透了社交關系,更“看輕了人與人之間的必要關系”,是以他們才更熱愛獨處。

在一個人的日子裡,過得閃閃發光。

這種狀态很好,每天都過得很滿足,很滋潤。

不必看别人的臉色,也不需要假裝;

不必浪費時間,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做更多的事情。

心理學:一個人沒什麼朋友,也“不愛合群”,這意味着什麼?

今日話題:

你喜歡獨處嗎?

你對待社交,是什麼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