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去一個新的城市旅遊時,卻不知道應該去哪裡遊玩時;當你已經去膩了常去的飯店,想要嘗試一下新的美食時;當你和朋友在休息日難得聚會一次,卻因為不知道去哪休閑時。
你會怎麼做?
相信大部分人第一時間都會打開手機,在各類軟體中的本地排行的熱門中尋找靈感,大家都會這樣想:畢竟是網紅推薦的地方,肯定差不到那裡去。
但是在網絡越是火爆的店鋪,它的服務品質、成本效益、體驗感就越好嗎?在網上排名靠前,很可能隻是網絡營銷的結果;而由于店鋪将大量資金、精力投入到了宣傳之中,其本職工作反而會的一塌糊塗。
幾年前,一個英國小夥就曾搞過一出這樣的惡作劇:他僞造了一個“完全虛構”的餐廳,并将其放在了英國的餐廳排行網站上,然後再不斷地給這家餐廳刷好評,看能不能吸引來顧客。
但結果卻讓他大吃一驚:不僅有很多人慕名而來,想要預約前往這家餐廳就餐,這家假餐廳更是一度登上了英國餐廳網紅榜的第一名!
這名異想天開的小夥名為烏巴·巴特勒,是英國的一名超級網紅,也是一名熱愛惡作劇的“整活達人”。
在創造這家假餐廳之前,巴特勒就整過不少有意思的話:
有一次他覺得電影院裡的爆米花賣的太貴,幹脆自己帶了一台微波爐去電影院現場制作爆米花。
或是帶着飲料零食和飛行棋,去地鐵上和乘客們開了一場通宵派對。
亦或是把自己裝進行李箱,讓朋友把自己扛上火車來逃票。
而之是以這次要創造一個假餐廳,完全來源于巴特勒以前的工作經曆:他曾經當過一段時間的“水軍”,專門在貓途網(全球最大的餐廳點評網站,類似中國的大衆點評)給餐廳寫虛假好評,寫一條能賺10英鎊(約合人民币82元)
幹了一段時間後,巴特勒驚奇地發現,凡是自己寫過好評的餐廳,排名、客流量都有了較大的增長。
難道宣傳就真的這麼重要嗎?巴特勒很是好奇,為了驗證這個想法,他決定進行一項社會試驗:自己開一家假餐廳,然後不斷宣傳營銷它,看看到底有多少顧客會被吸引而來。
說幹就幹,2017年4月,巴特勒正式開始了他的”假餐廳“計劃。
首先,想要在貓途鷹網上注冊一家餐廳,需要餐廳網站、聯系人方式、餐廳名稱、圖檔、位址、菜單等。
首先巴特勒買了一個網站域名,将它變成了自己的“餐廳官網”。(順便一提,這個網站現在還能找到)
聯系人方式的話很容易搞定,巴特勒直接買了個新手機和電話卡。
餐廳名稱也是通俗易懂,直接命名為德威的小屋(The shed at Dulwich)。至于餐廳位址則被巴特勒直接放到了自家的後花園裡,這樣也不必再去專門租一間餐廳了,反正有張能上傳到網站上的照片就行了。
接下來是最重要的部分——餐廳的菜單了。為了圖省事,巴特勒直接以情緒名做了一份稀奇古怪的菜單。例如:
“愛:讓你怦然心動的感覺”
“沉思:解構版的阿拉丁炖菜”。
餐廳官網上提供的菜單
然後是菜品圖檔,為了讓這場惡作劇盡可能逼真。巴特勒還“精心”地制作了幾份菜品圖檔,比如“炸青蔥綴歐芹”和“焦嫩雞胸肉配煎蛋”,聽上去就高端大氣上檔次。
實際上,這些看似精緻的菜品圖檔,也是巴特勒惡作劇的産物。
比如這個“炸青蔥綴歐芹”,就是巴特勒用馬桶清潔球和剃須噴霧制作而成的。
而所謂的“焦嫩雞胸肉配煎蛋”裡面誘人的雞肉,則是用巴特勒的腳丫子擺拍的,然後用PS處理後的效果!
一切準備就緒。在繳納了10英鎊的注冊費用之後,德威的小屋順利地通過了稽核,在貓途鷹網站上線了。作為一家籍籍無名的新餐廳,籍籍無名在倫敦地區的餐廳排行榜上被排到了一萬八千多名,屬于墊底的水準。
一切準備就緒,是時候開張了。
為了讓餐廳有名氣,首先要做的就是刷好評。作為前水軍的巴特勒深谙這個道理,他找來了自己從事水軍工作時的好友,請他們幫自己的餐廳刷好評。
水軍們編寫的好評
為了讓這些評價更加真實,巴特勒還專門制定了寫好評的規則,每個評價都必須從這4個角度來寫:
- 室外用餐
餐廳就在小院子裡,屋頂也有可能是你的餐桌,和自然融為一體。
- 畫風清奇
奇怪的菜單和服務員,不同尋常的就餐體驗。
- 家常風格
廚師、服務員、老闆都是你的朋友,你還能看到到處亂跑的小雞。
- 必須預定
餐廳的位址是不對外公開的,用餐必須提前預定。
随着好評量的不斷上升,巴特勒的餐廳在貓途鷹上的排名也不斷上升,居然真的有顧客打電話過來預約,想要來這家餐廳用餐了!
早在建立餐廳之初,為了避免陷入顧客用餐時無飯可吃的尴尬場面,巴特勒就宣布本餐廳隻接受預約訂餐,并且在餐廳網站上留下了一個預約電話(就是他買的那張電話卡的号碼)
每當有顧客電話預約用餐時,巴特勒就隻能歉意的表示,餐廳太過火爆,預約已經排到三個月之後了。
在拒絕顧客的同時,巴特勒依然在不斷地給餐廳刷好評,他的水軍朋友們絞盡腦汁,為這家餐廳編出了各種華麗的贊詞:
“這裡的環境太棒了,我排了3個月隊才預定上位置。”
“這可不是那種沒有情調的紐約餐廳,如果你喜歡《主廚的餐廳》,你一定會愛上這裡。”
“我太喜歡這裡的菜了,重點推薦“腳跟煎蛋”(開玩笑的)!”
“太陽落山時,餐廳友好地提供了毛毯。但是上面有些油漬,我們拒絕了。還是非常感謝店家的好意。”
到了8月底,事情開始有些失控了:這家假餐廳的排名居然已經上升到了1456位,在整個倫敦都屬于上層水準了,這家餐廳出名了。
一名專業美食家甚至還在推特上公開推薦巴特勒的餐廳,稱這家餐廳以情緒名為菜單,實在是新奇有趣。
越來越多的顧客打電話前來預約用餐,巴特勒每天光是接預約電話就已經接到手軟,一位70歲老人想要在巴特勒的餐廳辦生日派對,竟然提前了四個月打電話預約...
巴特勒展示他受到的預約短信
除了不斷增多的顧客,各種食材供應商、廣告公司也紛紛來電,希望與巴特勒進行商業合作;甚至就連倫敦市政府也給巴特勒發來郵件,希望他能到政府正在開發的新區開分店。
更有趣的是,巴特勒在餐廳的評價中,發現了很多不是自己雇傭的水軍撰寫的好評。這讓巴特勒大為不解,這難道就是出名的好處,什麼不做都有人送上門?
此時,巴特勒的餐廳已經進入了貓途鷹排行榜第三十名,甚至入選了倫敦十佳餐廳。但直到這時,這家餐廳連一位顧客也沒有接待過。
10月,當這家假餐廳成立半年後,它的排名終于達到了巅峰——在倫敦共18190家餐廳中,德威的小屋排名第一。
其實這時巴特勒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是時候結束這場惡作劇了。但他沒有料到的是,全英國都陷入了一場對巴特勒餐廳的大讨論,每個人都期待能到餐廳去用餐。
很多訂不上位置的顧客開始在谷歌地圖上檢索餐廳所在地,巴特勒收到了無數來自慕名食客的快遞包裹;還有很多人給巴特勒投來了履歷,希望能到巴特勒那裡去工作。
貓途鷹官方甚至主動聯系巴特勒,希望他能改進預訂流程,以接待更多的食客。
事情鬧到這個程度,巴特勒再不有所表示的話,恐怕很難收場了。于是,巴特勒随機挑選了20名顧客,告知他們“幸運地”預約到了餐廳的位置,準備讓他們滿足期待已久的心願。
對于從來沒有開飯店經驗的巴特勒來說,想要瞞過20名顧客可是個不小的挑戰,他必須把自己的後花園,改造成過去無數好評中提到的那個“優美宜人”的小天地。
為此巴特勒不得不找來自己的朋友,把整個後花園做了重新的改造:購置了一批飯桌、種上了很多植物、請來了DJ助興,為了滿足大家對田園風的熱衷,他甚至買來了一窩小雞。
場景準備好了,該給客人們吃什麼?巴特勒想了個好主意,他直接去超市買了20人份的速食餐,一份隻要1英鎊(約8.2元人民币),好吃又管飽。
等到了用餐日,20名顧客便早早地來到了約好的地點等待,巴特勒告訴他們,為了營造神秘感,他們必須蒙上眼睛(主要是飯店外面太髒亂了),由巴特勒帶進飯店。就這樣,一行人在期待中被巴特勒領進了他的後花園。
也許被之前網上鋪天蓋地的好評所迷惑,顧客們居然對這臨時搭建的場景大加贊賞,每個人都在期待着巴特勒的特色“情緒”食物。
院子裡響起了舒緩的音樂,由巴特勒朋友扮演的服務員正穿行于各桌之間,為顧客們提供着精緻的服務……而此時的廚房裡,巴特勒正在手忙腳亂地用微波爐加熱速凍意大利面。“把音樂放大聲點,不能讓他們聽見微波爐的聲音!”巴特勒急匆匆地大喊。
過來許久,食物終于被端上來,每個客人吃後都贊不絕口,誇贊這裡的食物特别美味
晚宴結束後,所有的顧客一緻肯定了這裡的食物,并且着重表揚了這裡的就餐環境特别好,甚至還有人詢問“既然我們已經來過一次的話,下次預約會不會更容易些?”讓巴特勒真是哭笑不得。
當晚,幾乎所有參與這場晚宴的顧客都在貓途鷹上給了飯店好評。
雖然整場晚宴很成功,但巴特勒覺得不能再這麼騙下去了,。他發文稱自己的飯店隻是一場惡作劇,并詳述了自己“開店”的全過程。
所有人都被巴特勒的惡作劇所震驚了,最尴尬的還是貓途鷹網站:他們在第一時間就下架了巴特勒的飯店。
不過細細思考後,大多數人覺得巴特勒的惡作劇很有意思,很有社會意義,而且巴特勒在整個過程中并沒有騙錢,就連之前邀請的那20個顧客,巴特勒也沒有向他們收費。
就連當初為巴特勒飯店站台的那個美食家,都親自發文稱贊巴特勒十分“有創意”。
巴特勒的餐廳雖然隻是一場惡作劇,卻反映了很多現實生活中的道理。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不也常常遇到虛假宣傳的事情嗎?在這個消費浪潮席卷的時代,虛假宣傳、惡意競争無處不在。
我們必須擦亮雙眼,明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眼見方能為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