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堅字文台,吳郡富春人,孫武的後代。他年輕時做過縣吏。
十七歲那年,他與父親一同坐船到錢塘,正碰上海盜胡玉等,從匏裡上岸搶掠商人錢财後,在岸上分贓,來往行人都不敢行近,過路船隻也不敢前行。
孫堅對其父說:這些強盜可以捉拿住,請讓我去幹。他的父親說:這種事不是你能幹得了的。孫堅當即拿起刀上了岸,用手東指西指的,就像在分派幾股隊伍去包圍強盜的樣子。那些盜人見他如此情形,以為是官兵來捕捉他們,吓得趕緊扔掉搶來的錢财四散而逃。孫堅緊追上去,砍下一個強盜的腦袋帶轉來,他的父親對此大為驚訝。自此孫堅聲名大振,州府召他為假尉。
172年,許昌在句章縣謀反,自稱為陽明皇帝,與他的兒子許韶煽動起周圍各縣,共招集幾萬人。孫堅以郡司馬的身份召募精兵,共得千餘人。與州郡共同合作讨伐并消滅了許昌。刺史臧旻上奏羅列孫堅的功績,皇帝下诏任命孫堅為鹽渎丞,幾年後改為盱眙縣丞,後又改任下邳縣丞。
184年,黃巾軍首領張角在魏郡發動起義,假托自己受神靈保佑,派遣八人前往青、徐、幽、冀、荊、揚、兖、豫八州宣揚太平道來教化群眾。而各州暗中互相串連,自稱黃天泰平。
三月初五,三十六方一同舉起義旗,天下百姓紛紛響應,焚郡燒縣,斬官殺吏。漢朝廷派遣車騎将軍皇甫嵩、中郎将朱俊,領兵征讨。朱俊上表請派任孫堅為佐軍司馬,自在家鄉起,一直跟随孫堅多年的,當時在下邳的青年們都自願随他去從軍戰鬥。孫堅又招募各路商人及淮河、泗水一帶的精兵一千多名,與朱俊協力奮戰,所向無敵。汝、颍一帶的起義軍戰鬥失利,逃至宛城堅守。孫堅獨當一面,身先士卒,登上城牆,衆兵卒蜂擁而上,大破起義軍。朱俊将孫堅作戰行為奏明朝廷,诏命孫堅為别部司馬。邊章、韓遂在涼州作亂,中郎将董卓征禦無功。
186年,朝廷派司空張溫代行車騎将軍職權,西往讨伐邊章等。張溫上表請派孫堅參與軍事,屯守長安。張溫以诏書召見董卓,董卓過了好久才來見張溫。張溫責備董卓,董卓回話很不客氣。孫堅當時也在座,向前與張溫耳語說:董卓不害怕自己有罪反而出言狂妄,應當以不按時應召前來之罪,按軍法殺掉他。”張溫說:董卓一向在隴、蜀一帶享有威名,現在殺掉他,西進讨伐沒有依靠了。
孫堅說:您親領皇家軍隊,威震天下,還依賴什麼董卓?看董卓今天的談話,并不想聽您的,輕上無禮,是第一條罪狀。邊章、韓遂胡作非為已一年多,應當及時進讨,而董卓反說不可,沮喪軍心,疑惑将士,是第二條罪狀。董卓接受重任而毫無戰功,召其前來又滞緩不前,反倒狂妄自傲,是第三條罪狀。
古代名将,帶兵臨陣,無不果斷地斬處違犯軍紀者,來顯揚威嚴,故此有了穰苴斬莊賈、魏绛殺楊幹的事。現在您對董卓留情,不立即斬殺,如此必然使軍威受到損虧。張溫不忍心執行軍法,于是就說:你暫時先回營,免得董卓會懷疑你。
孫堅于是起身離去。邊章、韓遂聽說大兵壓境,其黨徒紛紛離散,都請求投降。軍隊班師後,朝廷議事大臣們認為軍隊并未與敵交戰,不能判功論賞,然而他們聽說孫堅指陳董卓三大罪狀,勸張溫斬殺董卓,無不歎息。孫堅被任為議郎。其時長沙賊寇區星自稱将軍,聚衆萬餘人,圍攻長沙城邑,于是朝廷任命孫堅為長沙太守。
孫堅到長沙後親率将士,拟定進攻計劃,不及一月,就擊破區星等人衆。周朝、郭石也率領徒衆在零陵、桂陽等地起事,與區星相呼應。于是孫堅越境追尋讨伐,三郡全都得以安定。漢朝廷根據孫堅前後建立的功績,封他為烏程侯。
漢靈帝死後,董卓獨專朝政,橫行霸道于京城。各州郡都興起義兵,要讨伐董卓。孫堅也舉兵響應。荊州刺史王睿又素日待孫堅無禮,孫堅過荊州時順道殺了他。軍至南陽,隊伍發展到幾萬人。南陽太守張咨聽說孫堅軍已到,泰然自若。孫堅以牛、酒向張咨獻禮,張咨次日也回訪酬答孫堅。飲酒正酣暢時,長沙主簿進來對孫堅說:“前有文書傳給南陽太守,但至今道路尚未修整,軍用錢糧尚未備足,請将他逮捕傳遞主簿問個明白。”張咨恐懼,打算離開,但兵士圍立四周不能出走。過了一會兒,長沙主簿又進來告知孫堅:“南陽太守故意拖延義兵,使之不能及時讨伐賊寇,請将他逮捕按軍法處置。”于是把張咨拖往軍門外斬首。南陽郡城震驚萬分,義兵的要求都得到了滿足。孫堅兵進魯陽,與袁術相見。袁術上表推薦孫堅為破虜将軍,兼豫州刺史。于是孫堅駐守魯陽城整頓軍隊。當要進軍讨伐董卓時,孫堅派長史公仇為從事,領兵回州督辦軍糧。
孫堅在城東門外裝飾帳幔,設宴給公仇稱餞行,諸将及其下屬都會聚席間。董卓這時派遣步兵、騎兵數萬人來迎擊孫堅,有數十名輕騎兵先到。孫堅正飲酒談笑,指令部隊整頓軍陣,不得妄動。随後騎兵漸漸地多起來,孫堅才慢慢離座帶領大家入城,于是對身邊人說:剛才我之是以不立即起身,是怕兵士混亂擁擠,諸位不能進城來。董卓的軍隊見孫堅的兵士頗為嚴整,于是不敢攻城,就退了兵。
孫堅移軍駐紮梁郡東,受到了董卓軍隊的猛烈攻擊,孫堅與幾十個騎兵突圍而去,孫堅經常戴着紅色標頭巾,這時便脫下頭巾令親近将領祖茂戴上。董卓的騎兵争着追趕祖茂,是以孫堅揀小路逃脫。祖茂被追得走投無路,于是下馬把頭巾放在墳墓間的燒柱上,自己潛伏在草叢中。董卓騎兵望見,便将燒柱包圍了好幾層,等到走近看時,才發現是根柱子,于是離去。孫堅再收集自己的軍隊,在陽人這個地方與董卓軍隊交戰,将董卓軍隊打得大敗,并将其都督華雄等斬首。
這時,有人在袁術面前撥弄孫堅的是非,袁術對孫堅起了疑心,便不給他送運軍糧。陽人距魯陽一百多裡地,孫堅連夜馳見袁術,他用刀劃着地對袁術說:“我是以如此獻身不顧,上為國家讨伐逆賊,下為将軍報家門私仇。我孫堅與董卓并無刻骨仇恨,而将軍您卻聽信小人撥弄之言,居然對我起懷疑!”袁術對孫堅頓時恭敬起來,并很不自在,當即調發軍糧。孫堅傳回駐地。
董卓害怕孫堅勇猛激壯,于是派将軍李莈等前來請求孫堅和親,讓孫堅列出要任刺史、郡守的子弟的名單,答允上表任用他們。孫堅說:董卓大逆不道,蕩覆王室,如今不誅其三族,示衆全國,我死也不瞑目,難道還要與他和親嗎?再次進兵大谷關,直抵洛陽九十裡外之地。董卓立即遷都往西入函谷關,焚燒了洛邑。孫堅于是前進到雒地,修複各座皇陵,将董卓所挖掘的墳墓填充好。完事之後,引軍傳回,再次駐紮在魯陽。
192年,袁術派孫堅出征荊州攻打劉表。劉表派黃祖在樊、鄧一帶迎擊。孫堅擊敗黃祖,追過漢水,于是包圍了襄陽,孫堅單身匹馬登上岘山,被黃祖的軍士用箭射死。孫堅的侄兒孫贲,率領将士投奔袁術,袁術又上表,推薦孫贲為豫州刺史。孫堅有四個兒子:孫策、孫權、孫翊、孫匡。孫權稱帝登基後,追谥孫堅為“武烈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