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移民“中考”難,謝國佐動了誰的奶酪?

作者:瓊山有言
移民“中考”難,謝國佐動了誰的奶酪?

客家人尤為重視讀書出人頭地

客家人自古崇文尚武,講究耕讀傳家。是以,客家人對讀書、參加科舉考試是非常看重的。但由于受客籍身份的制約,其要想順利參加科舉考試的難度,絕不是現代人所能想象的。(注:以下所說客家人均特指當時客籍身份的人,不能簡單與現在所說的客家人劃等号)

根據清朝的學制定例,童生應試,有籍可歸的,要回原籍考試。如果原籍僅有疏遠的宗族,在原籍沒有田地、房屋,并且在當地落戶(入籍)二十年以上的,才可以以“寄籍”應試,并向原籍地了解情況 ,不允許兩地跨考。如果有違反規定兩地跨考的,是要從嚴追究懲治的。

移民“中考”難,謝國佐動了誰的奶酪?

清朝的科舉制度

雖然有諸多限制,但總算還給客家人參加考試開了個口子。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由于客籍人在當地參加考試,必然要占用當地考試錄取名額,是以盡管客家人在當地入籍定居生活超過二十年,與當本人已沒什麼差別,但在當地土著居民眼中,客家人始終是外來人口,在當地參考就是動了他們的“奶酪”,因而想盡一切辦法阻止客家人在當地參加考試。

而對于客家人來說,由于早已舉家甚至舉族遷離原籍,是以回原籍地考試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想在當地考試又被當地本土籍人員百般無理阻撓,結果就是兩頭落空。客家人希望通過讀書中舉來改變命運的路途還未開始,就被堵得死死的,因而縱然隻有一線希望也會百倍努力争取甚至抗争。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個清朝乾隆、嘉慶年間發生在廣東高明的“童生冒籍科考案”。

移民“中考”難,謝國佐動了誰的奶酪?

記載謝國佐案的高明縣志

乾隆十一年,原籍廣東嘉應(今廣東梅州)的謝元拖家帶口來到今廣東省佛山市高明縣南莊圍定居,并置辦了田産。十六年後,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謝元前往衙門開列謝昌慶的戶名開始繳納錢糧。

乾隆三十二年,謝元一家到高明定居已經二十一年了,謝元的兒子謝國佐以在當地寄籍20年以上的理由申請在高明參加考試。然而遭到了當地土著生員譚瑛等的極力阻撓,時任高明知縣判定不準謝國佐在當地考試,令其回嘉應原籍參考。第一次争取,結果失敗!

移民“中考”難,謝國佐動了誰的奶酪?

清朝衙門

乾隆三十五年,縣裡行不通,謝國佐這次改為前往巡撫衙門申訴,要求在寄籍地高明縣考試。毫不意外,這次申訴再次遭到了土著生員譚瑛、崔夢元等的阻撓,要求将“謝國佐等懇饬收考明試”。結果是,巡撫衙門依舊判令謝國佐等回原籍考試,同時巡撫衙門還要求高明縣“勒石,永遠遵守”。第二次争取,再次敗訴!并獲得了“禁革異籍冒考碑”一塊。

乾隆四十年,仍未死心的謝國佐、謝國瑞、謝天寵等人再次召集十數人前往高明縣和肇羅道衙門呈控。肇羅道衙門的答複是,駁回請求,維持原判!第三次争取,還是以失敗告終!這次倒沒有讓高明縣勒石,但謝國佐他們卻差點挨闆子受皮肉之苦。

移民“中考”難,謝國佐動了誰的奶酪?

闆子打下去可就皮開肉綻了

乾隆四十三年,不服判決的謝國佐又多次上告,但都被悉數駁回。乾隆四十五年,高明縣因為此案再立一塊“禁革異籍冒考碑”。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到了這年,乾隆爺在當了六十年皇帝後終于傳位給嘉慶帝了。到嘉慶元年,謝國佐為了争取在當地參加童試的資格已經奔波控告了近30年,而結果無一例外,全部都是謝國佐敗訴,維持原判!嘉慶元年,高明縣因為此案又立了一塊“布政使陳大文禁革冒籍騎考詳文碑”,明确“毋得冀圖在寄籍地方應試,倘敢混冒,定行查究,其各永遵毋違”。

移民“中考”難,謝國佐動了誰的奶酪?

布政使陳大文禁革冒籍騎考詳文碑部分内容

這個案子可以說是南遷客民讀書進取屢遭挫折的一個縮影。謝國佐屢戰屢敗的根子在于其客籍身份和清朝的按地區規定錄取名額的學制定例,在錄取名額有限的情況 下,多一人參考,就多一人競争,這也就是為什麼土著生員竭力阻撓的原因。當然,就謝國佐個案而言,也有當地官府對土著生員的偏袒因素在裡邊。

可憐的客民謝國佐,本想通過科舉考試衣錦還鄉,可惜奔波了30年,卻連在當地考試的資格都沒争取到。名留青史沒做到,倒是把名字留在了三塊勒石上,雖然不是英名,卻也讓後人知道當年客民出頭之難。

資料參考:《光緒高明縣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