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況
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又稱“桃花魚”、“降落傘魚”,是水螅綱的淡水生活的小型水母,已記錄11種。水母體直徑1.5~2厘米,具有很多觸手,緣膜很厚,其水螅型階段僅有數毫米大小。鐘形身體的邊緣有數百根短觸手,借出芽方式産生水母體。
到了春天桃花開放的時候,桃花水母就相繼出現,它們有粉紅色的生殖腺,一個透明的傘頂,在水中浮沉漂蕩,就像落水的桃花一樣,大陸古代人們稱它為“桃花魚”。
桃花水母是一種瀕臨滅絕的古老而珍稀的腔腸動物,最早誕生于約5.5億年前,比恐龍要久遠得多,是以被譽為名副其實的“活化石”。
廣泛分布于中國、日本、南韓、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澳洲、美國、加拿大、巴拿馬、智利等地。在大陸四川、浙江、湖北、江西、湖南及東北松花江流域、台灣、香港等地均有分布
二、生活環境
(一)桃花水母“小時候”的螅狀體對環境要求不高,但是,一旦分離出水母以後,就會對環境和水質要求很高。由此也進化出,桃花水母在水環境條件适宜時,螅狀體便自然分離出水母;環境不利時,螅狀體便長期吸附于水下的石頭上。
(二)桃花水母多以劍水蚤、小線蟲、小環蟲、小蝌蚪、小魚苗等浮遊動物為食。觸手上的刺絲囊可以射出刺絲,刺中被捕獲物後麻痹,以觸手送入口中。
(三)桃花水母生活于淡水中,在人工湖、池塘、湖泊和河流中都有它們的蹤影。它們喜歡在溫暖的水域中,溫度在25~32℃之間,其生存水域的pH值為6.5左右的水環境最适宜生長。它們喜歡弱光環境,早、晚分布在水的上層或表層,中午光照強、水溫高時就分布于水的中下層。
三、保護級别
若水質受污染,桃花水母有可能在數日之間滅絕,其珍貴度号稱為“水中大熊貓”,屬于世界保護級别最高的“極危生物”,是中國保護動物紅色目錄中的一級保護動物。
全世界百年來發現桃花水母11種,雖然在大陸分布廣,但由于桃花水母生存的水體的水質被污染,自然環境遭受威脅。大陸分布的9種桃花水母中,宜昌桃花水母、信陽桃花水母、短手桃花水母,被列入國家瀕危動物紅色名錄最進階的極危物種;杭州桃花水母、樂山桃花水母、四川桃花水母、中華桃花水母和楚雄桃花水母被列入瀕危物種。
2022年9月,在成都的月牙湖裡,市民發現了四個水母在水盆中一張一合地遊動,每個直徑約2厘米,經過專家鑒定發現這個就是桃花水母。除了四川,在北京、雲南、湖南、重慶等地先後也有很多桃花水母相繼出現。這些事件也都說明,大陸近些年環境保護工作取得的成效,環境好了,桃花水母這種訓示生物自然就回來了。
桃花水母具有重要的生态價值、學術價值和觀賞價值,這一珍貴物種一旦滅絕,不僅是大陸物種多樣化的損失,也是古代“桃花魚”這一傳統文化的喪失。是以,需要加強對環境的保護和恢複,進而起到挽救桃花水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