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直播帶貨的收割套路,你中招了嗎

說到直播帶貨,真的感觸良多。現在的直播,像極了當初風光無限的開網店,隻要是個企業都在喊着要直播帶貨,大有“唯有直播可以定乾坤”的陣勢。直播帶貨就像網店一樣,逐漸在成為各大商家的标配,别人有,你沒有,那你就落伍了,沒有競争力了,是以,無數商家往裡紮。

疫情招呼都不帶打的,就突然來臨,這給短視訊行業,直播帶貨,更是添油加柴了。10秒就售罄百萬、三分鐘就帶貨千萬、6小時就過億了。直播帶貨真的太火太火了。給人一種隻要能進場,就能撈一桶金的錯覺。真的是這樣嗎?直播真的這麼賺錢嗎?

不好意思,我要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了,面紗下面的真容如何,請繼續往下看。

是真的擋了你的錢路,還是挽救了你的錢包,看完再下定論。

1、收割消費者

請看現場情景還原:

商家:家人們,我們賣的是耐克品牌運動鞋,原價300多,現在打折隻要128元一雙了;

主播:太沒有誠意了,128兩雙;

商家:我們也是因為受疫情影響,廠子都快撐不下去了,才會降價這麼多來清貨,128兩雙别說賺錢了,我得虧錢呀!

雙方陷入激烈的争吵…

主播怒吼(演技飙升):你已經把我惹毛了,既然要清貨,就别想着賺錢了,現在99元兩雙,還得包郵,你能賣就賣,不賣拉倒,後面還一堆商家等着我帶貨;

商家:一臉委屈,急得都快哭了,大哥,要不這樣,我們各退一步,這個價我就隻上100單好吧,100單後就恢複128一雙;

主播:好吧好吧,家人們,已經抄底了,但數量不多,家人們放心買,準備好,馬上上連結;

接着,亢奮的背景音樂開始響起,同時伴随着訂單成交的聲音,直播間開始進入的高潮。粉絲們都害怕慢了搶不到前100位的優惠名額。這中間,我省略了很多商家和直播之間堪稱影帝級别的砍價飙戲環節,大家如果看過類似的直播,可以自己腦補一下畫面。

7868acffc27b4769aca9e407fc54577f.jpeg

整個劇情,就是:商家報價-主播砍價-商家賣慘-主播發飙-腰斬價格-商家妥協-呼籲粉絲下單搶貨;不信大家可以多去觀摩幾場直播,看看是不是這麼個統一套路。

等你收到貨,你會發現,号稱200多原價的品牌鞋子,其實也就50塊價格的品質。你去拼多多買雙50元的鞋子或許都比它品質要好!但是給鞋子配上一個艱難曲折的砍價故事,那銷量就不得了,連拼多多都自愧不如。

然而消費者卻以為自己撿到了大便宜,無非就是免費看了一場情景劇,錢該花的還是花了,并沒有撿到所謂的便宜。至此,消費者收割完畢。

2、收割網紅主播

直播帶貨的核心,主要是貨,而不是主播,如果貨拿不到低價,那基本上等于死路一條。可也不是誰都能拿到低價的,于是就隻能全靠演技,本來就隻值50元的東西,直接标價500,然後再像上面那樣上演一場主播砍價大戲,最終砍到128元成交,粉絲們還以為撿了大便宜。其實收到的貨也就50元的品質。

一直叫嚣着限時特價搶購,第二天恢複原價,結果第二天一看,産品還在,價也還是那個價。

在外行眼裡,主播這個職業是時尚的,體面的,很多人都夢寐能當一名網紅主播。于是,便催生了網紅孵化機構,他們以招主播的名義讓你加入工會,底薪+高額提成外加自由的工作時間,讓很多有着網紅夢的小姐姐沒有一點抵抗力。B站上曾有UP主爆料:事先承諾的保底+提成,等你完成直播後,工會又會以各種理由克扣保底,最後可能一分錢都拿不到。讓你免費打工就算了,更流氓的是工會說要包裝你,要扶持你,教育訓練你,但你得交點基本的教育訓練費。至于流量扶持嘛,工會還指望你給他們帶來流量呢。

更有甚者,告訴你說,你看那個某某,月收幾十萬,你并不比她差呀,接着便慫恿你去整容,自掏腰包,他們再和醫美合作一把,撈上一筆。你說你沒錢,那他再慫恿你去貸款,他們再和貸款機構合作一把,再撈上一筆。

有沒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沒錯,其實他們就是把線下招聘平面模特的套路原封不動的移植到了主播身上。這千層餅似的套路,一層接着一層,讓人應接不暇,直接将韭菜割到根都不剩。

3、收割商家

你以為直播行業就隻是收割消費者和主播們嗎?連商家也照割不誤。

天價坑位費,直接讓很多商家虧到底褲都不剩。大家都以為粉絲會為所謂的明星買單,其實不然,葉一茜直播一場賣了不到2000元,小沈陽為某白酒代言直播一場賣了20單,第二天直接退貨16單,吳曉波的直播首秀,商家付了60萬坑位費,最後成交不到5萬。沒有價格優勢,銷量自然也起不來。另外直播人氣造假,直播銷量造假,這些已經成為行業内心照不宣的秘密。

造假背後,鐮刀揮向了誰?當然是渴望銷量的商家。商家們都被虛假的資料,刻意營造的成交氛圍蒙蔽了雙眼,交完天價坑位費進去後,等待他們的也終将是一場騙局。

我看好直播帶貨,但并不看好電視購物一般的直播帶貨。大家購買産品目的,更多的應該是産品本身的價值,而不是一味的低價哄搶,這就要求回歸産品本身,這才是直播健康發展的趨勢。新事物的出現,如果不加以管制,多半會朝着畸形的方向發展。現在的直播生态,更像是一場獵奇與貪婪的虛假狂歡,虛假的背後,消費者,主播,商家,都成了受害者,無一幸免。這裡面,有你,有我,也有很多無知的大衆。

請不要再把直播當成救命稻草了,在我看來,不管是直播帶貨,還是普通電商,産品本身才是關鍵。如果不重視産品品質,隻想依賴于明星和網紅帶貨火一把,銷量不好,完全怪罪于網紅和明星,這個網紅不行,直接換下一個。

“一個耍猴的,帶着幾個鼓掌的,套路一群吃瓜的。”這句經典的總結幾乎可以概括如今的直播帶貨畸形發展。

直播帶貨如果一直走“低價政策”,這注定會攪亂品牌産品常年積累下來的經銷體系,這種低價政策隻适合小微品牌或者壓根沒有品牌的代工廠,持續的低價政策,要麼重創經銷商,要麼就會因為壓縮成本而導緻産品品質成問題。

一句:在風口上,豬都能起飛,洗腦了無數人,很多人被這種“風口論”煽動,,被幻想沖昏頭腦的他們已經分不清是“風口”還是“瘋口”,隻知道那是一個口,最終一步一步落入“虎口”,淪為人家鐮刀下的韭菜。

作者:虛拟資源創業軍團【工耗筒*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