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GitHub為何如此任性:網際網路組織的未來

如果有這麼一家任性的網際網路公司,沒有所謂職業經理人,組織架構幾乎是平的,所謂的管理者隻是充當其中一個協調人員,人們都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并且創造價值,而其他的事情,就順其自然讓他發生。這裡能節省多少官僚主義帶來的浪費?這樣的公司得跑得有多快?得有多少無謂的沖突消解于無形?能形成多驚人的創新文化啊?這是理想中的烏托邦嗎?

GitHub就是一家嘗試無限趨近這種理想主義的公司!GitHub是一個最負盛名的開源的開發者協作平台,今年剛好是GitHub誕生的第十年。截至2017年底統計,有超過2700萬使用者參與,150萬個組織,8000萬個倉庫,中國有70萬開發者參與,而且正在迅速商業化。

GitHub是一家建立在開源軟體上的私營的盈利公司,但是整個運作過程中,他們都在實踐開源協作的精神——整個公司都倡導志願工作。還是不明白到底怎麼玩的?且聽我給你解釋。

開放式工作配置設定

大多數公司工作都是這麼安排的:公司高層想到一個項目,于是經過立項,财務預算,及人員調配之後,自上向下把項目配置設定到各個團隊和業務單元。在GitHub可沒這樣,他們的人采用”開放式工作配置設定”的方式——人自行解決自己項目配置設定的問題,他們把自己配置設定到自己想做的項目上去,用不着任何正式的申請或者管理層幹預。

您得吐槽了,GitHub才多少人啊?就768個員工,當然玩的轉這種方式了。2018年6月份,微軟估值75億美元收購GitHub。微軟為什麼這麼大手筆收入一個這麼一個小公司呢?在國外,網際網路公司的文化是信仰“得開發者得天下”,不同于國内的文化信仰是“得營銷者得天下”,可見微軟收購的是一個無限創新的公司。

為什麼要說公司的結構?

現代大多數傳統公司都是金子塔架構,符合現有政治體制和官本位價值觀:

古時候刀耕火種的人們就在思考,用自己過剩的産能能做點啥第二第三産業?比如,打獵之餘,種點莊稼,縫點衣服啥的拿到集上去賣。有人做過研究了,那些過剩的産能中,最有可能造成影響的,是人腦子裡面那些過剩的創造力!

于是Google著名的20%的時間可以做點業餘項目。有個叫克萊·舍基的人,寫了一本書,書名叫《認知盈餘-網絡時代的創造與繁榮》,他有個觀點,閑暇時間給人機會創造有價值的東西。

直覺上,這簡直是胡說,就把人放到那裡,從頭到尾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後他就自然而然創造價值了?您心裡估計在犯嘀咕,要是把那誰誰誰放到這裡,她估計得7*24小時逛淘寶打遊戲了。

不過,事實證明,這樣的工作條件,對于那些有創造力的人确實有誘惑。

GitHub的員工回報,說他們被開放式工作配置設定這種方式吸引,主要還是因為它沒有什麼邊界——這些人喜歡自由選擇跟自己氣場相投的人一起做一些很酷的東西。他們甚至可以一起設計自己的可程式設計辦公室。

創新的四大難題

有人得說了,這玩意真費事,搞這麼亂幹嘛,我才懶得管那些呢,公司告訴我做啥,我給他保質保量做好不就行了?

我們得說,這個論點在有些行業當然是行得通的,比如前些年,在廣東,浙江一帶,有很多制衣廠,對于一個有資深制衣行業背景的人而言,如果你有明确的目标,比如目标人群,衣服的款型,銷往哪個區域,這些能确定之後,他就能告訴你需要投多少錢,建多大規模的流水線,招什麼樣的技工,甚至每個環節的技工該做什麼。

不幸的是,今天,公司如果需要存活相當長一段時間的話,就需要面對未知的創新:如何創新?如何讓這樣的創新可以反複發生?傳統公司會建立一個獨立的”創新部”,這裡的人負責創新,而其他的人更像在制衣廠工作。GitHub則不一樣,他們把全公司都設立在一種以創新為核心的工作模式上的。這麼做,是考慮到了讓一批人能夠持續不斷成功創新的四大難題:

管理注意力:傳統公司的組織架構的設計,主要目的是基于已有的成功,一方面坐享其成,另一方面保護既有成功,而不會專注于開發出新點子。

步調一緻:一般創新點往往來源于個人或者小團體,而執行往往要傾盡全公司之力去做。而由于種種原因(比如政治,社會因素),讓剩下一大群人都很難去買單。

讓人共同工作:當新産品和服務開始結果了,人、想法、交易都會快速增長,于是要招更多的人。這樣一方面人就更容易摻和進來做事,同時也更容易導緻一些人隻見樹木不見森林,對願景和目前的情況沒有整體把握。

僵化的管理:有些創新着實是需要組織結構和管理方式能夠從根本上改變的,而大多數公司的基礎結構沒這麼靈活——這直接導緻了組織結構難以跟創新保持同步。

GitHub的結構到底是怎麼樣的?

溝通!溝通!溝通正是開放式工作配置設定的核心要素。換句話說,GItHub公司的結構就像是一張分布式的資訊傳遞網絡,網絡上傳遞的是公司的目标,以及公司如何工作,當然也包括它應該要做些什麼。

創新公司的政策是不斷調整的,而對于某一時期這些調整增量,讓所有人的認知保持同步至關重要,否則有些微小的調整很難到達某些單元或者團隊,當有些團隊沒有做出相應的調整,而最終累積到一定的時候,不同團隊之間的就形成了鴻溝般的認知差距。你得說了,這沒什麼啊,我看到的公司都是這樣的。

良好的溝通,也可以幫助團隊發現一些新的,或者相關的商機。舉個例子,在這張網絡裡面,如果有一個新項目很酷,在網絡裡面傳導到公司的高層了,高管們就可以利用這些資訊修正航向,而修正的結果同時又通過網絡傳到各個單元,讓他們明白,”某某項目”現在開始幫助實作公司的商業了。

這怎麼玩得起來?

  1. 讓人自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GitHub首先得弄清楚,自己作為一家公司,到底什麼是最重要的,并把這些展現在公司的政策上。然後每個團隊都應該做類似的事情,”這是公司的政策,這是我們的産品,那對我們團隊,什麼最重要?”,銷售,技術支援,運維等團隊都做了這樣的事情,他們把自己團隊的目标和公司戰略目标做了比對。而前面說到的資訊網絡,讓這種組織形式更加高效。

團隊找到了工作重點,個人也要找自己的興趣點,探索自己的興趣跟這些政策的契合點,并把自己配置設定到那些能貢獻的重要的事情上面去。是以,對個人來說,隻要是對公司重要的事情,自己又有強烈的興趣,就可以決定去做了。如果運轉得好,所有人都在重要的事情上工作,不需要有人一層一層配置設定。這就是所謂的開放式工作配置設定方式(Open Allocation Approach)。

  1. 讓更接近問題的人有決策權

GitHub嘗試把決策權移交給更加接近真實問題的人,在GitHub的項目中,每個項目都有一個主要負責人。

你得說了,當然,我們團隊每個團隊也有個産品負責人啊。問題是,如何産生這樣的人和這樣的團隊呢?一般傳統的公司,都有一個中高層經理,他把自己手底下的人分成小的團隊,讓他們每個團隊負責一個區域,而每個區域,又有一個直線經理負責人員的調配,于是這個直線經理指派了一個人,說:”你,就你了,作為産品負責人負責這個産品”。于是産品負責人像一個牽線玩偶一樣負責這一攤産品。這裡有個巨大的問題,在于位于頂端的話事人,他得要預測一個比較成功的願景,來告訴大家産品或者公司的方向。

在開放式工作調配的方式中,前面這個過程基本上可以說是反過來的。GitHub認為,最接近待解決的問題的人應該是對問題最了解的人,他們很大可能性是最知道如何解決這類問題的。GitHub讓這類人有這樣的決策權。

  1. 招那些喜歡這種方式的人

我知道,還是有質疑的說,這不就是一片混亂嗎?如何避免有人每天隻逛淘寶打遊戲?我們再回到前面說的,如果要有人花時間和精力去監控這些事情,或者搞辦公室政治,那就說明要麼是組織,要麼是個人出問題了。

很重要的一點是選合适的人,把他們引入團隊。何謂合适的人?這些人應該本性就是積極主動,對技術和自己的事業一腔熱情的人。這些成年人做的事情最終必将給給公司帶來收益。當然肯定是有前提的,一般沒有人說,”好,我有熱情,今天我花一天時間給同僚們烤面包吃。”(逢年過節可能有例外),每個人都深信,自己做的事情一定會在某種程度上給推進公司往前走。

題外話

世界真的是平的嗎?

有一段時間業界都在糾結,要把自己的組織打造成一個平的組織結構,其實大可不必糾結于多平才算是平,而是要把組織裡面的各個點連成網,讓資訊能夠自由流動。

開源精神

開源精神是說,一個人發現别人做的有個東西很酷,然後就給他們發了個消息,告訴他們,自己對這事有興趣,希望能夠貢獻自己的力量,接下來項目的熱就告訴這位熱心的觀衆什麼東西比較重要,後者再決定自己如何貢獻。GitHub的工作模式也是這樣的,也就是前面說的開放式工作配置設定。

關于透明

有人做組織轉型的時候很糾結透明這件事情,而GitHub在倡導透明的同時,也留給團隊和個人一些個人空間,如果團隊希望暫時保留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到适當時機再公開,這樣的決定也會被尊重的。

GitHub這種方式有局限性嗎?

有!

  1. 公司還是要付錢做一些重要,但是無趣的事情,比如升職獎金之類的。
  2. 高管很難招聘。一般公司招一個CEO,會相應的給CEO很大的授權,但是在一個網狀組織裡面,CEO很難直接下指令讓其他人隻是執行指令。CEO應該是對行業有深遠的思考,至少在公司裡面,他得證明自己是一個思想家。
  3. 要炒人很難。一般要被炒的肯定是那種很惡劣的打醬油的,而在這樣的開放式工作配置設定模式裡面,要證明一個人是在打醬油也要花很多時間。不過相比傳統的配置設定工作模式,還是有優勢的,傳統工作模式會産生更多打醬油的人。
    GitHub為何如此任性:網際網路組織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