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新手到專家-《程式員的思維修煉》

德雷福斯模型認為從新手将專家需要經曆5個階段:新手、進階新手、勝任者、精通者和專家。德雷福斯兄弟的研究表明,從新手到專家要經曆巨大的變化,在這個過程中,人們不隻是“知道更多”或者獲得了技術,而且還在如何認識世界,如何解決問題以及如何形成使用的思維模型等方面體驗到根本性的差別,人們擷取新技術的方式發生了變化,影響人們工作業績的外部因素也發生了變化。

新手需要指令清單,當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時,他們就會不知所措;進階新手能夠根據過去的經驗處理任務,但不具備全局思維;勝任者能夠解決問題,玩玩在團隊中發揮上司作用,可以指導新手,也不會經常騷擾專家,但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反思和自我糾正;精通者具備全局思維,他們可以充分思考和回報,進而糾正以往不好的表現,這些都是靈活方法的核心;專家是各個領域知識和資訊的主要來源,他們總是不斷地尋找更好的方法和方式去做事,他們有豐富的經驗,可以在恰當的情境中選取和應用這些經驗,他們著書、寫文章、做巡回演講,專家憑直覺工作。

從新手到專家,你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要做到更有效的學習,首先應該認識你的大腦。

我們可以将大腦類比為雙CPU、單主機總線設計,如下圖:

從新手到專家-《程式員的思維修煉》

1号CPU負責線性、邏輯思維和語言處理,它按部就班的處理指令,1号CPU相對緩慢,使用了大腦中相對較少的一部分資源,它采用了“空閑循環”的程式運作,如果1号CPU沒有處理任何指令,它就隻會生成一個語言的内部流,這就是你大腦中的那個微弱聲音;2号CPU則大不相同,你可以把它想成一個超級正規表達式的搜尋引擎,負責處理搜尋和模式比對,它可以抓住明顯不相關的比對模式,當你“思考”其他事情時,它可以去尋找搜尋,然後異步地傳回結果集————可能數天之後,2号CPU不做任何語言處理,是以它的結果也不是言語可以表達的。

兩個CPU共享通往記憶體核心的總線,每次隻有一個CPU可以通路記憶體,是以會互相幹擾。

兩個CPU對應着大腦中兩種不同的處理方式,我們把1号CPU的線性處理風格稱為線性模式,簡稱L模式;把2号CPU的異步、綜合處理風格稱為富模式,簡稱R模式。兩種模式你都需要:R型對直覺、問題解決和創造性非常重要;L型讓你細緻工作并實作目标。每一種模式都有助于大腦的工作,如果想獲得最佳性能,需要兩種模式協同工作。

L型提供了:語言能力、分析能力、符号能力、抽象能力、時間能力、推理能力、數字能力、邏輯能力和線性思維能力;R型則提供:非語言、非理性、綜合、空間性、具體、直覺、分析和全面。對于我們來說,L型是必須的,但僅有它是不夠的,如果你想要成為專家,你就需要直覺、綜合、分析等能力,是以我們需要R型能力,即學會更好的利用我們的右腦。

需要注意的是R型智能邀請,不能強制指令。如果你想利用R型來協助你解決問題,你就需要停止L型,将“總線”釋放出來,供R型使用,很多常見的休閑活動都能夠激活R型并停止L型的占用:聽音樂、繪畫、靜思、慢跑、針線活、攀岩等等,為了通路R型,必須給大腦配置設定一個會被語言性、分析性的L型拒絕的工作。

R型始終都在背景工作,我們需要方法來收獲R型提供的線索,可以利用下面的方法:

1、利用圖像流

找一個問題,比上眼睛,再把腳擱在桌子上(放松),默想10分鐘。對經過大腦的圖像:1)觀察圖像,努力看清所有細節;2)大聲地描述出來(一定要發出聲音);3)利用全部五種感官想象它;4)使用現在時态,即使該圖像都溜跑了。

2、利用自由日記

利用R型潛意思能力的簡單方法就是寫作。

3、晨寫技術

晨寫是早晨要做的第一件事,至少寫3頁,手寫,不要審查删減你寫的東西,堅持天天寫。

4、“自由寫”技術

将想到的東西寫下來,養成一種收集思維大卵石的習慣,一旦有了積累,造牆的過程就會很容易。

5、利用散步

當你收獲了R型線索,下一步就需要使用L型将其“生産”出來,然後不斷的再R型和L型之間轉換,R->L、L->R、R->L、...,使兩者協調一緻的工作,最終協作達到目标。

除了L型和R型的思維模式,我們也應該了解我們的大腦自身所受到的限制,主要存在下面四大類問題:

1、認知偏見

認知偏見往往會影響決策過程、記憶、知覺、理性思維等,認知偏見有很多,主要有:思維定勢、基本歸因錯誤、自私的偏見、需要定論、認可上的偏見、曝光效應、霍桑效應、虛假記憶、符号約簡謬論、名詞謬論等。

2、時代影響

思維往往會受到時代的限制。

3、個性傾向

MBTI将個性傾向分為四大軸線領域:外向(E)與内向(I)、感覺(S)與直覺(N)、思考(T)與情感(F)、判斷(J)與知覺(P)。你的性格并不是非此即彼的極端,而且每個領域中那條軸線上的某一點依據你靠哪端更近你會得到一個分類結果。每個人都具有不同的性格,當你想與人争辯時,請想一想這點。

4、硬體故障

我們的大腦本身就存在系統低級别的錯誤————硬體問題,包括:蜥蜴邏輯(面對問題時像蜥蜴一樣的本能反應)、見樣學樣(容易受到别人情感的影響)和進化行為(較高層次的認知思維過程需要時間,而蜥蜴式的本能反應則要迅速得多,也不需要多少努力)。

由于大腦自身的問題,導緻很多時候我們認為“正常的”未必就是正常的,相信直覺,但是一定要驗證。

在學習的過程中,你需要為自己定一個目标,目标是你想要達到的理想狀态,通常是短期的。有了目标,我們就應該确定一些實際的目标任務來幫助你達到或接近目标,目标任務因該具備SMART特征,SMART代表具體的(Specific)、可度量的(Measurable)、可實作的(Achievable)、相關的(Relevant)和時間可控的(Time-boxed)。

你應該為自己建立一個務實的投資計劃,需要像管理你的金融投資一樣小心管理你的知識投資,管理知識投資有很多要點:

1、制定具體計劃

2、多樣化

3、主動投資

4、定期投資

有了目标,有了學習計劃,我們就需要不斷的積累經驗。積累經驗需要實踐,我們需要使每次實踐都有意義,是以,我們需要一些有效且有趣的方法來促進我們的學習:

1、讓學習變得有趣,在玩耍中學習;

2、利用現有的知識,從相似點中學習;

3、建立安全的實踐環境,通過實踐中的錯誤來學習;

4、多觀察,了解事物的本質;

5、在壓力面前學會放松,學習面對失敗;

6、好好利用想象;

7、像專家一樣學習。

我們生活在資訊豐富的時代,過多的資訊卻容易導緻知識和注意力的匮乏,是以你需要學會更好地管理你的思維:

1、增強注意力

可以通過一些手段來聯系提高自己的注意力,例如冥想。

2、管理你的知識

你需要一些外部系統來管理你的知識,以便更有效地利用它們,例如一些資訊處理系統、wiki等。

3、優化目前情景

情景切換會對生産力造成重大損失,一項研究表明,多任務處理将耗費你百分之二十至四十的生産力,是以我們應該盡量避免分心,可以使用單任務界面或者有效地組織和處理任務。

最後,在學習的過程中,你需要經常将自己清零,不要讓經驗成為你的負擔,盡量的接受更多的可能性,stay hungry,stay foolish.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