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DEA快捷鍵
功能 | 快捷鍵 |
---|---|
進入方法或者變量的定義處 | Ctrl+B |
複制光标所在行 | Ctrl + C |
複制本行到下一行 | Ctrl + D |
剪切本行 | Ctrl + X |
檢視剪切的目前記錄 | Ctrl+Shift+v |
最近打開的檔案清單 | Ctrl+E |
目前頁面查找 | Ctrl + F |
全局搜尋 | Ctrl+Shift+R |
替換 | Ctrl+R |
方法參數提示顯示 | Ctrl + P |
打開目前類中的所有方法 | Ctrl + F12 |
打開檔案結構(比上面一行方法全) | Alt+7 |
查找定義的方法在那個地方被使用 | Alt+F7 |
删除光标後面的單詞或是中文句 | Ctrl + Delete |
删除光标前面的單詞或是中文句 | Ctrl + BackSpace |
等效于滑鼠滾輪向前效果 | Ctrl + ↑ / ↓ |
以一個單詞進行移動 | Ctrl±–> |
以一個單詞進行移動,選中單詞 | Ctrl+Shift±–> |
快速跳到下一個方法(代碼多的時候) | Alt+↑ / ↓ |
選擇變量/擴大選擇範圍 | Ctrl+W |
縮小選擇範圍 | Ctrl+Shift+W |
代碼的整行移動 | Ctrl+Shift+↑ / ↓ |
收尾(加分号,補充大括号等),也可以補全函數語句{} | Ctrl+Shift+Enter |
代碼整理 | Ctrl+Alt+L |
定位到錯誤/警告處 | F2 |
打開源代碼 | F4 |
在F4進入源代碼後,檢視類的層次結構 | Ctrtl+H |
多行代碼注釋 | ctrl+shift+/ |
try/catch代碼塊 | Ctrl+Alt+T |
生成get/set方法 | Alt+Insert |
introduce local variable(自動補全) | Alt+Enter |
工程隐藏或展示 | Alt+1 |
打開類 | Ctrl+N |
打開資源 | Ctrl+Shift+N |
在目前路徑下查找 | Ctrl+Shift+F |
在光标所在的錯誤代碼處顯示錯誤資訊 | Ctrl+F1 |
列編輯(ESC退出) | Alt+滑鼠拖拽 |
抽取變量 | Ctrl+Alt+V |
移動方法到另一個類中(滑鼠放到方法上,且方法已在該類中使用) | F6 |
調試運作 | Shift+F9 |
遇到方法體的時候會進入到方法體内部 每個方法依次執行 | F7 |
遇到方法體不會進入方法内部 隻會依次執行 | F8 |
隻會執行打斷點的地方 | F9 |
自動跳轉到滑鼠對應的語句 | Alt+f9 |
回到類的開頭 | Ctrl+HOME |
抽取代碼(M–>N) | Ctrl+Alt+N |
傳回追蹤代碼的上/下一級 | Alt+方向左/右鍵 |
大小寫切換(要先選中) | Ctrl+Shift+u |
跳轉到代碼中大括号的開頭與結尾 | Ctrl+[ OR ] |
查找類中定義的接口的實作 | Ctrl+Alt+B |
調試代碼傳回鍵 | Ctrl+Alt+左箭頭 |
檢視接口的實作類 | Ctrl + Alt +B |
2、控制台快捷鍵
功能 | 快捷鍵 |
---|---|
彈出記事本 | Windows+R—>notepad |
檢視服務 | services.msc |
結束程序 | netstat -o -n -a | findstr :8080 taskkill /F /PID 10244(結束程序) |
檢視占用端口号的服務 | tasklist |
win10螢幕截圖 | Win+Shift+S |
清除浏覽器緩存 | ctrl+shift+delete |
3、CSDN配置
1、圖檔配置
# 1、#pic_center表示使照片居中。
# 2、width="30%"表示照片縮放比例
<img src="xx(照片網址)#pic_center" width="30%"> <br/>
2、空格縮進
# 下面表示是以一個空格
 
4、windows電腦截圖
(1)問題1
電腦自帶的截圖工具不知道快捷鍵是啥,對于使用QQ截圖有時候比較麻煩。
(2)解決
快捷鍵如下:
Win+Shif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