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尺度病毒片,看完我竟同情這個變态?

當疫情波及全國,影響到我們每一個人正常生活時,反思的聲音終于越來越多了。

才開始,大家隻是将槍口對準那些吃野味的食客,如今,保護生态環境,和野生動物之間和睦相處,成為正本清源的方法措施。

大尺度病毒片,看完我竟同情這個變态?

究其根源,便是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和過度開采,令災難向我們反撲。這種自然科學的演化理論,在中國常會為一種社會意識背書:善惡報應。

香港電影《伊波拉病毒》便是如此,這部影片放到當下來看,感同身受的恐懼倒是其次,由地位不公造成的欺壓和報複所衍生的冷漠,才更讓人膽寒。

大尺度病毒片,看完我竟同情這個變态?

影片一開始,就是黃秋生飾演的黑幫馬仔阿雞,被老大的女人叫到家中偷情。沒成想,此時成奎安飾演的老大剛好回家,捉奸在床。面對小弟阿雞私通大嫂,他怒不可遏,而妻子反咬一口,聲稱是阿雞逼迫她就範,這讓老大不但對阿雞拳打腳踢,甚至拿出剪刀,逼阿雞自宮謝罪。

大尺度病毒片,看完我竟同情這個變态?

這讓我們很難不同情阿雞的遭遇,一邊被老大的女人陷害污蔑,一邊還要被不辨是非的老大折磨侮辱。

大尺度病毒片,看完我竟同情這個變态?

是以,阿雞趁着老大疏忽,連殺三人,将老大、大嫂和另一個馬仔全部殘忍殺死。如果是正常人,即使會自衛反抗,也會在誤殺之後,驚慌而逃,但是阿雞不同,在用極端方式,折磨完被害者後,他不緊不慢地理了理頭發,打算将唯一的幸存者——老大的女兒阿麗潑上酒精燒死。幸而有外人闖進來,阿麗才躲過一劫。

大尺度病毒片,看完我竟同情這個變态?

正因為阿雞長期忍受老大的不公對待,當這種不公終于得到反轉,他因弱小而産生的憋屈,便會用極端變态的手段,加倍報複到傷害過他的人身上。

是以,當阿雞逃亡到南非,在一家中餐廳同樣憋屈地做十年苦工時,他内心蓄滿的性壓抑、勞資不公、人格歧視的憤怒,再一次報複到他的老闆和老闆娘身上。

大尺度病毒片,看完我竟同情這個變态?

而作為一個黃種人,他在南非經常受到種族歧視。買豬肉的時候,被肉鋪白人老闆看不起;嫖娼的時候,被白人妓女所鄙視。隻有到黑人部落裡,他才獲得尊嚴,可他又會用可悲的尊嚴,去收繳黑人不識算數的智商稅。白人歧視黃種人,黃種人掠奪黑人。

大尺度病毒片,看完我竟同情這個變态?

是以,阿雞在離開南非前,做了一次滅絕人性的報複。他把老闆、老闆娘和老闆娘表哥三人的屍體,攪拌成肉沫,做成“非洲叉燒包”,用來“款待”那些白人顧客。除了造成“人食人”的慘劇外,在不自知的情況下,他将自身攜帶的埃博拉病毒,傳播給了所有到餐廳吃飯的顧客。

大尺度病毒片,看完我竟同情這個變态?

在阿雞回到香港,感染衆人,被警察抓捕時,阿雞得知自己身上攜帶埃博拉病毒。此時,他不但沒有束手就擒,接受隔離,反而到處吐痰,想讓所有人都得上緻命病毒。為什麼他會這麼做呢?僅僅用“變态”就能解釋嗎?阿雞在面對警察的圍捕時說出的一句話,或許能夠解答他的行為:埃博拉病毒又不是我造的,是天上制造的。

大尺度病毒片,看完我竟同情這個變态?

此時,善惡報應和因果循環融為一體,阿雞從沒有得到社會對他真正的善,即使在回到香港後,他以為得到老情人的忠貞和溫存,可瞬間,又被警察和輿論打破。阿雞雖然心理扭曲,行事變态,但他真的十惡不赦嗎?從片中一個細節,我們發現,并非如此。

當阿麗和男朋友為了調查當年殺害她父母的兇手,來到阿雞的餐館時,阿雞看到她頭暈惡心,不但為她倒水,還打算給她叫車送往診所。隻有當他得知阿麗來意不善,才又準備殺人滅口。

大尺度病毒片,看完我竟同情這個變态?

是以,這部讓人觸目驚心的病毒電影,不像《卡桑德拉大橋》、《極度恐慌》或者《流感》那樣,借病毒來控訴恐怖的政治氛圍,諷刺美國和南韓對于危機的暗箱操作。而更像今年奧斯卡大熱電影《寄生蟲》,将病毒的“天災”和冷漠的“人禍”進行糅合,讓我們看到人類社會難以剔除的痼疾。

大尺度病毒片,看完我竟同情這個變态?

作為邱禮濤的“變态三部曲”,《伊波拉病毒》是系列的第三部。其實,這個被邪典影迷冠名的三部電影,講述的并非同一個故事,隻是由于導演都是邱禮濤,男主角都由黃秋生擔任,影片都含有大量的色情、血腥鏡頭,是以将其作為一個系列。

大尺度病毒片,看完我竟同情這個變态?

但是這個系列,每一部都有不同。在第一部《八仙飯店之人頭叉燒包》中,主角陳子良性情暴戾,對外界沒有任何憐憫,不管是賭博殺人,還是飯店殺人,他的殺戮是一種惡的沖動,沒有善的因子。

大尺度病毒片,看完我竟同情這個變态?

第二部《的士判官》,則是将主角阿建,先是置于悲劇的低谷。他就像是《小醜》中的小醜一樣,遭受的士司機的欺淩,妻兒喪命。可随後,他又成為私權力的執行者,一個為民除害的俠客。但,凡是司機都該死的一刀切标準,又讓阿建所謂的“正義”,成為宣洩個人私仇的借口。

大尺度病毒片,看完我竟同情這個變态?

到了這部《伊波拉病毒》,卑瑣不堪、又内心變态的阿雞,既非邪惡的化身,也非正義的僞裝者,而是一柄在現實裡被各種不公踩扁的彈簧刀。每一份壓榨,都會得到加倍的報複。

大尺度病毒片,看完我竟同情這個變态?

是以,這部電影中的血腥和色情,不再隻是“剝削電影”裡慣用的伎倆,而是衍生出更加豐滿和自洽的意義。比如阿雞在南非餐館打工的第一場戲,就是用菜刀将四五隻田雞活生生的剁頭剝皮,與此同時,鏡頭對準阿雞愉悅和滿足的笑臉。

大尺度病毒片,看完我竟同情這個變态?

當我們将這場戲,和後面阿雞在餐館的遭遇結合來看,便不難猜想,或許殺戮這些更卑微的田雞,才能讓阿雞那被壓抑許久的内心找到平衡。那場阿雞和老闆在非洲土著部落,觀看長達三分鐘的血腥巫術,除了獵奇之外,當巫師手撕雞頭、伊波拉患者慘狀具現時,對于阿雞那本來就扭曲的心理,造成一種巧妙而難以言狀的誘導,它可能在暗示阿雞:通過屠殺可以治愈疾病。

大尺度病毒片,看完我竟同情這個變态?

同樣地,片中的幾場色情橋段,和血腥場面也形成對應,它用癫狂且異化的性愛動作,透露出阿雞對于女人的不信任感。在和老大女人私通的戲份中,阿雞在殺她之前,用剪刀剪掉了舌頭,對應她剛剛的栽贓嫁禍,煽風點火。

而在報複老闆娘的性愛場面中,他用嘴活生生吸出眼珠。以此對應老闆娘平時歧視的眼神。

大尺度病毒片,看完我竟同情這個變态?

阿雞雖然在全片都欲求不滿,但他的性需求,與其說是基于生理,不如說來源不公。兩次由于性引發的血案,都是在勾引或者壓抑中爆發的。第一次,是老大女人的主動勾引,第二次是老闆女人的長期鄙視。

大尺度病毒片,看完我竟同情這個變态?

作為一個極度缺乏存在感的男人,阿雞隻能通過最原始的支配欲,來感覺生命。如同邱禮濤在片中生猛的聲畫運用,每當慘案發生時,都有女人凄厲的喊叫作為配樂而出現,與此同時,便是慘不忍睹的血肉折磨。

《伊波拉病毒》,作為華語電影中少見的病毒題材電影,在當年,被看作一部純正的剝削電影,一部獵奇的三級片。而這種血腥和殘酷,雖然很難在當下見到,但是它卻幻化出對另一種生命的剝削。此次疫情的出現,據不少專家論證,和人類捕殺食用野生動物大有關系。這些因獵奇的食欲而感染病毒的始作俑者,比起阿雞因為被壓抑的欲望而感染埃博拉,要遠遠邪惡而貪得無厭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