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陽:網絡導演的大銀幕征程

作者:極地搜
李陽:網絡導演的大銀幕征程

魏小玲的感覺是,"李揚完成了一次蛻變"——從個人作者到專業導演。

2009年底,當李揚将動畫短片《李賢曆險記》放到網上時,他給自己起了一個藝術名字——"年輕優秀的飛行員"。2013年初,李揚的真人短片《糟糕的未來》出現在優酷.com頭版,成為"壞飛行員"。盡管他是大生國際的簽約導演,大電影計劃的未來是明朗的,但李洋依然保持着資深網民的性格——無論是混搭遊戲圈、動漫圈還是電影圈,他依然帶着"年輕優秀飛行員"或"爛飛行員"等ID。

從《李賢琦曆險記》到《壞未來》,雖然李洋從動畫的二進制回歸現實三元,但他的個人風格并沒有改變,其實更極端——拼貼混搭、緻敬惡作劇、戲弄文字參考、無處不在的招牌畫外音......不管你喜歡與否,你不得不承認,李洋的作品從骨頭到唯一擁有網際網路的一代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有趣和純粹的。在李洋的計劃中,從故事的角度來看,《壞未來》的"未來"是《唐魔》,而後者是他為處女做準備的長篇電影。不過,從技術角度來看,《糟糕的未來》應該算作李揚對大銀幕的熱身。曾拍過同名電影的著名美籍華裔攝影師包德川讀完《糟糕的未來》,對李洋評論道:"這是他第一次以非常有限的資源,他的電影導演潛力得到了肯定。"一句簡單的話,其實是在暗示了李陽身上發生的巨大變化。

李陽:網絡導演的大銀幕征程

從私人作家到專業導演

李洋完成處女作《李賢數冒險》花了兩年多的時間,因為"玩從一開始就沒想到自己能做到,是以一直有搭便車,原著故事情節也很輕盈。《李仙曆險記》不是自傳,但确實是某種"生活記錄",記錄了李洋那段時間玩遊戲、翻漫畫、看電影、聽新聞、交朋友、談戀愛......今天的《糟糕的未來》仍然有些個人化,"有一些特别奇怪的細節,隻有我能了解。李揚承認,他現在寫的都是"我知道的東西,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東西"。"

《感覺與頭發》是許多新導演,尤其是那些沒有受過專業編劇教育訓練的導演,經常面臨的創作狀态。制作一部關于一個沒有老師的人的電影沒有短期:然而,對于一個專業導演來說,制作一個他經曆過的故事似乎是不現實的。《李仙曆險記》、《壞未來》和《唐妖》的劇本都是由李揚獨立完成的。拍完《壞未來》後,他想改掉這個習慣,找個編劇一起寫,讓他"克制"自己。大生國際總裁安曉芬對李洋充滿信心,"他的想象力是天作高漲的,他最初的工作或許離不開自己的人生圈子,但如果他有學習和借鑒他人經驗的能力,離成熟的導演也不遠了。"

李陽:網絡導演的大銀幕征程

不僅在天空中,而且在腳踏實地

李揚在寫劇本時要"限制",不僅是為了講好故事、講好故事,更希望這種"限制"最終會在具體的制作中得到展現。李洋自己要做《李賢曆險記》,"什麼場景想要什麼場景什麼場景",這是動畫的天然優勢。然而,到了《糟糕的未來》上映時,李陽發現這樣做是有問題的。最初,李揚為《壞未來》設計了800多個鏡頭,拍攝周期為10天,這意味着平均每天超過80個鏡頭。飾演陳凱歌電影《搜尋》的攝影師陳澤飛,是圈内著名的"快手"。即使他每天也無法完成80次拍攝。攝制組到拍攝現場,李洋和陳澤飛的第一件事就是換鏡,整部電影800多個鏡頭最終減少到600多個鏡頭。

看過李洋戲的人基本上都有一種感覺——尤其是"飛翔"。将"飛翔"從紙上的感覺放到螢幕的特定圖像中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優酷的衛小玲是《壞未來》的制片人,她對第一版劇本的判斷是應該好看,但成本太高了。此後,在規劃會議上,優酷制作和大生國際兩位制片人的制作團隊給出了建議,主要集中在如何控制成本上。在《壞未來》的整個制作過程中,制作團隊調動了盡可能多的資源,與李揚合作。對于《壞未來》特效公司來說,平時的項目都像《Sedek Bale》這樣一部大片,但這次是零利潤的加入。它願意這樣做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優酷與它有長期的戰略合作協定,未來将有更多有利可圖的純商業項目合作。

另一方面,李洋從劇本開始,開始做"減法",最終形成一個可以以現有成本運作的版本。《糟糕的未來》以一部打鬥劇開始,李陽打算用特效服裝來強調打鬥的真實性,但這個想法最終被拒絕了,因為它太昂貴了,技術上也很困難。"這不是真的,讓我們繼續動畫吧!"李陽拿出守望者的技能解開圍攻,最後呈現的鏡頭是:那些湧出的鮮血和骨折的動畫,然後嫁給了真人。這個把戲歪歪扭扭的,卻讓打鬥戲散發出一種特殊的黑色幽默氣息。《糟糕的未來》原版場景加起來有17個地方,也因為現實條件,最後實施不到一半。起初,李洋對這樣的變化有些不舒服。拍完電影後,他也開始明白這件事,"有好的想法很容易,讓所有的想法都成真也很難。《壞未來》之後,李陽回頭看了看《唐妖》的劇本,發現從現在的制作水準來看,很多場景都無法産生想象中的效果。他決定以不同的方式表達它,并重寫劇本。

李陽:網絡導演的大銀幕征程

着陸前請調整姿勢

《糟糕的未來》從前期準備到後期制作,魏小玲一直陪伴着李洋一邊,她的感覺是,"李陽完成了一次蛻變"——從個人編劇到專業導演的轉變。這種蛻變的一個重要标志是,李揚學會了接受别人的意見,學會了如何與團隊合作。自"青年導演支援計劃"啟動以來,優酷與許多像李揚這樣從網際網路上嶄露頭角的新導演合作。魏小玲的直接經驗是,"這些新導演是對的",不管是同一個制片人還是原來的團隊,他們的合作都非常高。作為制片人,衛小玲團隊的态度同樣開放靈活。《糟糕的未來》的制作中,衛小玲發現自己給了修正,有些地方李洋一直默默地堅持沒有變,她也表示了解,"我們首先認識到李洋的才華,其實很多創作意見,都是選擇題,不是對錯。"

近年來,和李洋經曆這種"蛻變"的導演逐漸顯現。他們都在網際網路上成名,并最終尋求大銀幕的夢想。李揚夢寐以求的《唐頓敖》是《西遊記》的現代改編。而在"糟糕的未來"行後不久,另一位"著名網友"陸正宇也在周星馳的"指導"下完成了一次"西巡"。2013年春節,周星馳執導的《西遊:唐甯魔》上映,在片尾字幕中,陸正宇是"聯合編劇"和"演員"兩大名。如果說當時在網際網路上成名,陸正宇遠早于李揚,他走了一條比較務實的道路。2006年,尚未大學畢業的陸正宇制作了自己的喜劇短片《莫小白水怪日記》。當時,優酷剛剛成立,UGC(使用者原創内容),拍攝的概念還很新鮮,陸正宇沖上這波網際網路熱潮浮出水面。

在教資會最早的作者中,陸正宇是實用主義的代表。在《墨小白的水怪日記》之後,他迅速接手了《榮耀歸來》、《電競之王》、《一人半》等多部短廣告,網絡劇《嘻哈四重奏》和大片《一條狗的大學時光》都是與廣告商成功合作的結果。應該說,呂正宇代表了一大批紮根的網絡導演,他們在投放廣告的過程中,無形中成為優酷、洋芋等國内視訊網站商業探索的先行者。但說到廣告植入,李陽有點無奈。因為《糟糕的未來》的表達和故事過于前衛,主題不夠簡單,一些廣告主猶豫不決。"大多數廣告商仍然希望故事更明亮,"Wei承認。與優酷合作的新導演是電影的大夢想。我們能幫助他們的是給他們一個機會在他們的平台上,并準備好制作大電影。"

從網際網路到大銀幕,第二好的人是傳統的影視公司。在拍攝同名電影《李賢曆險記》期間,安小芬勸說李揚離開原來的遊戲公司,以"特工"的身份加入大生國際。安小芬給李陽正常發薪,卻沒有請他來公司工作,每天的任務就是讓他"全心全意去創造"。有了想法和故事,寫下來讓她看到。李陽沒有讓安小芬失望,六個月後,他想出了兩個故事,壞未來和唐魔。

李陽:網絡導演的大銀幕征程

在《壞未來》之後,安曉芬也希望給李陽一個類似的鍛煉機會。她明确表示,她不會為李陽設定時限。安曉芬覺得自己找到了一棵好苗,然後不做苗子來推廣的東西,按照自然法則讓他正常生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