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燃油車生命倒計時?新能源汽車“四國殺”如何展開

燃油機時代的汽車工業,基本是歐洲、美國和日本主導,現在汽車工業已進入電動車時代。中國一不小心借勢新能源汽車“換道超車”,但歐美顯然不會就此善罷甘休。圍繞新能源汽車的争奪“戰争”,正在展開。

盡管歐洲在“禁燃”方面步子邁得堅決又快速,但歐洲各車企也存在大象轉身難的困局,各國面對“禁燃”的争議仍在繼續。在歐盟宣布禁燃時,27個國家16個小時談判才達成的協定,可想而知其中的複雜與艱難。

汽車市場肯定将迎來大變局,全球新能源汽車的”四國殺”中美歐日将如何展開?

一、燃油車生命倒計時

1、碳中和時間表&禁售燃油車

已經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提出了“零碳”或“碳中和”的氣候目标,Energy & Climate Intelligence Unit 的淨零排放跟蹤表統計了各個國家進展情況,其中包括:已實作的2個國家,已立法的6個國家,處于立法中狀态的包括歐盟(作為整體)和其他3個國家。另外,有12個國家(包括歐盟國家)釋出了政策宣示文檔。

燃油車生命倒計時?新能源汽車“四國殺”如何展開

國際能源署(IEA)釋出的全球碳中和路線圖顯示,2035年大部分國家都将禁售燃油汽車,全球步入新能源汽車時代。此前,挪威和英國分别宣布将于2025年和2035年起禁售傳統燃油車,兩者均不在歐盟27國之列。印度、美國加州、中國海南等國家和地區也宣布将在2030年起實施燃油車禁售。

其中,歐盟委員會制定的“綠色一攬子計劃”,為了在2050年實作碳中和,歐盟委員會提議從2030年起将新車的二氧化碳(CO2)排放量相較2021年水準減少55%,從2035年起将新車的CO2排放量減少100%。這實際上相當于從2035年開始隻授權銷售純電動汽車和使用氫能的燃料電池車。

燃油車生命倒計時?新能源汽車“四國殺”如何展開

使用汽油和柴油發動機的日子似乎屈指可數了。據不完全統計,國内外共有22個汽車品牌前後提出停售燃油車目标:

大衆、奔馳、沃爾沃、福特等汽車廠商已公開表示,支援歐盟自2035年起禁止燃油車銷售的決定。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目前該禁售令對混合動力汽車亮起了“紅燈”,長期主攻混合動力車型的日本車企将如何應對,或将引發新一輪“博弈”。

二、有人“歡喜”有人“反對”

各國政府對車企提出限制性要求,迫使其加速推出以純電動車為主的零排放車型,從供給端拉動整個歐洲汽車市場的電動化。

全面禁售燃油車有兩大難題:一是在高寒等特殊環境下,燃油車仍有其獨特優勢,甚至還屬于剛需。二是純電動汽車全面取代燃油車,意味着電力基礎設施要進行大規模重建或更新。

1、中國車企:把握先發優勢

大陸的新能源汽車産業已經從原來的技術嘗鮮、政策引導邁入了大衆普及階段,逐漸成為支撐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并且目前大陸汽車産業已經初步具備停售燃油車的基本條件。

對中國車企而言,除了要積極把握歐洲全面“禁燃”帶來的市場機遇,也需要繼續提升本土産業鍊的競争優勢,降低“碳關稅”壁壘影響。

其實越早确立對于車企而言是有好處的,在歐洲全面“禁燃”的帶動下,必然會有更多跨國車企轉向電動化賽道,産業競争會日趨白熱化。如何保持以及用好先發優勢,避免被反超。

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優勢逐漸凸顯,甯德時代與福特的合作,雖然還需要獲得有關部門的準許,但這也意味着中國的汽車工業已經到了技術和管理輸出的階段。這個過程不會一帆風順,中間會遭遇很多保護主義和抵制。

2、美國:強勢發力

拜登政府關于全美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網絡規定是其應對氣候變化計劃的核心部分。倡導者說,美國道路上充電器的缺乏減緩了電動汽車銷售的增長和對環境的積極影響。

新規規定,從2024年7月開始,成本的55%以上要在美國生産。有業内人士指出,子產品成本占比約4-5成,會面臨一定壓力,是以未來的解決方案應該是美國建廠,如道通預計美國工廠2023年10月投産,後面做美國市場的公司大機率會走美國建廠路徑,美國政策目的是為複興制造業。

對于拜登政府的這則規定,歐洲方面擔心,該法規會歧視外國電動汽車制造商。在此之前,歐盟已經就拜登在新能源領域實施的保護主義政策産生了劇烈抗議。

歐美國家轉向新能源領域的決心非常明确,戰略已重點向純電動車傾斜,隻是歐美之間在互挖牆腳的同時,對中國的汽車産業鍊也在想方設法遏制發展。

3、歐洲:德國、意大利強烈反對

歐盟立法者和成員國去年達成了一項初步協定,将迫使汽車制造商在2030年将新車碳排放量相對于2021年減少55%,到2035年減少100%。該計劃是歐盟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努力的一部分,實際上意味着燃燒石油等碳氫化合物燃料的新車将被禁止銷售。

德國交通部長表示德國不會支援歐盟從2035年起禁止銷售内燃機新車的計劃。此前,德國未能從歐盟進階官員那裡獲得豁免合成燃料的保證。

意大利能源部長同樣表示意大利打算投票反對歐盟在12年内禁止銷售新的汽油和柴油汽車的計劃,意大利将表達自己的立場,反對到2035年禁止生産和銷售内燃機汽車和貨車的規定。

4、日本:沉迷過去,拒絕轉型?

日本國情和日本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産業的布局與中國不同,是以日本并沒有把純電動汽車放在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的核心位置。

日本對新能源汽車的定義也與中國不同,采用日本的定義,日本新能源汽車産業已經取得了可觀的成果,“日本車企拒絕新能源”“日本不願轉型新能源”之說都缺乏嚴謹性。

豐田集團社長豐田章男并非反對純電動汽車,而是在對純電動汽車的贊揚聲中提出了不同意見,指出其缺點及在日本大規模生産純電動汽車的實際困難。

在這場争奪中,既有合作,也有堤防和保護,特别是美國,已經擺明了希望把汽車工業整個産業鍊遷回本土,實作産業鍊的獨立,為此不惜拿出巨額補貼,挖老盟友歐洲的牆角。

禁售燃油車,本質上是一個涉及能源、制造業、供應鍊、交通體系、基礎設施等的系統性問題,是以關乎全局的自然需要從長計議。

确定停售期限并不意味着馬上就停售燃油車,而是企業和全社會可以按照期限時間有序向新能源汽車轉型。

在從燃油車向電動車切換的過程中,上述産業鍊、特别是汽車産業鍊将面臨深度重塑,這也意味着産業資源和利益的再配置設定。

「連結」

關注【蘇昕Andy】獲悉新能源最新資訊解讀行業熱門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