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ROG幻16經典版測評:輕薄全能才是最适合RTX 4070的打開方式!

作者:電腦報

ROG作為筆記本中的頂級品牌,旗下的産品覆寫非常全面。其中幻16搭載的是标壓H處理器+RTX獨顯的高規格硬體組合,并且還配有素質出色的螢幕,是一款關注度頗高的輕薄全能本。随着第13代酷睿和RTX 40系列獨顯的到來,新一代的幻16經典版也正式登場了。幻16經典版采用了全新的模具,再加上能效比出色的新平台硬體,這台輕薄全能本有哪些革新與進化?實際表現怎麼樣?這是不少小夥伴關心的問題,而在牛叔今天的測評中,相信你會找到答案。

ROG幻16經典版測評:輕薄全能才是最适合RTX 4070的打開方式!

配置與規格:

■螢幕:16英寸2560×1600 240Hz 100% DCI-P3的ROG星雲屏

■處理器:酷睿i9 13900H(14核20線程,最高睿頻5.4GHz)

■顯示卡:RTX 4070 Laptop GPU(最高功耗140W)

■記憶體:1×16GB DDR5 4800MHz(預留記憶體插槽)

■硬碟:1TB PCIe4.0 SSD(内有第二根M.2插槽)

■無線網卡:intel AX211 WiFi6E

■左接口:電源口、雷電4、HDMI2.1、USB 3.2 Gen2 Type-A、3.5mm音頻口

■右接口:USB 3.2 Gen2 Type-A、USB 3.2 Gen2 Type-C、MicroSD讀卡器

■重量:實測2.12kg(含90Wh電池)+0.814kg(280W電源擴充卡)

參考價格:14499元

依然是低調精緻+輕薄便攜的機身

通體黑色機身和非常具有辨識度的A面設計是幻16經典版最顯眼也最獨特的外觀元素,最新一代的幻16經典版保持了這些設計。同時也有一些細節上的改進,例如A面的開孔數量更多,達到了18710個,經典版的外觀工藝進一步提升了。

ROG幻16經典版測評:輕薄全能才是最适合RTX 4070的打開方式!

▲機身低調而内斂,開孔設計又給機身增加了幾分精緻感,妥妥的西裝暴徒,圖書館、會議室這種場合也能拿得出去。但需注意一點:機身的抗指紋能力比較一般。

重量和厚度也是該機外觀顯著的賣點:實測整機重量僅為2.1kg,機身厚度也僅有19.9mm,考慮到機身尺寸和硬體規格(尤其是結合實際性能釋放來看),有這樣的水準算是相當出色的。

ROG幻16經典版測評:輕薄全能才是最适合RTX 4070的打開方式!

▲螢幕面是四面窄邊框設計,同時邊框上方還保留了攝像頭,超窄下邊框配合下沉式轉軸,看上去螢幕下邊框“不存在了”,隻有上/左/右三面窄邊框,視覺效果很高檔,螢幕沉浸感也很足。與此同時,下沉式轉軸又墊高了機身後側,使得散熱元件的進氣空間更大,氣流更通暢——這是該機設計上細節精緻考究的展現之一。

該機的鍵盤區域并非傳統布局,而是采用了ROG的一套獨特設計,頂部有獨立的四個功能鍵,而主鍵盤區的功能按鍵位也進行了一些微調。不過該機右側沒有數字小鍵盤,而是揚聲器,一共是2高音+ 4低音的六個AMP智能揚聲器,支援Dolby Atoms 音效,影音體驗不錯。

ROG幻16經典版測評:輕薄全能才是最适合RTX 4070的打開方式!

人機基礎互動優秀,螢幕表現出色

既然有針對設計創意應用人群的定位,那麼螢幕素質一定得過硬,高色域和高色準是基本要求。幻16經典版搭載了一塊2560×1600分辨率(16:10)号稱100%DCI-P3色域240Hz重新整理率的ROG星雲屏,并号稱通過了潘通色彩認證,支援雙顯三模熱切換。

ROG幻16經典版測評:輕薄全能才是最适合RTX 4070的打開方式!

▲實測資料:100%sRGB、99%的P3色域,以及89%的AdobeRGB,一般遊戲本能達到100%sRGB,但P3色域隻有78%左右,從這裡大家可以看出全能本和遊戲本之間的一大應用配置差別。

ROG幻16經典版測評:輕薄全能才是最适合RTX 4070的打開方式!

▲支援色域切換,包括“原生色域”“sRGB”“DCI-P3”“Display P3”,這個功能對于創作人員而言很實用也很重要。

ROG幻16經典版測評:輕薄全能才是最适合RTX 4070的打開方式!

▲48色色準測試結果:sRGB色域下,平均△E為1.52。

ROG幻16經典版測評:輕薄全能才是最适合RTX 4070的打開方式!

▲螢幕亮度測試,最高亮度約500尼特,筆記本中的高亮屏。

作為基礎人機互動的另一重要環節,幻16經典版的鍵盤采用了1.7mm長鍵程靜音設計,支援RGB背光,敲擊起來柔和且安靜,這一點在對比很多普通遊戲本時尤為明顯,文字輸入時給人很舒服的感覺。C面是親膚材質,觸感柔和,且能有效地降低熱感,不過還是比較容易沾染指紋。

ROG幻16經典版測評:輕薄全能才是最适合RTX 4070的打開方式!

由于是下沉式轉軸,機身後部不可能布置接口,是以幻16的接口分布于左右兩側。粗線纜接口都在左側相對靠後位置,而常用的USB和Type-C口則靠前(靠近使用者),這樣可有效降低粗線纜的幹擾。

ROG幻16經典版測評:輕薄全能才是最适合RTX 4070的打開方式!

▲左側依次是電源接口,雷電4、HDMI2.1、USB 3.2 Gen2 Type-A、3.5mm音頻口;右側依次是USB 3.2 Gen2 Type-A、USB 3.2 Gen2 Type-C全功能口、Micro SD讀卡器。兩個C口均支援視訊輸出和PD充電,規格都很高,但美中不足的是讀卡器是Micro SD卡槽。

幻16經典版采用了一塊90Wh的大容量電池。我們簡單測試了續航,設定為集顯輸出模式,50%螢幕亮度+40%音量,滿足室内觀影需求,用系統自帶《電影和電視》全屏播放720P MKV格式電影《LUCY》,播放完畢(90分鐘)後消耗電量16%,——作為搭載了H标壓處理器的16英寸2.5K屏的高性能機型,這一續航表現還不錯。

ROG幻16經典版測評:輕薄全能才是最适合RTX 4070的打開方式!

i9 13900H穩定功率釋放100W左右

在英特爾官方規格中,14核20線程的i9 13900H的理論最大功率是115W,而ROG幻16在設定“增強”性能模式下,室溫較低時可讓這顆處理器穩定地跑在100W左右,作為一款輕薄性能本,這個表現相當強勁!

ROG幻16經典版測評:輕薄全能才是最适合RTX 4070的打開方式!

▲室溫18℃,單考處理器30分鐘,封裝功耗持續可以跑到100W左右(最低約95W)。處理器内部溫度最高95℃,這也是目前第13代酷睿H處理器性能本單考FPU時的普遍溫度。

有趣的是,去年我們測評了上一代ROG幻16,搭載的是i9 12900H處理器,單考時功率能跑110W左右,那麼在考機相對功率低了10W的情況下,性能PK情況如何呢?

ROG幻16經典版測評:輕薄全能才是最适合RTX 4070的打開方式!

▲CPU-Z主要考察短時爆發性能,i9 13900H多核9322,單核869,i9 12900H多核8605,單核811,盡管i9 13900H考機功率稍低,但跑分明顯戰勝了更高的功率,幅度約為8%。

ROG幻16經典版測評:輕薄全能才是最适合RTX 4070的打開方式!

▲Cinebench渲染測試是基于3D模組化和渲染軟體Cinema 4D的,是以其成績非常具有專業應用代表性。在R20和R23中,i9 12900H多核跑分分别是7336/19020,i9 13900H的多核跑分分别是7970和21040,顯然,i9 13900H又以相對低功率完成了反超,幅度分别是8%和10%。另外注意,在R23中i9 13900H單核分數達到了2057,突破了2000,相應的i9 12900H的單核分數是1916。

ROG幻16經典版測評:輕薄全能才是最适合RTX 4070的打開方式!

▲V-RAY5.0基準測試,i9 13900H分數為13923,在這項測試中,100W的i9 12900H分數是12294,可以看出,如果pk功率相近的i9 12900H,i9 13900H的基準跑分快了13%左右。

接下來看看實際應用測試,如今越來越多的人使用Blender進行遊戲場景、視訊動畫的制作和渲染,是以它的渲染測試很有價值。牛叔采用的是最新的3.4.1軟體版本,渲染項目為時間偏長一些的Classroom場景,i9 13900H僅用4分50秒就跑完全程,i9 12900H(100W跑完)的測試時長是5分42秒,顯然,即便其中有軟體版本的因素,也足以看出在同等功率下,i9 13900H的效率要快得多。

ROG幻16經典版測評:輕薄全能才是最适合RTX 4070的打開方式!

針對幻16經典的處理器表現這裡做個小結:首先,ROG幻16的持續功耗輸出能跑100W左右,對于輕薄全能本而言表現出色,應對重度專業應用和大型遊戲都沒有問題;其次,同樣是14核20線程的規格,100W的i9 13900H輕松勝過了110W的i9 12900H,也就是說,第13代酷睿處理器的能效比更優秀,這對于輕薄類H處理器機型而言又是一個好消息。

RTX 4070 Laptop GPU:2K甜品獨顯

GeForce RTX 40系列Laptop GPU采用了NVIDIA最新的Ada Lovelace架構,更新到了第三代RT Cores和第四代Tensor Cores。這一代還采用了TSMC 4N NVIDIA定制工藝,能效比大幅度提升。另外還帶來了包含DLSS 3功能在内的第五代Max-Q技術。

RTX 4070 Laptop GPU(下面簡稱RTX 4070)采用的是AD106核心,具備4608個流處理器,8GB GDDR6顯存,基礎頻率1655MHz,加速頻率2030MHz。官方功耗是35~115W,再加上25W的動态功耗,就是140W的最高功耗,幻16經典版就是搭載的140W款RTX 4070。

ROG幻16經典版測評:輕薄全能才是最适合RTX 4070的打開方式!

小知識:實際上,根據牛叔測試來看,由于采用了新的TSMC 4N NVIDIA定制工藝,使得RTX40系列GPU有着更好的能耗比。這讓RTX 40系列獨顯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自RTX 4070及以下,遊戲功耗基本上都不需要達到标稱的TGP功耗。這是因為TGP功耗是GPU運作在Boost狀态下的上限限制,簡單來說就是功耗牆上限,并不是指GPU滿載時中必須達到的功耗,當GPU跑到TGP功耗上限前,頻率或電壓可能就已經達到了上限,是以它無需更高的功耗就能滿足性能釋放需求。

基準性能測試

ROG幻16經典版測評:輕薄全能才是最适合RTX 4070的打開方式!

對比測試中,我們加入了140W RTX 3070和140W的RTX 4070(來自于較厚重的遊戲本,重量2.4kg)測試成績:前者是對比代際性能提升,後者則讓幻16經典版與2.4kg重的遊戲本進行實戰pk。

相比140W RTX 3070,幻16經典版在Time Spy中提升了18%,在Fire Strike Extreme中提升了11%,DX 12場景提升幅度更大一些。而有趣的是,相比更重更厚的遊戲本,同為140W的RTX 4070,幻16經典版全部跑分都領先——比遊戲本甚至更強一些。顯然,新的TSMC 4N NVIDIA定制工藝和Ada Lovelace架構帶來的優勢,讓輕薄全能本也能完全發揮獨顯性能!

ROG幻16經典版測評:輕薄全能才是最适合RTX 4070的打開方式!

2K光栅遊戲性能對比測試

遊戲實測,我們同樣引入了滿功耗RTX 3070和遊戲本的RTX 4070作為對比。考慮到幻16經典版搭載的是2560×1600分辨率240Hz屏,并且RTX 4070性能較強,是以我們遊戲測試設定為2560×1600分辨率預設最高畫質。

ROG幻16經典版測評:輕薄全能才是最适合RTX 4070的打開方式!

▲《古墓麗影:暗影》,幻16經典版在2K下最高畫質平均幀速為105fps,RTX 3070為83fps,提升幅度26%。

ROG幻16經典版測評:輕薄全能才是最适合RTX 4070的打開方式!

▲《戰神4》,幻16經典版在2K下最高畫質平均幀速為70fps,流暢;RTX 3070為60fps,提升幅度16%。

ROG幻16經典版測評:輕薄全能才是最适合RTX 4070的打開方式!

從測試結果來看,光栅遊戲性能測試中,RTX 4070相比RTX 3070的幀率有一定提升,幅度不大但對體驗的影響還是比較明顯,例如RTX 3070運作一些遊戲在60幀左右的流暢線上徘徊,而幻16經典版可以跑到60fps以上甚至70fps左右,畫面流暢性更穩定。幻16經典版應對2K最高畫質,基本穩當!

另外大家也發現了,幻16經典版在遊戲實測中遊戲幀速不敵RTX 4070遊戲本。實際上這是有原因的:幻16經典版的螢幕分辨率為2560×1600,遊戲本螢幕分辨率為2560×1440,稍低一些;此外,幻16經典版是單根16GB記憶體,遊戲本是2×8GB記憶體——對遊戲發揮也有小幅度影響。不過這點其實是好事,意味着幻16更新記憶體成本更低更友善。

ROG幻16經典版測評:輕薄全能才是最适合RTX 4070的打開方式!

RTX和DLSS 3性能測試

接下來看看光追性能和DLSS 3測試的情況,DLSS 3可以說是RTX 40系獨顯的核心功能,開啟之後能讓遊戲幀率得到極大的提升,實戰效果如何?下面的遊戲實測中,我們采用兩組對比測試,分别是2K最高畫質+RTX最高關閉DLSS 3和2K最高畫質+RTX最高開啟DLSS 3品質。

ROG幻16經典版測評:輕薄全能才是最适合RTX 4070的打開方式!

開啟支援“幀生成”技術的DLSS 3之後,遊戲幀率的提升非常誇張,已經足以對硬體要求極為苛刻的3A遊戲在2K最高畫質開啟光追效果流暢運作,例如《賽博朋克2077》的幀速從20fps飙升到了61fps,從非常卡頓提升到了流暢可玩的級别!

ROG幻16經典版測評:輕薄全能才是最适合RTX 4070的打開方式!

▲《賽博朋克2077》,左為DLSS 3關閉20fps,右圖為開啟達到了61fps

ROG幻16經典版測評:輕薄全能才是最适合RTX 4070的打開方式!

▲《光明記憶:無限》,左為DLSS 3關閉51fps,右圖為開啟後96fps

生産力測試

ROG幻16經典版測評:輕薄全能才是最适合RTX 4070的打開方式!

幻16經典版作為一款全能本,我們也針對該機加入了部分生産力測試,在Blender基準(GPU渲染)測試中,RTX 4070展現出了強勁實力,以classroom為例,跑分為1039,這其實已經超過了上一代RTX 3080Ti(也有基準測試軟體版本的因素),後者的跑分是811,可高效率應對GPU渲染。另外在Pr基準測試中,幻16經典版拿下了1088的高分,應對視訊剪輯也是沒什麼問題的。而對于正常日常辦公應用測試項目PC Mark10,幻16經典版的 成績更是高達8502。

ROG幻16經典版測評:輕薄全能才是最适合RTX 4070的打開方式!

考機測試

室溫18℃左右,對幻16經典版進行雙考測試,半小時之後的情況如下所示:i9 13900H處理器的封裝功耗約為27.5W,溫度約73℃,很低;RTX 4070的功耗在大概是127.5W,溫度約72.7℃,也不高,整機滿載的性能釋放達到了155W左右,很給力!畢竟該機是一款輕薄全能本。

ROG幻16經典版測評:輕薄全能才是最适合RTX 4070的打開方式!

實測雙考滿載時使用者位噪聲大概是56分貝,噪聲不算起飛級别但也是比較明顯。C面溫度方面,熱度堆積在鍵盤中部區域,此區域有微熱感,約46℃,操控區域和腕托涼快。

ROG幻16經典版測評:輕薄全能才是最适合RTX 4070的打開方式!

由于采用了全新的模具,是以散熱規格也煥然一新,冰川散熱3.0設計,豪華三風扇+七熱管散熱模組,液金導熱,整機滿載也能壓住高功率輸出。記憶體是雙插槽,友善使用者更新,預留了第二個M.2 SSD位,擴充更新能力拉滿了。

ROG幻16經典版測評:輕薄全能才是最适合RTX 4070的打開方式!

說到内部設計,還有一個小細節能看出幻16經典版的設計考究之處:主機闆上有一個感光傳感器,打開後蓋後,筆記本就會自動斷電,這時你就能安全無憂地進行更新硬體。連上電源後,斷電保護自動結束。該功能可以防止使用者拆機時忘記斷電,進而造成小機率主機闆損壞。

ROG幻16經典版測評:輕薄全能才是最适合RTX 4070的打開方式!

結語

在不少小夥伴的印象中,輕薄機身往往也意味着性能上存在折扣。不過,現在這一情況在幻16經典版上得到了颠覆:輕薄機身和強勁性能,幻16經典版全都有!該機的i9 13900H跑到了超高功率水準,而RTX 4070則是滿功率輸出,滿載下有着不輸于甚至超過遊戲本的性能表現,非常兇猛!坦率地說,這很讓人興奮——實作強力高性能筆記本,厚重的機身不再是必須條件。同時這也預示着,今年的輕薄全能本整體都會躍上一個新的台階。

而探究原因,其一是新一代核心硬體能效比明顯提升了,尤其是RTX 40系列顯示卡,不需要達到最高TGP就能滿足性能釋放需求;其二是幻16經典版采用了全新模具,本身散熱能力強大,三風扇七熱管,遊戲實戰雙核心硬體溫度最高也就70℃左右。

與此同時,該機的接口規格、功能性、易用性和設計做工都很出色。雖然有個别小遺憾,但總體瑕不掩瑜。最後,購買建議方面,如果你的預算很充足,ROG幻16經典版是第13代酷睿H平台輕薄高性能本的不錯選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