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計算廣告系列篇(5)------計費導語計費結語

● 每周一言

靜則穩,急則亂。

計算廣告系列篇(5)------計費導語計費結語

導語

既往不戀,縱情向前。今天是2017年的第一天,先祝大家新年快樂,身體安康。

上周簡單介紹了計算廣告中的競價,而競價中的計費載體多種多樣,比較常見的有時間、曝光、點選、下單、登入等,而不同的計費載體又對應着不同的計費模式。随着媒體性質的不同和廣告品質的差異,計費模式也不同。下面分别講講幾個常見的計費模式及其應用場景。

計費

按時間計費的叫做CPT(cost per time),常見的時間計費模式為按天計費CPD(cost per day)。這種方法類似于傳統方式,由于其長期占據一個位置宣傳,是以能充分發揮櫥窗效應,非常适合需要高曝光的品牌類廣告。但這種計費方式一般隻用于合約廣告而非競價廣告,缺點是無法實作個性化推廣。

計算廣告系列篇(5)------計費導語計費結語

按展示量計費的叫做CPM(cost per mille)。這種方式是廣告主與媒體方約定好的千次展現計費标準,與CPD不同的地方還在于其能實作個性化的推廣, 主流應用場景是視訊類廣告,如上圖所示。

計算廣告系列篇(5)------計費導語計費結語

按點選計費的叫做CPC(cost per click)。這種方式出現在以效果為導向的網際網路廣告中,主要應用場景為搜尋類廣告,如上圖的百度。

按銷售訂單數計費的叫做CPS(cost per sale)。這種方式隻按最後的實際收益來計算,是一種幾乎無風險的計費模式。主要應用場景為垂類廣告和導購類網站,如下圖所示。

計算廣告系列篇(5)------計費導語計費結語

按轉化行為數計費的叫做CPA(cost per action)。這種轉化行為通常包括下載下傳、注冊、登入等。 主要應用場景為APP推廣類廣告。不過CPA和CPS一樣,雖然充分考慮了廣告主利益,卻忽略了網站的利益,是以遭到了越來越多站長的抵制。

除開CPT,其他四種計費模式均适用于競價廣告。此外,還牽涉三個比較重要的概念:eCPM(預計千次展示收益)、CTR(Click Through Rate,點選率)和CVR(Conversion Rate,轉化率)。點選率是指點選次數與展現次數的比率,而轉化率是指成單量與到達商品頁面次數的比率。其中eCPM = CTR × 點選價值,這個點選價值通常指的就是廣告主的出價。CVR通常用來衡量廣告品質。

結語

以上便是我對廣告計費模式的簡單介紹。在這之中,網際網路廣告是如何實作個性化定向投放的?敬請期待下節内容。感謝各位的耐心閱讀,後續内容将于每周日奉上,再次祝大家新年快樂,事事順心。歡迎大家關注小鬥公衆号 對半獨白!

計算廣告系列篇(5)------計費導語計費結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