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首次做主演就拿影帝,張國榮輸給他不冤,一生演好一個角色就夠了

1997年,影壇上也呈現出諸神之戰的局面。

尤其是當張國榮帶着他和王家衛合作的神作來到34屆的金馬獎。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影帝”一定非他莫屬。

隻不過半路殺出了一匹黑馬。

34屆金馬獎的影帝,居然花落到出演《南海十三郎》的謝君豪身上。

這位曾經還隻是跑龍套,而立之年才進入影視圈的之人。

究竟是有何魅力,居然能夠打敗風頭正盛的張國榮?

當很多人抱着“随便看看”的心态去觀影《南海十三郎》。

劇終,卻讓人陷入久久回味,無法自拔,感慨道,張國榮也許輸得并不冤。

Part 1 半路“出家”的謝君豪

出生于1963年的謝君豪的演藝之路走得并不順。

1984年中學畢業以後,嘗試過不同的工作,做過文員,推銷員,售後員等等。

後來因為有過龍套的經驗,加之香港演藝學院正在招生,是以嘗試了一次報考。

隻可惜落選,為了生計他甚至報讀護士課程,并且還拿到了護士執照。

但心中還有一份演藝夢想的他,決定次年的時候再報考一次。

幸運的是,這次他被選上了,成了1986年香港戲劇學院的第二屆學生,并且主修表演系。

畢業之後,因為自己的職業原因,是以成了香港話劇團的一名職業演員。

憑借着自己精湛的演技,1993年的時候晉升為首席演員,這也為他争取到了主演《南海十三郎》的機會。

因為在話劇上面的精彩表演,讓很多導演發現了他的閃光點,紛紛邀約。

而謝君豪,則是接過來導演高志森投來的橄榄枝。

隻因為他要将話劇的《南海十三郎》翻拍成電影版本。

90年代,電視機開始逐漸走進千家萬戶,而大屏電影也成為當下很多人消遣的方式。

也許導演高志森明白,唯有讓《南海十三郎》以電影的方式呈現,才會有更多的人知道這部好劇。

Part 2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謝君豪的選擇是對的,否則不會在1997年的時候,第一次做主演就可以力壓張國榮拿到影帝。

要知道前一年,他還和張國榮在《大三元》中有合作,彼時的他,不過是一個小配角。

導演高志森的選擇也是對的,如果換了别人,怕是無法接住《南海十三郎》江譽镠一角。

畢竟,謝君豪在此前已經出演過幾次話劇版的《南海十三郎》,沒有人比他更懂江譽镠了。

江譽镠的一生可以用“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而言。

出生于富裕家庭,因為頑皮被逐出校園,好在父親将他送到了香港讀書。

隻可惜為愛遠走,最後卻因為“家庭不比對”,流落上海街頭。

好在心中依舊追随戲曲之路,是以陰差陽錯地成為了薛老闆的禦用編劇。

因為劇本好,是以名聲越來越大,并且是以結識了 唐滌生,并且成為師徒。

後來因為不想唐滌生被困于此,借口讓他脫離自己,去外發展。

但動蕩的局勢很快就讓其家道中落,父親也被含冤死于獄中。

而一次車禍也讓他認出了昔日戀人,不過再見已經是陌路人。

久别重逢,但唐滌生卻死于心髒病,江譽镠徹底“瘋了”。

Part 3 “江譽镠”們不再,一個時代已經褪去

看完《南海十三郎》,除去對局勢的動蕩,對人情世故的欣慰和暗傷。

更多的是對君子懷才即遇,卻也不逢時節地歎息。

江譽镠看似恃才傲物,但是他卻在戲曲方面是真的天才。

填詞落筆如有神,故事深入人心,并且還能夠量身定做。

他和唐滌生的存在推動了粵劇的發展,也是以被認為,他和唐滌生逝去之後,粵劇走向沒落。

原本,江譽镠可以憑借自己的一身才華,去賺得盆滿賺。

偏偏他是那種遵從本心之人,他為薛老闆寫戲,因為他懂戲;他為梅仙寫戲,隻因為梅仙會唱戲。

是以在他看到江西同行的媚俗之作時候,弱小的他卻憤怒地要大打出手。

那是赤裸裸地腐蝕,也是一種“文化入侵”;他落魄之時,也不願意出賣自己的才華,來迎合市場。

他要的是戲曲的初心,而這份初心,也讓他這一生過于清醒。

當衆人皆醉,他獨醒之時,這份清醒卻讓他成了“瘋子”。

江譽镠走了,帶走了粵劇的一個時代。

但那個星星之火卻出現在了同他一起落魄,讨論着一幅空畫上的“鳳凰”的小乞丐身上。

一個落魄編劇對一個落魄編劇的講述,這也暗示着這份初心依舊有人在傳承。

劇終的最後,出現了一行字“獻給全港編劇,共勉”,那是對一個時代“江譽镠”們保持初心創作的由衷贊美。

隻可惜,縱觀現在的香港電影的市場,怕也是随着“江譽镠”們的退去,再也無力回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