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倩女幽魂》是《聊齋志異》中的一個故事,講述了書生甯采臣和女鬼聶小倩之間發生的一段人鬼戀。1960年香港邵氏曾拍過這部影片,并不出名,直至1987上映的由張國榮主演的《倩女幽魂》,才讓這個古老的人鬼戀故事豐滿起來,頭戴巾帽、身披長衫的中國古代書生形象是以揚名世界。
1983年,在《倩女幽魂》開拍之際,監制徐克屬意張國榮來演男主角甯采臣,但是張國榮沒有一口答應下來,因為他不想穿着奇怪的衣服去演怪異的鬼故事,擔心和自己前衛的形象不符。徐克看中了張國榮個性中的一些特質和主角非常契合,是以就把劇組為甯采臣設計的服裝拿給張國榮看,又專門給他講解了劇情,使張國榮明白了這個老故事、新片子的非常之處。古裝和鬼怪隻是外在,核心還是要契合當代人的價值觀念,片子終究要給現代人看的。文弱書生甯采臣一顆赤子之心,這份勇敢也最終打動了張國榮的心。
在顔值優先的娛樂圈中,由張國榮、王祖賢主演的《倩女幽魂》,光靠他倆的氣質,後人已經很難超越了,何況是靓女俊男組合。片頭的主題曲,是張國榮演唱的電影同名曲《倩女幽魂》,伴着悠揚的前奏曲,身着素色長衫的書生背着竹制的行李箱從山間走來。張國榮的歌聲響起,“人生路,夢幻似路長,路裡風霜風霜撲面幹,紅塵裡美夢有幾多方向,找癡癡夢幻中心愛,路随人茫茫”。
影片中甯采臣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和張國榮一直以來示人的形象不同,但是張國榮卻将書生那股單萌軟弱和節氣堅持并存的特質都演了出來。書生看到強盜搶劫,無力制止隻能呆呆的縮在一邊;殺強盜的人給他饅頭,他被逼着委委屈屈的吃了,但是當人一走他就把饅頭扔了,抱着行李就跑。
該片先後獲得第16屆法國科幻電影節評審團特别獎、葡萄牙科幻電影節最佳電影大獎、第2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等獎項
張國榮“哥哥”的稱号出自《倩女幽魂》。因為聶小倩呼喚甯采臣時用了“哥哥”兩個字,于是劇組人員便跟着效仿。“哥哥”在影片中扮演的癡情書生甯采臣成為銀幕經典形象,讓“書生熱”延續了一段時間。演唱的“倩女幽魂”這首影片插曲也成了流行金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