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記憶體,RAM(DDR),ROM(EEPROM、flash)和Cache的差別與聯系1、記憶體2、RAM3、ROM4、Cache5、RAM和ROM的差別6、硬碟與記憶體的差別與聯系7、EEPROM和flash的區分ROM和RAM總結DDR發展曆史

參考:記憶體,RAM,ROM,Cache的差別與聯系

作者:一隻青木呀

釋出時間:2020-09-26 09:55:40

網址:https://blog.csdn.net/weixin_45309916/article/details/108808106

參考:EEPROM和flash的差別

作者:yuanlulu

釋出時間:2011-01-25 15:09:00

網址:https://blog.csdn.net/yuanlulu/article/details/6163106

目錄

  • 1、記憶體
  • 2、RAM
  • 3、ROM
  • 4、Cache
  • 5、RAM和ROM的差別
  • 6、硬碟與記憶體的差別與聯系
  • 7、EEPROM和flash的區分
    • 曆史由來
    • 狹義的EEPROM:
    • 廣義的EEPROM(flash):
  • ROM和RAM總結
  • DDR發展曆史

1、記憶體

記憶體在電腦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記憶體一般采用半導體存儲單元,包括随機存儲器(RAM),隻讀存儲器(ROM),以及高速緩存(CACHE)。

2、RAM

RAM:随機存取存儲器(random access memory),又稱作“随機存儲器”,是與CPU直接交換資料的内部存儲器,也叫主存(記憶體)。可以随時讀寫,而且速度很快,通常作為作業系統或其他正在運作中的程式的臨時資料存儲媒介。當電源關閉時RAM不能保留資料。如果需要儲存資料,就必須把它們寫入一個長期的儲存設備中(例如硬碟)。我們通常購買或更新的記憶體條就是用作電腦的記憶體,記憶體條(SIMM)就是将RAM內建塊集中在一起的一小塊電路闆,它插在計算機中的記憶體插槽上,以減少RAM內建塊占用的空間。

3、ROM

ROM:隻讀存儲器。 在制造ROM的時候,資訊(資料或程式)就被存入并永久儲存。這些資訊隻能讀出,一般不能寫入,即使機器掉電,這些資料也不會丢失。ROM一般用于存放計算機的基本程式和資料,如BIOS ROM。ROM所存資料,一般是裝入整機前事先寫好的,整機工作過程中隻能讀出,而不像随機存儲器那樣能快速地、友善地加以改寫。ROM所存資料穩定,斷電後所存資料也不會改變, 其實體外形一般是雙列直插式(DIP)的內建塊。

4、Cache

Cache:高速緩沖存儲器,也是我們經常遇到的概念,它位于CPU與記憶體之間,是一個讀寫速度比記憶體更快的存儲器。當CPU向記憶體中寫入或讀出資料時,這個資料也被存儲進高速緩沖存儲器中。當CPU再次需要這些資料時,CPU就從高速緩沖存儲器讀取資料,而不是通路較慢的記憶體,當然,如需要的資料在Cache中沒有,CPU會再去讀取記憶體中的資料。

5、RAM和ROM的差別

一般來說會比較難以了解RAM與ROM和平時所說的運作記憶體和硬碟容量有什麼關系,其實從一般意義上來說是一樣的,但從計算機和手機的角度來說又有一些差別:

從電腦來說一般比較好了解,RAM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運作記憶體,它的确是随時可讀寫的。因為CPU處理的資料都是以運作記憶體為中介的。斷電後資訊是不儲存的。那麼對于ROM來說,是不是就是硬碟呢?不是說ROM隻可以讀嗎?硬碟卻是可以修改的。的确,必須明确一點,RAM與ROM都是記憶體,而硬碟是外存,是以ROM不等于硬碟。計算機中的ROM主要是用來存儲一些系統資訊,或者啟動程式BIOS程式,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隻可以讀一般不能修改,斷電也不會消失。

RAM和ROM相比,兩者的最大差別是RAM在斷電以後儲存在上面的資料會自動消失,而ROM不會自動消失,可以長時間斷電儲存。

在手機裡面,RAM就是跟電腦一樣的運作記憶體一樣;而ROM就跟硬碟挂上鈎了,手機中的ROM有一部分用來存儲系統資訊,還有一些裝機軟體,剩餘的大部分容量都是就是拿來作為硬碟用的,可讀可寫。

6、硬碟與記憶體的差別與聯系

硬碟與記憶體的差別是很大的,最主要的三點:

  • 一、記憶體是計算機的工作場所,硬碟用來存放暫時不用的資訊。
  • 二、記憶體是半導體材料制作,硬碟是磁性材料制作。
  • 三、記憶體中的資訊會随掉電而丢失,硬碟中的資訊可以長久儲存。

記憶體與硬碟的聯系:

記憶體與硬碟的聯系也非常密切,這裡隻提一點:硬碟上的資訊永遠是暫時不用的,要用嗎?請裝入記憶體!CPU與硬碟不發生直接的資料交換,CPU隻是通過控制信号指揮硬碟工作,硬碟上的資訊隻有在裝入記憶體後才能被處理。記憶體就是存儲程式以及資料的地方,比如當我們在使用WPS處理文稿時,當你在鍵盤上敲入字元時,它就被存入記憶體中,當你選擇存盤時,記憶體中的資料才會被存入硬(磁)盤。

記憶體與儲存的差别:

記憶體與儲存的差别:大多數人常将記憶體 (Memory)與儲存空間 (Storage) 兩個名字混為一談,尤其是在談到兩者的容量的時候。記憶體是指 (Memory) 計算機中所安裝的随機存取記憶體的容量,儲存 (Storage) 是指計算機内硬碟的容量。從計算機的體系結構來講,硬碟應當是計算機的“外存”。記憶體應當是計算機内部(在主機闆上)的一些存儲器,用來儲存CPU運算使用過程中的中間資料和計算結果,當不用這些資料時,它們被儲存在硬碟上。在計算機業界,記憶體這個名詞被廣泛用來稱呼 RAM( 随機存取記憶體 )。

以上就是關于ROM,RAM,運作記憶體,硬碟的一些差別

7、EEPROM和flash的區分

存儲器分為兩大類:ram和rom。

ram就不講了,今天主要讨論rom。

曆史由來

  • rom最初不能程式設計,出廠什麼内容就永遠什麼内容,不靈活。
  • 後來出現了prom,可以自己寫入一次,要是寫錯了,隻能換一片,自認倒黴。
  • 人類文明不斷進步,終于出現了可多次擦除寫入的EPROM,每次擦除要把晶片拿到紫外線上照一下,想一下你往單片機上下了一個程式之後發現有個地方需要加一句話,為此你要把單片機放紫外燈下照半小時,然後才能再下一次,這麼折騰一天也改不了幾次。
  • 曆史的車輪不斷前進,偉大的EEPROM出現了,拯救了一大批程式員,終于可以随意的修改rom中的内容了。

EEPROM的全稱是“電可擦除可程式設計隻讀存儲器”,即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是相對于紫外擦除的rom來講的。但是今天已經存在多種EEPROM的變種,變成了一類存儲器的統稱。

狹義的EEPROM:

這種rom的特點是可以随機通路和修改任何一個位元組,可以往每個bit中寫入0或者1。這是最傳統的一種EEPROM,掉電後資料不丢失,可以儲存100年,可以擦寫100w次。具有較高的可靠性,但是電路複雜/成本也高。是以目前的EEPROM都是幾十千位元組到幾百千位元組的,絕少有超過512K的。

廣義的EEPROM(flash):

flash屬于廣義的EEPROM,因為它也是電擦除的rom。但是為了差別于一般的按位元組為機關的擦寫的EEPROM,我們都叫它flash。

flash做的改進就是擦除時不再以位元組為機關,而是以塊為機關,一次簡化了電路,資料密度更高,降低了成本。上M的rom一般都是flash。

flash分為nor flash和nand flash。nor flash資料線和位址線分開,可以實作ram一樣的随機尋址功能,可以讀取任何一個位元組。但是擦除仍要按塊來擦。

nand flash同樣是按塊擦除,但是資料線和位址線複用,不能利用位址線随機尋址。讀取隻能按頁來讀取。(nandflash按塊來擦除,按頁來讀,norflash沒有頁)

由于nandflash引腳上複用,是以讀取速度比nor flash慢一點,但是擦除和寫入速度比nor flash快很多。nand flash内部電路更簡單,是以資料密度大,體積小,成本也低。是以大容量的flash都是nand型的。小容量的2~12M的flash多是nor型的。

使用壽命上,nand flash的擦除次數是nor的數倍。而且nand flash可以标記壞塊,進而使軟體跳過壞塊。nor flash 一旦損壞便無法再用。

因為nor flash可以進行位元組尋址,是以程式可以在nor flash中運作。嵌入式系統多用一個小容量的nor flash存儲引導代碼,用一個大容量的nand flash存放檔案系統和核心。

ROM和RAM總結

詳解ROM和RAM

DDR發展曆史

NXP(I.MX6uLL)DDR3實驗——DDR發展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