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理工王愛民教授:關于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三點思考

本文作者:王愛民教授

作者資訊:王愛民,工作于北京理工大學數字化制造研究所,長期專注從事APS技術研究、系統開發與實施應用。

前一陣調研了一些企業,給這些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提供一些咨詢支援。我有自己的一些思考出發點,發出以供讨論。

(1)沒有目标的數字化轉型是沒有意義的,企業要對自己塑型成什麼樣子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業務驅動,目标導向)

一般來說,企業對自身的競争優勢或者未來的發展目标,還是有一個比較清醒的認識,圍繞着這個目标企業需要加強的能力,這其實就是數字化轉型所對應的目标。

這些所需要加強的能力,一般來說都是圍繞着設計、工藝、生産、品質等方面提出了改進的要求——這其實就是一種業務導向。

北理工王愛民教授:關于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三點思考

雖然是打着數字化轉型的旗号,但在這一步的分析過程當中,完全不必要考慮數字化相關的内容,隻需明确目标和業務改進完善的重點。

(2)絕大部分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根本沒有必要貪大求全的,一定要有所為有所不為,直指瓶頸痛點作為抓手來建設

記得自己以前寫過一篇公衆号文章,中小企業也很可能會犯大企業的毛病的。

最典型的就是貪大求全,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企業的數字化部門在逃避可能施加在身上自己的責任,或者美其名曰:人家某某企業就這麼做的也挺好,但也許企業根本就沒有什麼可比性。

北理工王愛民教授:關于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三點思考

其實所謂的說這麼做才是智能制造,這麼做才是數字化轉型,我認為都是有問題甚至是居心不良的。

企業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永遠是他的瓶頸和痛點。

如果企業為了發展要重視設計,為了縮短研發周期要重視仿真工作,而為了讓仿真真正的發揮作用,就要解決虛而不拟、仿而不真的問題,這是真正用數字化技術實作業務的高效運作,其實這就是一種轉型。

不是僅僅有了數字化技術就行,而是要讓數字化技術真正的發揮作用,真正支援業務。圍繞着這個目的所開展的一切的工作都是有意義的。

(3)目前所宣傳的數字化轉型技術架構或者案例資料,很大程度上都是偏重于管理層次,但這個其實絕對不是企業的重點

老話重提:世界上這麼多隐形冠軍,提到他們你想到的是他們的數字化技術用的好,還是他們高性能高品質的産品。

說這個,并不是說這些隐形冠軍不需要借助于數字化技術,而是說在數字化技術還不發達的情況下,他們其實是始終注重于自己産品的品質的性能。即使數字化技術供應可以依靠的時候,圍繞着的業務重點仍然是産品性能及其制造品質。

北理工王愛民教授:關于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三點思考

必須聚焦于設計和工藝,其他的其實都還要退而求其次。

從大的環境來說,我們要走向制造強國。這應該是更加需要着力的重點,而不是其他。這樣才能夠能夠保證我們大國制造基礎能力邁上新的台階。

一己之見,僅供參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