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導航地圖紅綠燈倒計時穿不過的「盲區」

作者:賽文交通
導航地圖紅綠燈倒計時穿不過的「盲區」

“紅燈即将變綠”手機中的導航地圖傳來系統播報,前方路口信号燈閃現變化為表示通行的綠色。

2022年,國内導航地圖最頭部的兩家APP相繼推出紅綠燈倒計時提醒功能,上線後引發使用者熱議,類似“xx城市何時上線?”“有的路口有提示,有的沒有提示”“路口倒計時,時準時不準”的發言充滿了評論區,導航軟體使用者們暢談使用感受,有贊歎此功能友善實用的,也有的體驗感不強,更多的是詢問城市、路口倒計時提醒功能時有時無的問題。

去年8月,高德公布資料已在全國範圍内,支援了總計超過8萬多個紅綠燈路口。12 月,百度地圖官方宣布,紅綠燈倒計時覆寫正式突破 100 萬個方向,支援全國近 3000 個城市、區縣。看似龐大的覆寫範圍背後,仍有路段覆寫不全,城市覆寫不全等現象。

導航地圖是如何擷取信号燈資訊的?部分城市沒有上線是何原因?為何同一城市下仍會出現路段覆寫差異?導航地圖紅綠燈倒計時提醒覆寫程序就像一場考試,誰才是真正的智能化信控“優等生”?

一、倒計時資料從何而來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導航地圖是通過何種管道擷取信号燈剩餘時間的?目前主流的方案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第一種是直接通過交管平台獲得城市信号燈配時資料;以百度地圖在西安為例,西安此前已經完成全市信号燈智能化改造工作,基于智能信号控制系統燈态資料,将全市信号燈實時狀态輸送給導航地圖,在駕駛人使用導航功能時,自動關聯沿線信号燈,在臨近路口時,信号燈倒計時将在導航顯示。

導航地圖通過這種方式擷取到的資料,準确度高,誤差小,但目前資料的開放性對此方法的廣泛應用造成了阻礙。

第二種是通過大資料反推“計算”的方式擷取配時資料;這也是目前導航地圖信号燈的最主要資料來源。

以高德為例,2022年9月2日高德軟體有限公司公開“紅燈時長挖掘方法、電子裝置及計算機程式産品”專利,專利申請時間為2022年3月17日。

該方式推送的配時資料,是基于資料樣本,通過對路口使用者啟停等行為的了解,分析規律,推演出的信号配時方案。對于導航地圖來說大資料更易擷取,即使一些沒有聯網的信号路口,隻要車流量足夠,同樣可以擷取到配時方案,但由于配時方案是“計算”得出,誤差、更新延遲等情況難以避免。

第三種方式是在路口架設攝像頭,實時觀測和提供紅綠燈資訊;但這種方式需要攝像頭數量較多、成本較高。

還有通過在道口紅綠燈的信号控制箱直接讀取的紅綠燈配時資訊,給到網絡平台,再由相關行業機構落地至實際應用場景中等等方式。

二、穿不過的倒計時盲區

導航地圖紅綠燈倒計時提醒功能從上線測試到如今已經接近一年時間了,相較于剛開始的試點,目前功能覆寫率已經大大提升,但仍會出現部分路段沒有提醒,部分地區無法支援的現象,是什麼導緻了這些“倒計時盲區”無法覆寫?

首先是配時資訊擷取的問題,交管平台提供配時資訊的方式,因安全等方面的考量存在資料開放性等局限;而通過大資料計算擷取配時資訊的方案,存在部分路口車流量小、導航使用率低的情況,大資料樣本不足,無法進行分析;在這些路口建設資料采集裝置也可能存在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是以出現了部分難以獲得配時資訊的盲區。

其次是路況過于複雜,例如多路交叉口,标有待直行、待轉彎區,信号燈規律複雜等情況,對“計算”的準确度存在影響,出于安全等因素考慮沒有展示。

除去以上因素外,随着智能交通建設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采用自适應控制、感應控制等智能化的控制方式,在面對一些智能化路口時,導航地圖想通過“計算”的方式擷取倒計時資訊,現在無法“預判”,之後可能也做不到,交通配時資料開放性問題沒有解決之前,智能化路口将是導航地圖紅綠燈倒計時功能始終無法穿越的盲區。

采用自适應控制、感應控制等控制方式的信号燈,可以根據車流量大小、等待情況,自動調整包括時長、方向在内的通行模式,避免了紅綠燈時間長短固定的不合理性,盡量減少駕駛員紅燈等待時間,提高路口通行效率。

這些控制方式并沒有固定配時周期,路口也沒有倒計時顯示,更像是一位靈活指揮的交警,根據交通路口的交通流量的需要變化而變化,行業專家開玩笑到“連信号燈自己都不知道什麼時候結束”是以也不存在被計算的可能。

想要攻克盲區難題,非一日之功,同樣需要時間解決的,還有因盲區存在等問題導緻的導航地圖紅綠燈倒計時功能實際應用中的安全隐患。

三、導航紅綠燈倒計時的隐患

關于紅綠燈倒計時是否被需要,是否有安全隐患,一直存在不同聲音。業内學者以及一線交警比較多的認為存在安全隐患,應該謹慎使用。

首先是覆寫率問題,基于上述的資料來源、路況、智能化更新改造等原因,導航地圖紅綠燈倒計時覆寫率仍存在空白,可能會為使用者帶來不連貫的使用體驗,如果因對導航地圖紅綠燈提醒功能信任而攤薄對現實信号燈的注意力,在處于覆寫盲區的路口就存在安全隐患問題。

其次,目前主流的通過大資料逆推的配時資料擷取方案在準确度上仍存在一些問題,在實際體驗中發現,部分路口會存在3-5秒左右的誤差,網際網路公司會因為提高安全性,主動将綠燈亮起時間推遲幾秒。

絕大多數路口在遇到配時方案調整的情況時,導航地圖資料更新也并不能及時同步。

湘潭交警支隊指揮中心主任蔡小柯就做過這樣的驗證,湘潭市一直大力推行感應控制方式,在一個路口由此前的固定配時改為感應控制政策後的次日,導航地圖仍依照此前的資料推送紅燈倒計時提醒,就出現了導航地圖顯示仍在紅燈等待,實際路口已經綠燈可以通行的情況,相對應的也可能出現現實路口還在紅燈等待,導航地圖已經提醒可以行車了的情況。

高延遲更新的資料帶來的巨大誤差可能會誘發不安全的駕駛行為。

目前對于交通駕駛行為與心理等方面的研究仍存在巨大空缺,從駕駛安全的角度上來說,更繁雜的、需要進一步分辨的資訊勢必會提高駕駛注意力需求,降低資訊處理速度和反應時間,作為影響交通安全的重要變量,從這方面而言,導航地圖并不完善且可能存在誤差的紅綠燈倒計時功能起到的作用并不正面。

由于以上原因,目前導航地圖倒計時功能更多隻能作為一種參考。

采訪了多位老司機之後發現給出的評價大多是,功能是好功能但實際作用有限,導航使用者體驗感沒有過于強烈的原因可能在于應用場景相對單一,在宣傳中被重點提及的大車遮擋、緩解等待焦慮等作用在實際需求中表現的并不強烈,對比技術方面的投入,有種殺雞用牛刀的感覺。

從絕大多數導航使用者角度出發,導航紅綠燈倒計時功能的上線都屬于錦上添花,但不少使用者對此功能相當期待與好奇,網際網路浪潮下使用者對新功能帶來的新奇體驗樂于嘗試;沒用也無所謂,對于不影響駕駛體驗且有一定技術含量的功能,使用者抱有相當的了解和寬容度,導航地圖不至于是以得到太多差評。

在留言中,不少使用者都提到了能否支援檢視之後路口等待情況和紅綠燈狀态的問題。在解決更多适應性問題之後,導航地圖紅燈倒計時提醒能否更近一步實作綠波引導等功能,更好輔助出行,是留給我們的想象空間...

四、更像是一場考試

雖然仍有不足,但導航地圖紅綠燈倒計時上線背後,不論是交通服務意識還是所展現的優秀算力,都是智能交通不斷進步的證明。導航地圖紅綠燈倒計時功能落地普及的程序也發揮了其他用途。

它更像一場考試,可以被輕易計算得出倒計時的路口,其信号配時方案可能相當一段時間沒有發生變動,那目前的方案是否已經是最優解?一些号稱智能配時的路口同樣被用計算手段得出了整體倒計時方案,這麼看來,到底其是“真智能”還是隻是戴了智能的帽子?

考卷之下,排除一些交通流量不大或路口複雜的道路之後,至今仍未在導航地圖中被上線信号燈倒計時的城市與道路,大多是擁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成熟信控思路的“優等生”,更加靈活、先進的方案是僅憑目前算力水準無法給出結論的。

五、結語

存在穿不過的盲區的導航地圖紅綠燈倒計時還能不能用,之後該怎麼用?需要更多方面的考量。

導航紅綠燈倒計時功能的更新和智能化控制方式的進一步推廣,頗有“信号燈倒計時之辯”延續的影子,不論如何,能在實踐中探索出适合自身的道路就是好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