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量化營銷》點球成金的一課,如何利用資料分析優化競争環境?

作者:金蟬解說ss

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中Z貧窮的球隊之一,奧克蘭隊,卻成功逆襲創造佳績,它是怎麼做到的?

秘密就是資料分析與資料驅動系統政策。

在《量化營銷》這本書中,有舉例說明了利用資料分析,如何來優化競争環境?

其中引用最好的例子,就是利用資料點燃了體育分析的火花,《點球成金》這部電影對市場人員和任何懂得資料洞察具有變革性的人都有教育意義。

《量化營銷》點球成金的一課,如何利用資料分析優化競争環境?

《點球成金》的主角奧克蘭隊,是全美職業棒球聯盟中,數一數二的窮隊!

比如在一場比賽中,奧克蘭隊派出的投球手,年薪是23萬美元,而對方的擊球手,年薪是1700萬美元。一個人的薪水,比奧克蘭整支隊都高。

你可能還不知道,在美國體育界,有一項名額專門用來衡量一項運動中,資金對于勝負的決定權重。就是富有球隊和貧窮球隊之間的工資比。這個比例越高,就說明資金在決定勝負中的權重越大。換句話說,在棒球界,有錢幾乎就意味着勝利。

總之,奧克蘭隊當時面對一個緻命問題就是“窮”,窮到隻能買進别的隊挑剩下的“殘次球員”。按照行業規律,這樣的隊伍必敗無疑。但令人意外的是,奧克蘭隊在1999年,居然打敗了衆多财大氣粗的對手,拿下了全美第二名的成績。并且在之後幾年,連續保持佳績。

《量化營銷》點球成金的一課,如何利用資料分析優化競争環境?

那麼,奧克蘭隊究竟是怎麼用少量的籌碼,赢得競争的?又是怎麼把一副爛牌打好的?

透過本質來看,就是怎麼在資源極其有限的情況下,赢得一場“不公平”的競争?

奧克蘭隊的方法是,資料驅動系統政策。把球隊從一個模糊的,依托于球探和競價機制的傳統棒球系統,改造成一個以資料為核心驅動的清晰系統。

前面說過,奧克蘭隊最大的問題就是缺錢。是以,第一步,就是制定科學的财務政策。也就是,怎麼花錢?在當時,預算少的球隊所采取的政策普遍是,把錢花在刀刃上。也就是用僅有的預算,去購買擊球手和投手這兩個最關鍵的球員。但好點的擊球手都不便宜,預算很快就花光了,而且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但是,奧克蘭隊沒有采取傳統的預算方法,卻采取了另一套政策,邊際成本分析!

奧克蘭隊計算的,就是每赢一場球,所要付出的邊際成本。他們觀察了其他球員工資很低的球隊,再計算它們的赢球場次。比如,在2000年前後的幾個賽季中,薪水最低的球隊,總年薪大概是700萬,赢球場次平均是50場左右。這就可以大緻确定,隻要花700萬,就能確定50場勝利。在這個基礎上,每多赢一場球,所要付出的成本,就是一場勝利的邊際成本。

總之,計算的目的隻有一個,就是弄清楚一場勝利到底需要花多少錢。明确這個數字之後,在選擇球員時,隻需要大概估算一下,這個球員會讓球隊的獲勝機率提高多少,就知道這個球員大概值多少錢了。假如對方報價超過這個數字太多就算了,他們就再找别人。

不過,這個方法雖然有用,但它隻是在戰略層面,讓奧克蘭隊有了清晰的财務政策。問題是,怎麼用有限的錢,買到優秀的球員?很顯然,頂尖的球員都被别人高價買走,他們隻能買别人挑剩下的。

怎麼在被挑剩的球員裡找到相對而言最好的?

奧克蘭隊采用的方法是,資料分析。也就是,不看球員的現場表現,隻觀察他們以前日常的訓練和比賽資料。

除了精确之外,資料分析,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它沒有偏見。很多球員長相怪異,太胖或太瘦,或者太矮太醜而輸掉了選拔,但這并不意味着他們水準差。

比如,奧克蘭隊曾經錄用過一名投手,因為他的骨骼有輕微的畸形,看起來不是很好看。但是,他的實力,卻很漂亮。像這樣的球員,别的球探都看不上,是以很便宜。

通過資料分析,奧克蘭隊像淘寶似的,淘到了一大批實力雄厚,物美價廉的選手。這是奧克蘭隊逆襲的決定性因素。

有傳說,奧克蘭隊開啟了一個時代,叫作“大資料棒球時代”!

最後,來說說《量化營銷》這本書,給我們的啟發。

書中點球成金的一課,利用資料分析優化競争環境,為如今的我們提供了許多經驗,尤其對于資源有限的中小型企業和個體經濟。

如果你經常關注周圍的世界,就不難發現如今我們是生活在資料分析的時代,科技和數字經濟引發了資料爆炸式的增長,我們周圍的每個行業都或多或少地在使用資料,數字化驅動營銷,也是必然趨勢,正如《量化營銷》這本書的副标題所言,接下來,我們要,決勝資料分析時代。

《量化營銷》點球成金的一課,如何利用資料分析優化競争環境?

#量化##大資料##頭條創作挑戰賽##書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