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近很重要的心得分享!!!

作者:靜靜教主呀
最近很重要的心得分享!!!

作者 / 靜靜教主

排版 / 靜靜教主

文章字數 / 2202

閱讀時長 / 4分鐘

大家好,我是教主。(靜靜也行)

突然發現最近做的幾件事情放在一起,還挺适合寫一篇「主題文章」的。

那就擱一塊兒好好聊聊吧。

第一件事。

前陣子,我出過一篇「如何選2023年計劃本」的文。

據我所猜,絕大多數胖友應該都把心思放在「本子的外形」上面了。

「選擇适合自己的頁面」,這當然很重要,它也是我寫那篇文章的初衷。

但其實呢,在文章裡,我還提到了一個比本子更加重要的「點」。

這個「點」,是我很希望能被有心之人發現,并拿去使用的。奈何注意到的人太少,是以今天得再主動說一說。

它涉及到了,今年我對計劃本内頁用法的「巨大改變」…

以前我用計劃本,是為了讓自己管理好時間,或者管理好多個任務。

是以會在上面寫類似這樣的東西:

今天有幾個任務要做、做完的劃掉沒有、今天的工作時長是幾個小時,等等等等。

就是很純粹的記錄嘛~

而今年我再用計劃本呢,則換了個方向,我希望自己能更好地管理好「人生注意力」。

因為加了「人生」這個限定詞,是以在我心裡,「注意力」就不再代表“我今天要專注幾個小時”了…

而是代表:

我要確定,自己今年90%的精力、思考、執行力,隻要能用在對自己而言最重要的事業-創作上,就ok。

「隻要能用在」,這個詞聽起來就有點将就的意思了。

以前,我總是想着事情一定要做好,每一件事都得幹得漂漂亮亮,怎麼越到現在标準還越低了?

甚至對自己說:「隻要能」,那就行。

其實也不是标準降低哈,是…

在對「工作效率、時間管理」這麼多年的瘋狂研究裡,我發現效率提升的最佳方法:

不是把找上門的每件事情都做完、做好。

而是肯認同,人生最重要的事情隻有一件。且,要在日常生活工作裡,要能頻繁地做出能促進這件事達成的有效行為。

打個例子:

大家都知道,對我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創作」,而緊密圍繞創作的有效行為有“寫、讀、看”類似行為。

隻要把越多的時間放在這些動作上,那我在創作上面的成就自然會越高。

為了達成這樣的目标,我做了什麼呢?

對每天要用到的計劃本下手:

最近很重要的心得分享!!!

如圖,這是我計劃本某一頁的記錄。

今年我對它的唯一使用原則就是:隻記錄和創作相關的東西。

比如,左側藍色方塊,是和創作相關的具體事項,有寫文章、寫腳本、閱讀、看電影之類。左側藍色原子筆,是我當日和創作相關的反思。右側的周總結部分呢,我則把它寫成了每周輸入和輸出的記錄。

可以說,字裡行間、方方面面都和提升創作能力,達成創作目标有關。

而這麼記錄下來将近一個月,我體會到的最真實的好處就是:

一,每次翻開,我都知道我「人生注意力」的重點應該在哪裡,它會時時刻刻提醒我,什麼事情重要、該做,什麼事情不重要、不該做。

二,因為每天都會輸入“哪些行為對我而言最重要”,于是,我在無意識地情況下,也會主動去做這些行為了。也就是說,這些行為慢慢将會變成不需要意志力去驅動的習慣。

連習慣都養成了,那還怕有什麼目标是達不成的嘛~

這個思路和用法,大家可以借鑒借鑒:什麼是你目前人生中最重要的事,那計劃本就用來隻記錄什麼。

第二件事。

和「複盤」相關。

之前寫複盤我用的一直是電子版軟體,比如notion、備忘錄。

但記錄電子版堅持了很多年了,不管是讀書筆記也好,還是每日、每周複盤也好。我發現用電子版,尤其是電腦來做筆記,寫東西,很大的一個特點就是:

我并不會經常回過頭去翻看。甚至我寫完之後就一次也不看了…

這造成了一個什麼樣的後果呢?

我每次的「複盤」隻在當下有用,寫完過幾天就忘了,于是相同的錯誤就會經常出現在我的工作中。

也就導緻了我浪費掉了太多的時間和情緒。

是以今年,在「複盤」方面,我也做了一個挺大的調整。

一,我把電子版換成紙質版了。

二,我把形式換成「任務+時間線」了。

給大家看一下哈:

最近很重要的心得分享!!!

(裡面的小橫杠代表我在不同日期記下的)

接上文「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隻有一件」這個标準,我把自己的「創作生涯」分成了3個關鍵部分。

一個是vlog,一個是公衆号寫作,一個是小說。

這三個部分,我在本子裡用标簽分頁處理好了。

然後呢?每在一個關鍵部分裡,隻要我有了新的感悟或者心得,或者複盤之後,就按時間線依次往下記錄。

這樣寫下來的結果:

不僅紙質版的東西我會經常翻看,且每次翻開去記錄新的複盤的時候,我又能把之前總結出來的東西再過一遍。

就大大提升了自己把某一件事做好,做極緻的機率。

第三件事。

做以上兩件事的誘因,其實源于之前看的一篇文章。

在公衆号這個行業裡,我也有自己喜歡的部落客,其中最能給到我精神鼓勵、知識補給的,是「槽邊往事」的作者和菜頭。

幾乎他每天寫的文章我都會掃一眼,而且他在我心裡,屬于那種:

随便寫點什麼,都可以寫出東西來的人。

去年年底,他對于「專注做一件事的意義」的解釋,就讓我尤其受用。

大概意思是:

“2023年,我們可以認認真真地挑一件事,比如寫作、畫畫、學習。專注地去「創造」一點東西。

這不是為了把事情做好,而是在做它的過程中,帶來的專注的感覺可以把自己從外界客觀的幹擾裡拉回來。消解掉生活中的痛苦和不确定性。”

這是除了專注于做一件事除了能帶來成就之外,給自己帶來的另一種層面的意義。

好啦,今天這篇文章其實核心聊的就是「最重要的事情隻有一件」。

改造計劃本的用法,是為了讓自己記住什麼對人生最重要;

修改複盤的記錄方式,是為了讓自己把這件最重要的事,盡量縮短時間去做好;

而最後的第三件事呢,則是和大家分享一下,專注這個行為給自己帶來的精神層面的意義;

希望這篇文章能對大家有所啟發,下篇再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