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成吉思汗生前未能滅亡金國,但這幾位做到了,蒙古果真猛将如雲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後,日漸強盛,對西夏的大規模用兵以及對金邊境的的侵擾,逐漸引起了金國邊關守将的注意以及擔憂。1211年駐守北方邊境的金國将領納合買住,就曾因察覺蒙古的軍事動向,奔告于金主衛紹王。

但當時衛紹王并沒有引以為重,害怕擾亂民心,不僅嚴禁百姓傳說邊關之事,并且還将納合買住以擅生邊境之罪囚禁起來。不久之後,蒙古果真侵擾雲中和九原地區,大破大水了。成吉思汗以勢如破竹之勢掠取金國大片領地,成吉思汗之後,其後繼者又是怎樣對待金國的?

成吉思汗生前未能滅亡金國,但這幾位做到了,蒙古果真猛将如雲

一、木華黎、孛魯經略中原時期的進攻

蒙古名将、攻金統帥木華黎被譽為蒙古“四傑”之一,後被成吉思汗封為太師、國王,委以重任,全權指揮攻金。成吉思汗在第四次攻金拿下中都後,雖有派兵試探性的過潼關攻南京,但這時成吉思汗的主力轉向了西夏和準備西征,是以在第四次伐金之後的半年裡,二者之間隻發生過一些小的軍事沖突與戰争。

直到1217年下半年開始,木華黎率領南征軍全權經略中原。在學界有關于木華黎南征時所率軍隊數量的問題已有諸多考證,在此較認同黃時鑒的看法,統軍十萬,其中汪古騎兵一萬餘人,蒙古探馬赤軍一萬三千餘人,外加漢軍和契丹的八萬人。

成吉思汗生前未能滅亡金國,但這幾位做到了,蒙古果真猛将如雲

十萬南征軍在木華黎的率領下,首先于1217年8月“拔遂城(今河北徐水縣西)、蠡州(今河北蠡縣)”“(九月)辛卯,大元兵徇隰州(金山西隰縣)及汾西縣(今山西汾西縣),癸巳,攻沁州(山西沁縣)……乙未,大元兵攻太原簸箕掌寨。丁酉,薄太原城,攻交城(今山西古交市)、清源(今山西清徐縣)”十月,南征軍主要進攻山東地區。

十一月,除了進取山東一些未下地區外,還配置設定主力進攻山西地區。如《金史》所載:“(十一月)戊戌,大元兵攻太原府。”蒙古在攻打過程中,中間也有一些地區被金朝收複,是以蒙古會再次進行攻打。

成吉思汗生前未能滅亡金國,但這幾位做到了,蒙古果真猛将如雲

《金史》所載:“(十二月庚戌)是日,大元兵平益都府(今山東青州市)。……己未,大元兵複攻沂州(今山東臨沂市西),官民棄城遁。辛酉,下密州(今山東諸城市),節度使完顔宇死之。”

1218年上半年蒙古對金應無大的戰事,這一年較大的戰事在八月份展開,木華黎率南征軍,兵出紫荊口,俘虜了地主武裝首領張柔。此後,“木華黎自西京入河東,克太原、平陽及忻、代、澤、潞、汾、霍等州。”被收服的張柔也沒有令木華黎失望,奮力征戰。

1219年春,“張柔敗武仙,降祁陽、曲陽、中山等城”1219年的上半年南征軍主要在河北一片攻戰,下半年主要進攻山西地區。由于兵力有限,作戰中木華黎重用降蒙的将兵,令其跟随作戰。如參與作戰的有劉伯林、史天倪等,“己卯,破潞、绛及火山、聞喜諸州縣。”1220年,木華黎繼續攻打未下之地,先後收服了武仙、武貴以及嚴實。

成吉思汗生前未能滅亡金國,但這幾位做到了,蒙古果真猛将如雲

“東平嚴實籍彰德(今河南安陽市)、大名(今河北大名縣)、磁(今河北磁縣)、洺(今河北永年縣)、恩(今山東武亭縣)、博(今山東聊城)、滑(今河南滑縣)、濬(今河南浚縣)等州戶三十萬來歸,木華黎承制授實金紫光祿大夫、行尚書省事。”

這一年木華黎久攻東平不下,最後隻好屯兵其下,圍守之。1221年,“金東平行省事忙古棄城遁,嚴實入守之。”這一年主要用兵于陝西,但久攻延安不下。“(十六年冬十月)木華黎出河西,克蒹、綏德(今陝西綏德縣)、保安(今陝西志丹縣)、鄜(今陝西富縣)、坊(今陝西黃陵縣)、丹(今陝西宜川縣)等州,進攻延安,不下。”

成吉思汗生前未能滅亡金國,但這幾位做到了,蒙古果真猛将如雲

直到1222年2月,木華黎依然繼續在攻打陝西,但延安仍然未破。各地作戰如嚴實攻潞州,下陵川,木華黎赴雲中攻占太原等,皆較為順利。但11月主攻的陝西鳳翔府,也是久久不能破城。

由此可見,木華黎在陝西一帶用兵時,多處受挫,這也緻使南征軍的軍心受到打擊,1223年3月,木華黎病死于鳳翔戰場,享年54歲。根據成吉思汗賜黃金印時所旨:“子孫傳國世世不絕。

成吉思汗生前未能滅亡金國,但這幾位做到了,蒙古果真猛将如雲

使統諸軍,經略中原。”木華黎身亡後,成吉思汗令其子孛魯襲位南征軍在此期間對金朝的作戰也相對減少,是以金朝得以喘息,并且收複了一些失地。如山西的汾西縣、河中府、萬榮縣、霍州市以及洪洞縣等,河南的孟縣、平陸縣、衛輝市、渑池縣以及永甯縣等。這一年金軍在與宋軍和西夏軍的作戰中也取得了一些勝利。

但在木華黎逝世的同年12月,金主宣宗駕崩,享年61歲。金宣宗之子完顔守緒即皇帝位,是為金哀宗。1224年哀宗登基後,金國開始與西夏講和。對此,承襲木華黎之權的孛魯奉命向西夏發起進攻。中原地區先後有何實和攸哈剌拔都發起的攻戰。

成吉思汗生前未能滅亡金國,但這幾位做到了,蒙古果真猛将如雲

1225年,這一年發生的重大影響的事即為武仙的叛蒙投金之事,是以,這一年蒙軍主攻武仙。蒙軍強攻,武仙兵敗。後雖得以與企圖收複失地的南宋将領彭義斌聯結,但還是經受不住蒙軍對其進行的惡戰,彭、武聯軍被擊敗。1226年,這時成吉思汗已經結束了西征,蒙古兵力重點用于了對西夏的大規模進攻。

對中原的作戰主要是在青州,原紅襖軍的首領李全因不堪蒙軍的進攻,最後放棄抵抗降蒙。此時金因蒙古重點對西夏用兵,也得以收複一些失地。1227年,蒙古軍對西夏的作戰已經接近尾聲。成吉思汗在西夏留下部分軍隊攻打,自己則率軍向金地進發。先後破臨洮府、信德府、德順府。閏6月避暑于六盤山。

成吉思汗生前未能滅亡金國,但這幾位做到了,蒙古果真猛将如雲

7月,成吉思汗病逝。享年六十六歲,在位二十二年。臨終前成吉思汗要求秘不發喪,還特意留下了亡金的重要政策:“金精兵在潼關,南據連山,北限大河,難以遽破。若假道于宋,宋、金世仇,必能許我,則下兵唐、鄧,直搗大梁。金急,必征兵潼關。然以數萬之衆,千裡赴援,人馬疲弊,雖至弗能戰,破之必矣。”

這番成吉思汗的遺言,是其對金用兵多年的心得,金國雖氣數将盡,但要想順利亡之,假道于宋即為上策。1228年,孛魯“聞太祖崩,趨赴北庭,哀毀靡疾”,于此年五月病逝,孛魯之子塔思襲位。

成吉思汗生前未能滅亡金國,但這幾位做到了,蒙古果真猛将如雲

二、窩闊台汗對金的征伐

成吉思汗病故後,大蒙古國先由一直在成吉思汗身邊的第四子拖雷監國。後于1229年8月,第三子窩闊台繼承汗位,是為太宗。太宗掌權後,注重提高汗王的權威,完善法令,加強軍隊建設,繼續蒙古的亡金之戰。

金國曾因成吉思汗的病故,派遣使臣贈财物于蒙古表示哀悼,希望緩和與蒙古的關系,但窩闊台明确表明了他的态度,拒絕了金國的财物,“汝主久不降,使先帝老于兵間,吾豈能忘也,赗何為哉。”議事,堅決伐金。九月,蒙古大軍進攻潞州失敗。

成吉思汗生前未能滅亡金國,但這幾位做到了,蒙古果真猛将如雲

到十月,轉圍慶陽。1230年春,窩闊台派兵進圍京兆府(金陝西西安),金朝雖有率師援之,然蒙軍之勢難擋,敗之。因慶陽被困已久,同年正月,金國所派的援軍與蒙古軍大戰于慶陽附近的大昌原,金軍獲勝,慶陽之圍得以解除。在陝西一帶的進攻不如窩闊台汗所預想的那麼順利,是以當太宗得知情況後,議定親率大軍來戰。

“秋月,帝自将南伐,皇弟拖雷、皇侄蒙哥率師從,拔天成(今山西天鎮縣)等堡,遂渡河攻鳳翔。”而後又依次攻打潞州、潼關以及藍關,但皆為不順。至年末,獲得浦城、韓城及天勝寨之戰的勝利。1231年年初窩闊台汗派兵嘗試攻打潼關,但正如成吉思汗所言,潼關有金國重兵駐守,蒙軍所試敗之。同年正月,窩闊台汗又一次派兵圍攻鳳翔府。二月,“克鳳翔,攻洛陽、河中諸城,下之。”

成吉思汗生前未能滅亡金國,但這幾位做到了,蒙古果真猛将如雲

四月,得以成功攻下鳳翔。九月,窩闊台汗根據避暑時與群臣商議的政策,決定兵分三路滅亡金國。窩闊台汗親率中軍直指河中府,十二月,攻下河中府。同月,蒙軍又與金軍展開禹山之戰,蒙軍占領鄭州。1232年,有名的三峰山之戰在正月展開,拖雷率師降獲了金将蒲阿。此戰之後,蒙古軍乘勝追擊,進攻鈞州,并連下數州。

3月,蒙古大将速不台圍攻汴京,金國岌岌可危,金哀宗承諾遣其弟曹王訛可為人質入蒙古,又因汴京一時難以攻下,最後蒙軍同意撤離。“帝還,留速不台守河南。”7月,窩闊台汗“遣唐慶使金谕降,金殺之。”金國殺害蒙古使者,此為飛虎軍士申福、蔡元擅自為之。

成吉思汗生前未能滅亡金國,但這幾位做到了,蒙古果真猛将如雲

金主害怕蒙古借此機會再次圍攻,于是打算放棄汴京。9月,窩闊台汗因拖雷之死傳回和林,但大軍仍留在金地繼續對其進攻。恐慌之下,金帝于同年十二月,抛棄汴京,東逃之。起初決定前往衛州,但連攻數日衛州未下,蒙古軍又在後面追擊,是以又決定奔向歸德。

1233年,窩闊台汗一面派兵加強了對汴京的攻勢,同時還派兵追襲金帝。金主逃城後,汴京群龍無首,城裡極為混亂,再加之蒙軍的強大攻勢,根本無計可施,最後崔立在城内發動兵變,蒙軍破城,汴京淪陷。

成吉思汗生前未能滅亡金國,但這幾位做到了,蒙古果真猛将如雲

金朝南京失守。5月,窩闊台汗派兵攻打中京洛陽,洛陽守将雖頑強抗擊,但還是在六月被蒙古軍攻破。

因中京被破,金哀宗棄歸德而去,先後逃往到亳州和蔡州。窩闊台汗按成吉思汗的計劃,策動南宋與其聯兵一齊向蔡州進圍。“(九月)辛亥,大元兵築長壘圍蔡城。”此時南宋也運來糧草至蔡州,共同破蔡。同年12月,蒙宋聯軍在息州(今河南息縣)大敗武仙,金人獻數州來降。

成吉思汗生前未能滅亡金國,但這幾位做到了,蒙古果真猛将如雲

1234年正月,金哀宗自知已是回天無力,于是“(戊申)傳位于東面元帥承麟。”蒙宋聯軍發起最後進攻,哀宗傳位五天後,蒙古軍攻入蔡州城,哀宗在幽蘭軒自缢,金亡。

三、總結

在戰争全局中,掌握和保持戰略主動權,是奪取戰争勝利的關鍵。蒙古與金的戰争中,成吉思汗及其繼承人在政治上以反抗壓迫為号召,發揮了新興民族的銳氣。

成吉思汗生前未能滅亡金國,但這幾位做到了,蒙古果真猛将如雲

在謀略上善于利用金、宋、夏以及金朝内部的沖突,各個擊破,尤其是利用宋金的世仇關系,聯合蒙古攻打金國。在戰術上采用聲東擊西,突襲殲敵的政策;在武器裝備上善于吸取中原先進技術,使長于野戰的蒙古軍增強了攻堅能力。蒙古滅亡金朝,為之後建立元朝、統一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