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淮海戰役打到了尾聲,解放軍大兵團包圍,運動穿插,将國軍在運動中分割聚殲。
一個叫麻古子的村莊,之前并不出名,沒人知曉他的存在,但因為這場戰鬥,他出名了。國民革命軍第八軍軍長李彌,正率領着自己的第十三軍團奮戰在附近,而這個叫做麻古子的村莊,就橫亘着他駐防區域的中心,像個釘子一樣。由于其他作戰部隊都在執行作戰任務,于是,李彌決定親自帶領自己嫡系部隊第八軍,将這個小村莊拿下來,出了這口惡氣。
在空軍、炮兵的支援下,這個破舊的小村莊,承受了巨大的攻擊壓力。看着騰起的陣陣濃煙,李彌感到很滿意,在這樣的火力密度和強度下,相信堅守在這個小村莊中的解放軍,基本已經損失殆盡。于是,李彌指令自己的部下,進村打掃戰場。
然而,當部下進入村莊後,密集的機槍聲和手榴彈的爆炸聲,迅速将李彌的精神挑動的高度緊張,眼皮直跳。面對着這樣火力的突然打擊,李彌的第八軍根本沒有招架之力,損失慘重。直到12月底,黃百韬戰死,杜聿明狼狽回逃,李彌都沒有拿下這座平原中的村落。
按照計劃,李彌的第八軍是作為斷後部隊,掩護大部隊撤退的。解放軍一路追擊,第八軍崩潰,而李彌則在混亂中,換上了士兵的衣服裝作傷員逃脫。
回到南京後,委員長對李彌大為光火,但是由于淮海戰役,高層的将領損失太多,實在是不舍得再去處置一位在抗戰時燒毀了日軍20架飛機的英雄,于是,将李彌派到雲南駐守,組建新的部隊。
而到昆明後不久,雲南省主席盧漢,宣布起義,俘虜了大批軍隊,李彌就在其中。李彌這個人雖然膽小怕死,但是對委員長卻極度忠心,但在其妻子龍慧娛的勸說下,同意出城勸說圍攻昆明的國軍。但當李彌出城後,卻迅速加入國軍,攻擊昆明城。但在城内守軍和我軍的猛烈攻擊下失敗,逃至台灣,抛棄了自己的妻子。
李彌逃至台灣後,抛棄了自己的部隊,一如淮海戰役時抛棄自己的部隊一般,但李彌手下的2000餘名國軍,忠心于國府,不願向人民解放軍投降,于是在709團團長李國輝的帶領下,全部退入緬甸金三角,成立了中華民國複興軍。
金三角位于緬甸、泰國和寮國的交界處,山高林密,地形複雜。當緬甸當局知道有一支這樣的軍隊進入緬甸後,立馬組織軍隊進行攻擊圍剿,但在李國輝的帶領下,利用遊擊戰術,打的緬甸軍潰不成軍,敗退而回。于是,在金三角完全站住了腳跟。這一時期,李國輝通過收攏國軍殘兵,隊伍很快壯大到一萬多人,成為緬北最大的軍事力量,
委員長在知曉了這支軍隊之後,又驚又怒,驚得是自己還有一支這麼能打的部隊,怒的是,李彌竟然将這樣一支部隊扔下不管了。于是,在委員長的要求下,李彌乘坐飛機抵達緬甸,見到了李國輝。在昔日的長官面前,李國輝異常開心,然而,看到李國輝的成績,李彌反而生出來嫉妒和防備之心。
而此時,原第八軍的副軍長柳元麟被我軍釋放後,迅速趕到金三角與李彌彙合,在兩人的密切配合下,軍隊進行了重組,重建第八軍,李國輝也降級成了師長。同時,積蓄力量,向雲南發動了反攻,并占領了臨滄縣城。當時在雲南的陳赓知道後大怒,于是迅速組織部隊進行反擊,在我軍的攻擊下,李彌再次潰不成軍,退入緬甸境内。
這次的失敗,讓李彌認識到,無論是軍隊的戰鬥力,還是資金方面,已經不再允許自己向新中國的人民軍隊和人民政權,再發起任何的進攻。于是,他開始專心将精力放在防備緬甸軍方的攻擊和軍資的籌備之上。
金三角是一個貧窮的地方,但是地理位置極佳,處于三國的交界地段,罂粟種植廣泛。于是,李彌運用軍隊的力量,驅逐了所有當地的其他勢力,獨霸金三角地區,成為最大的毒枭,而軍隊的數量也迅速的達到了幾萬人。
随着人員的擴充和資金的充裕,李彌開始率領部隊向南進發,并一度攻至緬甸中部區域。此時,李彌志得意滿,不敢攻擊解放軍,但不妨礙他成為緬甸王。而緬甸在與李彌交手幾次後,發現始終不是對手,于是向印度求援。印度由于不熟悉當地環境,也被李彌擊敗。最後,緬甸當局隻好通過聯合國,向蔣委員長施壓。
委員長在得到消息後大怒,本來是計劃讓李彌整頓軍隊,北上雲南,配合他的反攻大陸的計劃的,誰知道竟然做起了緬甸王。于是,1954年,一封電報将李彌召回了台灣。金三角的殘軍雖然失去了李彌的指揮,但是沒有失去戰鬥力,依然盤踞在金三角區域。直到1960年,緬甸聯合我軍共同出兵,才終結了這夥殘軍在金三角的盤踞統治,讓國民黨軍隊徹底退出了金三角。
#曆史開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