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市場也在變化之中,觀衆對好萊塢大片已不像之前那麼新鮮和熱切,随着國産片自身制作的提高,好萊塢一家獨大的局面,将逐漸成為曆史。
作者|裡昂\編輯|孤鴿
春節檔票房大賣後,接連不斷又有新片定檔,電影市場重新熱鬧起來。但這份熱鬧,卻與我們曾經熟悉的美國大片無關。
2月份,《黑豹2》和《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潮》(《蟻人3》)先後與内地觀衆見面,缺席内地影市長達三年半的漫威電影,終于重回銀幕。本以為能給觀衆帶來“小别勝新婚”的欣喜,結果卻讓人遺憾。
《黑豹2》上映16天,票房才艱難破億,預估接下來也不會有大變化,而豆瓣評分僅5.4分。《蟻人3》情況稍好一點,豆瓣評分勉強過了及格線,上映6天票房1.53億,貓眼預測票房為2.78億,遠不及前兩部6.7億、8.31億的成績。
無論是口碑還是票房,重回内地市場的漫威電影都算得上一次潰敗,面臨着一個尴尬境地。何況,這兩部電影在漫威電影宇宙中還占據了重要節點,前者是漫威第四階段的完結之作,後者則是漫威第五階段的開篇之作。經此挫敗,未來難料。
回想漫威電影在内地市場的高光時刻,毫無疑問是4年前《複仇者聯盟4》上映時,每一個超級英雄的登場,都會伴随着影院内觀衆的尖叫,而滅霸一個響指之後,不僅讓一半超級英雄隕落,更是讓影院裡哀嚎一片。影片在内地狂攬42.5億元票房,至今仍占據着内地影史進口片票房冠軍的位置,也是内地影史票房榜前10中唯一一部引進片。
漫威大片有過輝煌的成績,如今卻雄風不再,原因是什麼?還有機會嗎?
接連失利
漫威電影在中國内地的失利,是以《黑豹》為轉折點的。
作為首部以黑人為主角的超級英雄電影,2018年的《黑豹》承載了北美影迷太多的期待。以超7億美元位居北美票房總排行榜第6名。更令人吃驚的是,該片獲得第9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成為首部獲得該獎項提名的超級英雄電影,創造了曆史。
但在中國,《黑豹》卻面臨着另一種命運,票房僅收6.62億元,是漫威電影第三階段的11部電影中票房最低的影片。口碑也反響平平,豆瓣隻有6.5分。《黑豹2》在國内外的命運基本複制了第一部,隻是口碑更低,票房更差。
因為黑豹扮演者查德維克·博斯曼罹病去世,《黑豹2》的劇本大改了幾次,最後将故事聚焦在女性角色身上。“女權+膚色”的搭配,讓這部超級英雄電影被诟病“太政治正确”。片中塔洛坎王國生活在海底,也被網友調侃成“低配版的《黑豹2:水之道》”。動作場面上,電影的高潮段落設定在一艘艦艇上,兩方陣營拿着冷兵器厮殺,像過家家。
《黑豹2》因為沒有與北美同步上映,等國内引進的時候,影片早就上線了海外流媒體,以至于盜版片源在網絡上傳播,間接影響放到票房。同時,長達161分鐘的時長,也不利于影院排片。但核心原因還是文化差異,中國觀衆對影片故事和人物沒法共情。
在此情況下,《黑豹2》依然被引進,或許隻是将它當作一次試水,一盤前菜,接下來的《蟻人3》才是漫威電影重回内地市場的重頭戲,新的開端。
很多觀衆可能會疑問,漫威為什麼将《蟻人3》作為第五階段的開篇?蟻人在鋼鐵俠、美國隊長等一衆超級英雄中間,确實是存在感最弱的一個,但别忘了,他提供的有關量子領域的知識,為《複仇者聯盟4》中衆人扭轉敗局、戰勝滅霸提供了關鍵助力。
《蟻人3》可以将觀衆拉到《複仇者聯盟4》的回憶,串聯起之前的故事和角色,它也的确是這麼做的,美國隊長、蜘蛛俠等超級英雄都被當做包袱在片中抖了出來。
但也僅此而已。《蟻人》系列最開始主要依靠一些喜劇包袱,以及蟻人能自由變大變小的身體特性,俘獲一批觀衆,但它無法長久,用完兩次就沒有新鮮感了。
漫威單人超級英雄電影的續集都會面臨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更新。正常操作是主角依然出場,但會引出幾個新人,在《蟻人3》中便是三世同堂,組隊進入到量子領域,但劇本仍是硬傷。
本身人物IP的知名度就不大,如果叙事上再不下功夫,不把觀衆的情感調動起來,失利也是顯而易見的。
由盛而衰
中國内地電影市場曾見證了漫威電影宇宙的崛起和輝煌。
漫威宇宙是從2008年的《鋼鐵俠》開始的,之後又拍了《無敵浩克》《雷神》《美國隊長》等,但進入内地市場時表現平平。直到2012年,《複仇者聯盟》将“初代六人組”鋼鐵俠、美國隊長、雷神、黑寡婦、綠巨人和鷹眼召集起來,才一舉成功,收獲了5.6億元票房。
從此,漫威超級英雄成為一個大IP,刻印在内地觀衆的文化消費基因裡。
漫威電影宇宙第二階段在“初代六人組”的基礎上,又引入了《銀河護衛隊》《蟻人》,将内地票房水位擡高到了10億元以上。2015年的《複仇者聯盟2》票房達14.63億元,位列年度内地票房榜第五。
從2016年的《美國隊長3》開始,漫威電影宇宙進入第三階段。之前觀衆熟悉的超級英雄電影陸續推出續作,并有《奇異博士》《黑豹》《驚奇隊長》等新的超級英雄加盟。漫威電影在内地影市達到井噴,《複仇者聯盟3》和《複仇者聯盟4》将票房推至20億+和40億+。
然而,進入到漫威電影宇宙第四階段,口碑和票房大幅下滑。前三個階段22部影片,隻有兩部影片《黑豹》和《驚奇隊長》的豆瓣評分在7分以下,而第四階段的7部漫威電影中,連一部上7分的都沒有,《雷神4》和《黑豹2》隻有5.4分。
從票房來看,隻有《蜘蛛俠:英雄無歸》比較能打,全球票房拿下19.2億美元,其餘6部電影的全球票房,均沒有突破10億美元。
幾乎每部電影上映後,都會遭到網友的口誅筆伐。作為該階段首秀的《黑寡婦》,榨幹了斯嘉麗·約翰遜的最後價值。“黑寡婦”這個超級英雄在複仇者聯盟中出現時,是個性感爆棚,極具個人魅力的女性角色,但是在單人超級英雄電影中作為主角出現時,魅力大減。
此外,《尚氣與十環傳奇》就像是一鍋中西結合的大亂炖,不倫不類;《永恒族》隻顧迎合好萊塢的政治正确;《奇異博士2》則像是導演對漫威電影進行的惡趣味嘗試,放入大量恐怖片元素,讓人一時難以接受;《雷神4》遭批評最重,網友評論“連戲谑都如此無趣”。
《蜘蛛俠:英雄無歸》算是第四階段漫威口碑最好的一部,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導演使勁渾身解數,将三代蜘蛛俠在片中合體,給了觀衆一次難忘的回憶殺。
整體上看,第四階段的漫威電影顯得太散,雜亂無章,每部片子都各自為戰,在故事上基本沒有關聯,不像前三個階段,都有“複仇者聯盟”收尾。更為重要的是,如今的漫威電影故事平庸乏味,角色缺乏魅力,視覺特效又審美疲勞,真不知道可以看什麼。
針對這些問題,近幾年好萊塢已經有不少導演出面“炮轟”漫威電影。2019年,馬丁·斯科塞斯發表言論:“漫威電影不是電影,是主題公園。”之後,昆汀接過話茬:“那些漫威電影中的演員不是真正的電影明星,真正的明星是他們飾演的那些角色。”斯皮爾伯格也曾說過:“漫威電影會像曾經的西部片一樣漸漸沒落。”
連内部人都看不下去了,漫威大片也就無法像曾經那樣在全球市場攻城略地了。
還有信心嗎?
漫威電影在票房和口碑上的接連失利,與母公司迪士尼在疫情期間的激進戰略調整不無關系。
全球疫情這幾年,電影行業遭受重創,在此艱難條件下,漫威電影仍然在兩年内上線了11部劇集和7部電影,如此緊密的節奏,必然會壓縮劇本打磨時間,影響拍攝以及後期的工作。
迪士尼前任CEO鮑勃·查佩克在任期間,曾經揚言:“即使沒有中國市場,我們也能獲得成功。”他任命的媒體和娛樂發行部門主席卡裡姆·丹尼爾,獨攬大權,控制着包括漫威、皮克斯在内的各工作室的财務與最終決策權,招緻高管和創作者大為不滿。
去年年底,曾擔任15年迪士尼CEO,力主收購漫威影業的羅伯特·艾格重回迪士尼。他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調整組織架構,解雇丹尼爾,将更大的權力交還給創意上司者。這對于漫威電影是好消息,因為創意團隊将決定制作什麼内容,有更大自主權。
如何挽回漫威電影失去的口碑,讓觀衆重拾對漫威電影的信心,是漫威高層最關注的事情。
在《蟻人3》的釋出會上,漫威影業CEO凱文·費奇表示,“現在我們正在重新梳理第五、第六階段,并且我正在構思第七階段,我會參與到具體故事的設計中去。”重新重視起内容開發,是漫威想要扭轉頹勢必不可少的一環。
如今,《蟻人3》已經開啟了漫威電影的第五階段,片中大反派“征服者康”亮相,這位被稱為滅霸級的反派,希望能給漫威第五階段帶來一些改變。為了迎接之後的複聯大戰,漫威将更多心力放在鋪墊和塑造“征服者康”這位終極反派身上。
2023年,漫威第五階段的影片還有《銀河護衛隊3》和《驚奇隊長2》兩部電影,不出意外兩部電影都能引進内地。它們的前作,一部在内地的票房是6.86億元,一部是10.35億元,雖算不上爆款,也不乏成功點。尤其是《驚奇隊長》,這一次還将加入《旺達幻視》中的光譜和《驚奇女士》的卡瑪拉,陣容更新,預估票房會好于當下的《蟻人3》。
此外,這一階段還有《美國隊長4》及《雷霆特工隊》,由于沒有高人氣角色支撐,效果不樂觀。整個漫威第五階段叙事處于鋪墊狀态,缺少大招,稱其“擺爛”也并不言過。
真正寄予厚望的,要到第六階段,《複仇者聯盟5:康之王朝》與《複仇者聯盟6:秘密戰争》會集齊新英雄們,新的聯盟能否像初代複仇者們集結時那樣振奮人心,還待驗證。
與此同時,中國電影市場也在變化之中,觀衆對好萊塢大片已不像之前那麼新鮮和熱切,随着國産片自身制作的提高,好萊塢一家獨大的局面,逐漸成為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