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緬甸鳄魚吃人慘案,殘暴的上千名日軍被鳄魚襲擊并被活吞
雖說人類是食物鍊最頂端的動物,可真要遇着猛禽猛獸,誰是誰的食物也不一定。在二戰期間,就發生過一樁可怕的鳄魚食人事件。當時在一個東南亞小島上,上千名裝備着長槍短炮的士兵,竟然無一不成為鳄魚的食物。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日本從1940年起就提出了“大東亞共榮圈”的設想,将東南亞和西太平洋地區變成日本的殖民地。是以,日本先後将戰火燒到東南亞大部分國家。但在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太平洋戰争随之爆發,美軍開始大力阻止日軍的南進政策。
到了1942年5月,日本已先後侵占新加坡、緬甸、新幾内亞和所羅門群島等,加上此前侵占的北韓、中國淪陷區和印度支那等,日本基本實作大東亞共榮圈的擴張計劃。再之後,日本甚至取得了西太平洋上的霸主地位。
但由于日本急于求成,防守不當,日軍在兩場關鍵性戰役中接連受挫,遭到了盟軍的全面反攻。自那以後,日軍的嚣張氣焰不再,殖民地逐漸喪失。1943年11月,中英美三國确認聯合對日作戰,中美聯合發動緬北滇西反攻戰役,計劃将日軍徹底趕出緬甸北部。
在緬甸戰場上,日軍連連受挫。1945年2月,支撐不住的日軍打算撤回日本。由于陸路已被切斷,這支剩餘上千人的潰逃軍隊隻能從海上逃命。逃亡途中,英軍發現了日軍軍隊,以猛烈炮火迎擊。可喪家之犬般的日軍已經無法抵擋,隻能慌不擇路地逃到一片沼澤地裡。
一部分士兵因體力透支,陷入了沼澤之中,剩下的日軍艱難爬回岸邊時,天色已經昏暗,他們疲憊得不願再有一絲動彈。在留下幾名士兵放哨,防止英軍進攻後,其他士兵都呼呼大睡起來。半夜,哨兵卻發現了異常的聲響。
那個聲音不像是人在叢林中行走,而是一陣接一陣的“咕噜噜”的聲音,反倒像有人要從水裡冒出來,聽得哨兵心裡直發怵。本來靠樹坐着的哨兵趕緊起身檢視,那沼澤裡竟有數不清的鳄魚在遊,并且成群結隊地朝岸邊爬來。
原來白天的槍聲和受傷士兵的血腥氣,将這些鳄魚引來了。不過它們沒有馬上行動,而是潛在水裡,打算等士兵們沒有防備,再出其不意地收獲一頓豐富的食物。哨兵馬上發出警報,但還沒來得及就遭到鳄魚的襲擊。
一瞬間,這些鳄魚瘋狂對毫無防備的日軍進行厮殺。沼澤中傳來了不斷的慘叫聲和搏鬥聲,英軍發現了聲響後,做好了戰鬥的準備。他們以為日軍要進行突圍,可等了許久,都沒有一個士兵從沼澤裡出來。
于是,英軍派了少數士兵前往偵查,可槍聲和叫聲仍然不斷,英軍最終決定不冒險,等一切平靜下來,才進去偵查。等英軍走入沼澤之後,眼前的一幕讓他們既震驚又惡心。日軍和鳄魚的屍體交錯,到處流着腥臭和鮮豔的血。
最終,隻有20多個日軍僥幸逃生,被英軍俘虜。這也許對他們來說,已經是最好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