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龍擡頭這天的經典傳統——理發,預示着辭舊迎新,希望新的一年順順利利。

健康人的發量始終保持着動态平衡,及時打理頭發不但對顔值有益,對身心健康也起着關鍵作用。
受訪專家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丁思遠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 王永春
江蘇省蘇北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副主任醫師 邵劍
換個發型真的會讓心情變好
每到重要的時間節點,比如新一年的開始、失戀後想開啟新生活、遭遇挫折後重整旗鼓等,當想要用新狀态迎接新生活的時候,我們常常會想要去換發型。
為啥煥然一新要從“頭”開始,換發型與心情調整有什麼關系?
//
發型是印象管理中的重要一環,頭發又是一個人最顯著的特征之一。
美國耶魯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人們确實會根據發型快速對一個人做出評價。是以想向别人展現自己的變化,換個發型就好。
當我們需要控制感和力量感的時候,換發型也能帶來效果。
從心理學上來說,改變發型可以讓我們迅速有新的精神面貌,看着鏡子裡和過去非常不同的自己,能給人一種從挫折和痛苦中解放出來的體驗,感覺自己是全新的,感受到信心和力量,幫助自愈、調整心情。
另外,理發時頭皮受到刺激,有助讓大腦中樞釋放讓人心情愉悅的化學物質;坐在理發椅上“變好看”的過程,也會讓心情更好。
不同類型頭發的修剪頻率
頭發過長會使頭皮出油增多,引起皮脂代謝紊亂;長期不打理,厚重的頭發會讓發際線處變得稀疏,嚴重時還會使毛囊受損,形成脫發。
及時修剪可刺激毛發細胞新陳代謝,保證營養供給、促進毛發生長。及時減輕頭發的重量、調整發縫,可以防止頑固發線及秃發的形成。
不同發型、發質的人群也有各自的剪發頻率。
◎長發:最長3個月就必須修剪一次
◎短發:建議每個月修剪一次
◎油性發質:頭皮細胞比較敏感,建議每個月修剪一次
◎幹性發質:修剪的同時還需要做補水和營養護理,比起油性發質,要降低剪發頻率
這樣吃,補足頭發營養
除了定期打理頭發,還要科學補充頭發需要的營養,營養專家總結了3類頭發友好型食物。
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
頭發的本質是角蛋白,頭發黑色素的形成需要一種叫“酪氨酸”的氨基酸作為原料。
飲食中缺乏蛋白質,會讓頭發生長緩慢、容易脫落,還會讓發質變差。蛋奶、瘦肉、豆類、魚肉、谷薯類都是補充蛋白質不錯的選擇。
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
這類維生素參與蛋白質、氨基酸代謝,間接保護頭發。B族維生素在雜糧雜豆和動物内髒如肝中含量較為豐富。
建議雜糧雜豆占主食的1/3,每月吃2~3次動物内髒,每次吃25克左右,大概相當于1元硬币厚的一巴掌豬肝。
富含鋅的食物
缺鋅會導緻頭發變脆、無光澤,甚至脫發。補鋅首選海産品、瘦肉、動物内髒。
此外,要想保護頭發,還要注意少吃高糖食物和油炸食品。▲
本期編輯:徐夢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