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談戀愛,他們怎麼敢的啊?!

作者|劉小土

“為什麼現在年輕人不想結婚了”,這個隔三差五就上微網誌熱搜的話題,正在被越來越多網友所關注、所讨論。

談戀愛,他們怎麼敢的啊?!

這是很有意思的現象。畢竟,據國家統計局年鑒統計,2021年大陸初婚人數為1157.8萬人,創下自1985年以來的新低。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年輕人在社交軟體上的活躍,以及社交産品使用者規模整體持續增長态勢。朋友們,鬧呢?!

我也是經常被催婚的對象。二十八,長相普通,智力正常,無不良嗜好,在老家有車有房,父母退休且身體健康。親戚們說,這樣的條件是好婚配的,但必須加快速度,“再拖兩年就不行了”。

談戀愛,他們怎麼敢的啊?!

當年咱也曾勇闖相親角~

我不是不想,是沒人沒機會呀。雖然大家嘴上說着“其實一個人也挺好”,但多數人還對愛情有欲望和想象,隻是滿腔熱血沒有輸出對象,長此以往,他們開始苦惱自己愛無能、難以進入親密關系、甚至慢慢恐懼婚姻,而後将大大小小的困惑發在豆瓣“母單互助組”,寫進Soul #脫單太難了,迫切求人指點。

社會學家們給出過很多答案。其中,在複旦大學開設“親密關系”課程的沈奕斐将當代年輕人無法戀愛歸因為對人性不确定産生的恐懼,和對愛情本身的恐懼,比如無法适應角色變化,這在婚姻關系裡表現尤為明顯。

很多時候,我也想要反向問問,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想戀愛、想結婚?比起單純的催促和抱怨,怦然心動的相遇、極限拉扯的暧昧、柴米油鹽的愛情,肯定更能讓愛無能的我們生出勇氣吧。

是以,今年情人節,我跟幾對勇敢追愛的小情侶聊了聊。

兩種相遇體驗

相親,這是25歲那年,爬爬為了戀愛這件事情做的最多的努力和最大的妥協。

在步入社會開始工作後,社交半徑和空間被急劇壓縮,建立一段新感情和應對家裡催婚的方式仿佛也隻剩下唯一的那條路。在親朋好友的介紹下,她開始積極地跟各種男孩相親,想着遇到稍微合适的對象,肯定努力地培養下感情,試着處處看。

爬爬的心态很快就崩了。半年時間裡,她陸陸續續見了二三十個人,為此浪費掉幾乎所有的周末和假期,但最終結果都是失敗的。那些相親對象,有的性格古怪難溝通,有的過于大男子主義,還有的槽多無口。偶爾碰到個不錯的小夥兒,兩人又聊不到一塊去,沉默着、沉默着,就斷聯了。

最讓爬爬反感的,還是相親的目的性遠比想象的要強,“大家張口就是彩禮錢、婚房錢,總是物質先行”。這超出了她可以忍受的水準,随着時間推移,爬爬的心理發生明顯變化,相親時越來越沒耐心,對戀愛關系也有了悲觀看法。

談戀愛,他們怎麼敢的啊?!

這似乎是單身青年都要渡的劫。在糟糕的相親現場,疲憊麻木的人說着枯燥的開場白,交換着明碼标價的打分體系,對自己和對方進行一次冷漠的審視和評估。分别時,大家反而輕松起來,賣力在社交媒體吐槽起奇葩的相親經曆。

又一次無疾而終的見面後,焦慮的爬爬在深夜打開Soul發了條瞬間,傾瀉着被家裡逼着相親的痛苦和迷茫。消息被推送到廣場,評論區開始熱鬧起來,一個個點贊和評論背後都是感同身受、同樣困惑于愛的年輕人,森森便是其中一位,他主動找到爬爬,聊起了這些年的經曆和日常生活,關系慢慢熱絡起來。

交談甚歡的兩人決定嘗試在一起。在他倆看來,自由戀愛的感覺比相親好太多,每天都有說不完的話。後來,爬爬的Soul瞬間幾乎都是他們相愛的痕迹,比如春日到來的鮮花,比如每個午夜的晚安,比如吃不完的小零食……

談戀愛,他們怎麼敢的啊?!

2021年的情人節,爬爬和森森終于奔赴彼此,并給了對方一個安穩的擁抱。他們激動地在Soul寫道:還有星月可以寄望,還有宇宙浪漫不止。家長見面、訂婚、結婚……雙方約定的事情都在順利發生。

訂婚那天,兩個爸爸喝多了,扶着對方走出飯店。這一天,兩個青年決定了,牽着彼此走向婚姻,一起走向新的旅程。

爬爬,這個曾經害怕在相親場合聊雙方家庭的女孩,幸福地寫下“爸爸跟森的爸爸說‘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談戀愛,他們怎麼敢的啊?!

說起愛情觀,爬爬堅定表示喜歡順其自然,不喜歡強求。其實,每一個輾轉于“相親局”的爬爬們抗拒的不是相親,而是将相親當成一場交易的行為。隻是後來,像爬爬、森森這樣的年輕人在Soul上尋尋覓覓、兜兜轉轉,擁有了足夠的主動權,能将愛從欲望、利益、交易裡剝離,重新交還彼此。

相親和網戀,本質都隻是一種社交方式,并沒有優劣之分。但可以确定的是,友好和安全的互動氛圍能讓人保持自己的尊嚴和個性,主動克服陌生感和距離感,輕松且堅定地奔向對方。

人類,怎麼就算相愛了

比起主動追妻的森森,京澤旭實在太慢熱了。

2018年,京澤旭在Soul寫道:“第一次這麼想成一個家,單身汪的深夜感慨啊。”彼時,他注冊該軟體已有數月,愛情的種子在哪兒都不知道,更别說萌芽的迹象了。

是不是很像深夜抽風的你我!這就是這代單身年輕人,既不能大大方方為心動買單,也沒法不顧一切地放下愛情,總在間歇性想戀愛和持續性“躺平”間反複掙紮,越熬越久、越陷越深。

談戀愛,他們怎麼敢的啊?!

如此脫單心切,但京澤旭除偶爾感歎幾句外,又開始了佛系的日常。在社交産品裡,他隔三差五發點瞬間分享下寵物、旅遊、攝影、鋼琴、調酒等興趣,一看就是認真生活的理工男。京澤旭那些跟寵物快樂互動的内容,經常引得衆多飼養員圍觀點贊,他家貓咪嘟嘟成了最強僚機,一招“前滾翻才藝”幫主人招來不少桃花。

現在想來,京澤旭其實具備極強的愛的能力,他不隻是把身心投入到感情裡,而是努力過好自己的生活,展現自己的全部個性,在這一過程裡自然地散發魅力。在趣緣社交正流行的時代,他顯然找到了打開關系網的最佳方式。

而對于年輕人為何單身以及催婚現象的普遍,京澤旭這樣思考過,他說,家人往往急的是你沒有想要處對象的态度。生活工作都那麼将就、沒變化,身材不打理,愛好不增加,生活閱曆、為人處世沒長進。如果一邊變優秀,一邊等有緣人,家人也會換位思考。

這就好像張小娴說的,每段愛情,都是一個自我延伸的故事。你是什麼人,便會遇上同類,或救贖者。我們之是以單身,不過是在茫茫人海穿梭,還沒到擦肩的時刻。

這種成熟的情感觀或許也決定着,當下年輕人對待戀愛關系其實會更謹慎。2018年那會兒,京澤旭就已經在Soul認識了現在的妻子。同為貓控的兩人隔空吸貓、交流養貓心得,這段時間裡雙方已經互有好感。

相識後,他倆并沒有着急發展戀愛關系,而是繼續在Soul閑聊互動。一年後,兩人自然而然成了男女朋友,真是應了京澤旭那句“有話題聊,就會走到一起”。2022年,這對在Soul上因貓咪結緣的情侶,堅持本心領取結婚證,公開感謝了貓咪們的助攻。

談戀愛,他們怎麼敢的啊?!

京澤旭夫婦談得并不是很新的戀愛。“愛就是,玩在一起,怎麼都不膩,”也是94年女孩蔡蔡的戀愛哲學和愛情基石。在Soul的線上遊樂場,她遇到自己的心動對象,也就是現在的老公。

他們并非為了想談戀愛而去談戀愛,隻是在精神世界碰了碰個頭,回過神時才發現“都對上了”。因為在Soul聊到漢服文化,本就暧昧的他們感情迅速升溫,進度條很快便拉到了情定西塘漢服節、在愛心木牌許下結婚心願。

去年冬天,這場從線上走到線下的愛情,橫跨七百多公裡,接受一年多的磨合,終于修成正果。蔡蔡說,比起心動更重要的是行動和勇氣,想愛就快去愛。而在Soul萌發的心意,也擁有了在現實世界确定的勇氣,她的生命中有很多個秋天,但沒有哪一個,會如西塘漢服節的秋天那般銘心。

以前的人為了脫單,刻意呈現大衆所追捧的吸引力和優勢,比如家境、學曆、社會地位、等等。但現在的年輕人,渴望得到同齡人的了解和傾聽,交友時注重精神共鳴,也更喜歡通過興趣來沉澱深度關系。近日,Soul旗下Just So Soul研究院發起的《Z世代婚姻觀調研》顯示:相比物質,選擇婚姻對象方面,超八成的年輕人更在意三觀相符。

在《愛的藝術》裡,弗洛姆也努力陳述一個道理:成熟的愛是在儲存人的完整性、人的個性條件下的融合。

給我一個戀愛的理由

所謂愛情,至少得是人和人的連結。

是以說,無法戀愛、無法結婚的年輕人,有沒有一種可能,他們并不是不想愛,而是沒能力愛,甚至沒機會愛。連沈奕斐老師都感慨:“很多時候說現代人沒有浪漫,實際是我們沒有給自己浪漫的機會。”

在網際網路上,我們見過千千萬的戀愛難題,每一道都能讓人吵上八百回合。這些消息更多是在放大焦慮,并沒有真正解決相關現實問題。各種戀愛課程陷入量化和階梯化,更是當代年輕人“愛無能”的表征。

可那些“如果我有個男朋友”“當我有了女朋友”的幻想裡,男男女女看起來明明又很會、很認真。壓力還是要給到月老紅娘,趕緊給這些嗷嗷待哺的單身青年牽牽線,好讓他們發揮下真正實力。

談戀愛,他們怎麼敢的啊?!

不是甩鍋,我真心覺得很多年輕朋友是被“逼”成愛無能的。目的性過強的交友模式,本就容易讓他們産生抵觸情緒,失敗率一高更是令人反感,尤其是相親,把兩個人的事情從一開始就放大成兩個家庭的事情,難免産生不必要的麻煩。

以我的經驗判斷,那些接受采訪的情侶,因社交産品結緣的明顯比熟人撮合的多。

最重要的是,在被動發展的愛情關系裡,情侶們聊到戀愛觀、婚姻觀是總是言辭匮乏,繞着“門當戶對”“條件合适”打轉轉。而在自由社交的愛情關系裡,情侶們則能準确說出何時相遇、何時心動、何時相愛,以及彼此做過哪些儀式感的事情,話裡話外散發着浪漫味兒。

這是難以僞裝出來的雀躍。我特意翻了翻社交産品的相關話題,#感謝Soul配置設定的你擁有近4.2萬條瞬間,成雙成對的小情侶曬出戀愛故事,快樂難掩。#Soul民政局更是有着40多萬條瞬間、2億次浏覽。

談戀愛,他們怎麼敢的啊?!

種種資料明顯指向一個現象:比起缺乏愛的能力,無法脫單的年輕人更缺乏一次相遇。如此說來,線上交友的優勢顯而易見,再努力的七大姑八大姨,戀愛資源也打不過Soul這種日活使用者近千萬量級的社交産品啊。

不過,真正能夠促成良緣的社交産品,是需要自上而下地展開一些“命運的安排”。例如有以左右滑幫助年輕人相遇Crush的玩家,也有Soul這樣最早将AI引進社交關系的玩家,這在讓使用者遇到志同道合者上至關重要。

與此同時,Soul也在社群功能、算法推薦、交友場景上不斷創新,帶來更優質的使用者體驗。近日,Soul“哪裡有相遇,哪裡就有奇迹”的情人節活動,讓年輕使用者帶着“奇遇鈴”的祝福,走向對的那個人。今天,平台更是發起“奇遇派對”,全天加速奇遇鈴功能,讓更多人開啟一段真實且溫暖的浪漫相逢。資料顯示,Soul奇遇鈴每天響起約2300萬次,超9.54萬人在Soul找到真愛。

最重要的是,在Soul這個世界,從社群到使用者都在以滿滿的安全感和歸屬感,撫慰單身男女的對戀愛的焦慮、對愛情的恐懼。進入一段關系其實是不斷“暴露”和打開自己的過程,那些對人性不确定産生的恐懼,和對愛情本身的恐懼需要在勇敢追愛的過程中,以更多的肯定、安全、溫暖、善意予以對沖。

在這裡,在有愛的平台氛圍中,哪怕我們保有個性、叛逆或挑剔,也依舊能找到那段舒服的、适合自己的、深層次、高緯度的親密關系,不再害怕解鎖親密關系裡的新身份。而這,無疑是給年輕朋友最好的戀愛理由,也是收獲幸福的花路之一。

已是樹想開花、人想戀愛的季節,祝單身男女如願以償。不說了,我要去抓住機會開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