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問了ChatGPT四個問題,答案戳心,網際網路内容生産模式變革開始

作者:新媒體營運實務

ChatGPT對人類的影響充滿了未知。它已經不是簡單的智能問答系統,而是可以幫你判斷,直接給出結果。那麼它引發的人工智能浪潮,會對人類社會産生怎樣的影響呢?我認為,首當其沖的,是帶來内容生産模式的大變革。

我問了ChatGPT四個問題,答案戳心,網際網路内容生産模式變革開始

01

人類内容生産模式的演進

口口相傳的民謠是内容,甲骨文上的占蔔是内容,陶器上的銘文是内容,雕版印刷的《金剛經》是内容,活字印刷的《孝順事實》是内容,雷射照排的《伍豪之劍》是内容,手機發個朋友圈是内容,網際網路上錄入、搜尋、閱讀、複制的也都是内容。由此可見,内容來自于人的思想,思想需要附着在媒體上傳播與留存。人類從蠻荒走到文明,正是無數代人的思想得以傳播留存,創造了先進的生産力,并進一步反作用的結果。

進入上世紀90年代,電腦逐漸取代了紙筆,将人類思想記錄在硬碟上。一根根網線聯通了無數台電腦,人的思想又從單一硬碟存儲,變為全球節點通路,沒有時差,沒有國界,無紙化成為内容生産模式變革的主要特征。

數字革命讓内容生産實作了質的飛躍,内容生産者也更加精細化、專業化,智能化。按照網際網路發展的不同階段,内容生産者也表現為不同的群體。

02

電腦UGC的論壇時代

UGC是User-generated-Content的縮寫,翻譯過來就是使用者産生内容。為什麼前面要加電腦兩字,就是要與後面的手機使用者相區分。這個時代中所說的使用者,可以說是中國第一代網絡原住民,也就是現在的六零後、七零後群體。

上世紀90年代,網際網路開始在中國萌芽,出于成本考慮,做架構,做伺服器,包括帶寬,都是極燒錢的事。是以如何減小成本,就成了網站營運者考慮的事了。而論壇類的網站,從營運成本來講,用人最少,成本效益最高。

搭建好論壇架構,基本不需要招編輯,叫一幫熱心網友進行管理,版主,版斧,聊天,灌水,闆凳,沙發,全是那個時候的名詞。1998年創立的西祠胡同和1999年創立的天涯社群,都是論壇類網站的典型代表。

使用者隻要完成論壇注冊,就可以在自己感興趣的版塊釋出文章,并可以配發圖檔。文章都是先發後審制,品質好的還可以被版主設為精華文章。慕容雪村、西門大官人、小李飛刀、當年明月,都是從天涯走出的名人。

後來的百度貼吧、豆瓣、知乎,都是典型的論壇式應用。

03

PGC的門戶時代

PGC是Professionally-generated-Content的縮寫,翻譯過來就是專業生産内容。這裡的專業,也可以了解為職業,就是網站的編輯。這個時代的突出表現,就是以四大門戶網站為首的資訊類網站創立。

1998年,王志東與姜豐年在四通利方論壇的基礎上創立了新浪網。1999年的“科索沃危機”和“北約飛彈擊中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事件”,奠定了新浪門戶網站的地位。

1998年5月,起初主打搜尋和郵箱的網易,開始向門戶網站模式轉型。1999年,搜狐推出新聞及内容頻道,确定了其綜合門戶網站的雛形。2003年11月,騰訊公司推出騰訊網,正式向綜合門戶進軍。

所有這些網站,每天要生成大量内容,而這些内容,并不是由網友提供的,而是來自于專業編輯。這些編輯要完成采集、錄入、稽核、釋出等一系列流程,還有的需要制作像“科索沃危機”這樣的專題。這些内容代表了官方,從文字、标題、圖檔、排版等方面,均展現了極高的專業性,可以視為專業生産内容。

其後一段時間,各類媒體、企事業機關、人民團體紛紛建立自己的官方網站,這些官網上所有内容,也都是專業生産。

04

手機UGC、PUGC的社交時代和移動時代

PUGC是Professional-User-Generated-Content的縮寫,翻譯過來就是專業使用者生産内容。為什麼前面還加了一個手機UGC,是因為進入社交和移動時代,手機大行其道了。

時間來到了2009年8月,新浪微網誌開始内測。這是一款跨平台産品,電腦端可以用,手機端也可以用。當時人們的手機流量還十分珍貴,是以手機端往往僅限于WIFI環境下使用。2011年1月,騰訊推出微信,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移動端産品。自此,以“兩微”命名的社交産品标志着社交時代的到來。

2012年8月,今日頭條釋出第一個版本,預示着以其為代表的資訊類“多端”登上曆史舞台。

無論是“兩微”還是“多端”,其突出表現就是站方搭台,使用者唱戲,由大量手機端使用者貢獻内容。從開始的圖文資訊,到後來的短視訊、直播,都是如此。而站方在此期間,隻是做好稽核及算法推送,内容生産上已經微乎其微。這是典型的手機UGC。

而在大量手機使用者中,陸續出現了很多意見領袖,俗稱“大V”。他們原創水準高,粉絲量多,影響力大,成為站方吸引使用者所倚靠的重要力量。他們對站方而言,是使用者;對使用者而言,是專家,是以他們生産出的内容,也就被稱為PUGC。

05

AIGC的人工智能時代

AIGC即AI-Generated-Content,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來生成内容。進入2023年,ChatGPT全球大火,标志着人類進入人工智能時代。當網站上的内容不是由人生産,而是由機器完成時,你是什麼感覺呢?AI繪畫、AI寫作早就有,但從來沒有像這次引發大家的關注。

有人說,ChatGPT不過是搜尋引擎的一種更新,沒什麼新意。其實他隻說對了一半。ChatGPT會用到搜尋功能,因為它的寫作是需要強大的資料庫作為依托。隻有足夠多的内容供它參考,才能生成所需要的内容。但另一方面,它能直接給到你答案,這是搜尋引擎所不能比拟的。以往我們搜一個東西,搜尋引擎會給出一堆結果,讓你去選。而選的過程,是需要人自行判斷的。但ChatGPT能夠直接給出結果,它代替你進行了判斷,這是不是最可怕的呢?

我找了幾個相關問題,提給了ChatGPT,看它是如何回答的。

我問了ChatGPT四個問題,答案戳心,網際網路内容生産模式變革開始

第一個問題:AIGC會引發網際網路内容生産大變革嗎?

它回答:AIGC是一種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内容生成技術,它可以自動生成文本、圖像、視訊等内容。AIGC的出現可以幫助企業更快更有效地生成内容,進而提高企業的内容生産效率。是以,AIGC的出現可以說是一種變革,它可以改變企業的内容生産方式,提高企業的内容生産效率,進而推動網際網路内容生産的變革。

(很客觀是不是?)

我問了ChatGPT四個問題,答案戳心,網際網路内容生産模式變革開始

第二個問題:AIGC會導緻網際網路行業的内容編輯失業嗎?

它回答:不會。它可以幫助内容編輯更快、更有效地完成任務,而不是取代他們。AIGC可以幫助内容編輯更快地完成任務,提高工作效率,進而節省時間,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去完成更複雜的任務,進而提高他們的工作價值。

(這個也可以接受,但事實上呢?)

我問了ChatGPT四個問題,答案戳心,網際網路内容生産模式變革開始

第三個問題:ChatGPT引發失業潮,美國新聞巨頭裁員12%,你怎麼看待這個新聞?

它回答: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新聞,因為它表明聊天機器人技術正在取代人類工作,導緻大量失業,我們必須采取措施來確定聊天機器人技術不會取代人類工作,而是與人類工作相輔相成,以提高效率和改善工作環境。同時,我們也應該加強對失業者的支援,幫助他們重新融入社會,以及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瞧瞧這回答,真是滴水不漏,把自己擇得一幹二淨,同時還不忘慰問失業者。)

我問了ChatGPT四個問題,答案戳心,網際網路内容生産模式變革開始

于是有了第四個問題:應該采取什麼措施,來確定聊天機器人技術不會取代人類工作?

它回答:

1. 加強對聊天機器人技術的監管,確定它們不會被用于取代人類工作。

2. 加強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發,使其能夠更好地與人類協同工作,而不是取代人類。

3. 加強人工智能技術的教育,使其能夠更好地了解人類的思維方式,進而更好地與人類協同工作。

4. 加強人工智能技術的安全性,確定它們不會被濫用或濫用以取代人類工作。

5. 加強人工智能技術的可控性,確定它們不會被用于取代人類工作。

6. 加強人工智能技術的可解釋性,確定它們的決策能夠被人類了解和控制。

7. 加強人工智能技術的可信度,確定它們的決策能夠被人類信任。

8. 加強人工智能技術的可持續性,確定它們能夠長期有效地與人類協同工作。

好吧,以上ChatGPT回答的四個問題,把它們串起來,就是一篇AIGC文章,你覺得怎麼樣呢?歡迎留言評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