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逃亡25年的主要嫌疑人被捕,勾起“盧旺達大屠殺”的人類黑暗慘劇

據多家媒體報道,盧旺達種族滅絕嫌疑人費利西安·卡布加(Felicien Kabuga)在法國巴黎郊區被捕。

現年84歲的卡布加是一名前盧旺達商人,因涉嫌參與和宣傳1994年"盧旺達種族滅絕"而被國際司法系統通緝25年。

逃亡25年的主要嫌疑人被捕,勾起“盧旺達大屠殺”的人類黑暗慘劇

這一事件也使世界想起了"盧旺達大屠殺"的曆史記憶。

盧旺達共和國(Republika y'u Rwanda)位于非洲中東部,與坦尚尼亞、布隆迪、剛果(金)和烏幹達接壤,面積26,338平方公裡。

盧旺達的主要族裔群體是胡圖族、圖西族和特瓦族。

逃亡25年的主要嫌疑人被捕,勾起“盧旺達大屠殺”的人類黑暗慘劇

1990年,總部設在烏幹達的圖西族難民組織盧旺達愛國陣線(盧愛陣)與胡圖族政府軍之間爆發内戰。

在鄰國的斡旋和壓力下,雙方于1993年8月簽署了結束内戰的和平協定。

然而,盧旺達政府高層的極端主義勢力對這一結果深感不滿,認為尤文納爾·哈比亞裡馬納總統在談判中讓步太多。

1994年4月6日,一架載有盧旺達總統朱韋納爾·哈比亞裡馬納和布隆迪總統西普裡安·恩塔利亞米拉的飛機在盧旺達被擊落,兩位總統遇難。

這一事件立即引起了全國範圍内對胡圖族人的懷疑和血腥報複。

逃亡25年的主要嫌疑人被捕,勾起“盧旺達大屠殺”的人類黑暗慘劇

7月7日,一支由胡圖族士兵組成的總統衛隊殺害了盧旺達女總理烏維林吉·伊姆紮納(Uviringi Imzana)、一名圖西族人和三名部長。

在當地媒體和廣播電台的煽動下,胡圖族士兵、民兵和平民手持槍支、砍刀和削尖的木棍,發動了長達三個月的大規模暴力襲擊,屠殺了大約50萬至100萬人。有250 000至500 000名婦女被強奸。

絕大多數受害者是圖西人,包括一些同情圖西人的胡圖人。

逃亡25年的主要嫌疑人被捕,勾起“盧旺達大屠殺”的人類黑暗慘劇

7月,盧旺達愛國陣線部隊反擊并進入首都基加利,擊敗了胡圖族政府并獲得了權力。

結果,約有200萬胡圖人,包括一些屠殺的參與者,因害怕圖西族的報複和恐慌而逃往鄰國布隆迪、坦尚尼亞、烏幹達和薩伊(今剛果民主共和國)。

在此期間,成千上萬的人死于霍亂和痢疾。

逃亡25年的主要嫌疑人被捕,勾起“盧旺達大屠殺”的人類黑暗慘劇

盧旺達一直是一個不發達的農業和牧民國家,長期以來一直自給自足,并被聯合國确定為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

内戰和大屠殺給該國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加劇了瀕臨崩潰的經濟困境。

許多人喪生,相當于盧旺達總人口的五分之一。這也導緻人口結構發生重大變化,許多婦女喪偶,兒童約占全國總人口的40%,約有95 000名嬰幼兒幸存下來,但卻淪為孤兒。

此外,大量逃離鄰國的胡圖族極端分子也助長了這些國家的不穩定。

逃亡25年的主要嫌疑人被捕,勾起“盧旺達大屠殺”的人類黑暗慘劇

随後,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決定設立盧旺達問題國際刑事法庭,起訴應對1994年1月1日至1994年12月31日在盧旺達發生的種族滅絕和其他嚴重違反國際人道主義法行為負責的人,以及應對這一時期在鄰國發生的種族滅絕和此類違法行為負責的盧旺達公民。

自那時以來,法庭訴訟程式和做法的複雜性,加上案件本身的複雜性,導緻長達十年的時間。

逃亡25年的主要嫌疑人被捕,勾起“盧旺達大屠殺”的人類黑暗慘劇

随後,法庭宣布對涉及盧旺達種族滅絕案件的六名嫌疑人判刑。

其中,盧旺達前部長Pauline Nyiramasuhuko和他的兒子因種族滅絕和危害人類罪被判處終身監禁。

其他四人分别被判處25年、30年、35年和無期徒刑。

2003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一項決議,将每年的4月7日定為盧旺達種族滅絕問題國際反思日。

逃亡25年的主要嫌疑人被捕,勾起“盧旺達大屠殺”的人類黑暗慘劇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一份聲明中說,盧旺達的種族滅絕是人類曆史上最黑暗的一章。

一些文學作品也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這一悲慘事件。例如,電影"盧旺達酒店","四月的某個時候","殺戮地帶"(又名"獵犬")等。

人性具有善與惡的雙重性。

不可避免地,人類世界中有黑暗,邪惡的事件,并且不乏在罪惡中閃耀的人類之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