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個人總結
人生苦短,需要不斷精進,精進遇見更好的自己。疊代不斷前進。
文章目錄:
1、關于創業
2、關于個人
3、複盤:年初的目标完成情況
4、2019年的目标
5、個人的Milestone
關于創業
前言:稍微解釋下,我這裡說的創業,并非傳統意義上的“辭職”單幹或合夥創辦公司的那種,而是将職業生涯的種種心路曆程,以一種創業的心态去面對,因為我一直堅信,當你始終抱着一顆“将為公司打工看待為自己的事業”,那你工作的思維高度,角度,态度,心态這些,都将變的更加積極。
2017年5月從廣州回到成都,到2018年底,在現有公司已經足足一年半了,業務上的梳理的已經非常清晰了,但真的要去回顧2018,發現居然沒有什麼可以回顧的,這讓我一下子焦慮了起來,因為你走過的路,居然沒有可以總結的,這樣會進入一個沒有疊代、沒有增長、沒有改變的死循環。
1月12日,周六,沒有按期回家,而呆在公司度過了一整天的焦慮,為了自己不去多想,就把2018年MTSC在騰訊上公開的視訊,全部看了一遍。慶幸的是,看到了小猿搜題的産品技術負責人-唐巧的視訊,從視訊中獲悉了一些知識,最後接觸到了他的個人部落格。對我沖擊很大,唐巧原本是網易的iOS開發者,後來和同僚一起創業做粉筆網,後來做成了現在的小猿搜題。他個人将工作總結、對個人成長的思考、對管理能力的思考等的總結,都從12年開始一直堅持,并且每年都在前進、改變,真的讓人由衷的敬佩。
截此,心态恢複到了平靜,無論是否焦慮,我都需要跨出這一步。
臨危受命:
第一、2017年部門從架構上雖然存在,但猶如散沙,部門同僚之間無過多的交集,同為QA崗位,卻有着對品質、測試的不同了解。
第二、能力高低不一,且都處于偏低階層,測試過的産品均出現各種漏測問題發生,導緻線上大小事故頻繁
第三、公司内部,對品質文化、品質工作的認同普遍偏低
第四、員工心态散漫、對品質把控無深刻的自我責任意識
第五、新産品要上線,無明确品質緯度和品質标準去衡量,所謂的品質僅僅隻是bug數量
面對問題,17年深入思考的很少,都是在忙着救火,哪裡需要什麼、哪裡缺什麼我們就補什麼,全憑個人的經驗去應對所有的需求。
沒有工作文檔的,我直接改版以前的或重新設計
執行的同僚不知道如何做,我就直接親自上陣教,甚至在時間非常趕的情況下,臨時教再運用以及很慢了,我就自己上,把測試結果反過來彙報給執行的同僚,讓執行同僚去回報,然後再回到正常的軌道,這個狀态大概持續了17年的下半年
基本都是幾年的老同僚,部分同僚面對工作要求高了,工作“規則”變了,無法勝任,也不願改變,情緒上變得浮躁,工作上頻繁出錯。這樣不得不在給予充分機會的情況下,勸退了部分同僚,盡快補上新的血液
17年之前,公司部分測試需求,是沒有測試人員跟進和把控的,18年初,這部分工作主動被我拿了回來,但人手上不得不面臨緊張。原本一直對用外包員工保持慎用,但現在不得不利用外包同僚來快速填充業務需求
就這樣“熬過”了17年,這一年最大的收獲就是為18年工作打下了一個基礎。18年,繼續幹了如下幾件事情,在業務、管理上探索
1、确立自有+外包同僚,建立起符合現有公司人才制度的團隊結構模式
2、建立教育訓練、分享機制,将工作中常用的設計思維拿出來讨論和分享,快速進行思維的碰撞,盡快發現哪些地方是不對稱的,及時糾正和學習
3、梳理總結業務緯度,針對每個緯度制定說明和标準,讓部門同僚知道要做什麼,如何做,也同步全公司,讓所有産品知道有什麼标準必須要過的
4、建立可以check的結果,不斷改進在測試過程覆寫程度、測試結果回報的清晰度。這個過程我們改進了不止3版,最後做到了統一必要的測試驗收過程、測試報告形式。
5、用testlink進行用例管理,讓測試用例規範起來,和每個版本對應,在測試結果上清晰的反應出測試的覆寫,針對每個産品梳理一版必過冒煙用例,加入周維護版本中
6、引入bugly和Tscancode,前者監控crash崩潰情況,後者檢查代碼級别的問題。
關于個人:
讀書
2018年,遇到當當五折優惠,瘋狂的購進了當年的一些經典書籍,例如《刻意練習》《金字塔原理》《德魯克給經理人的第一堂課》《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等等,差不多20多本。可恨自己,中了買了書即放棄讀書的惡魔,最終隻完成了幾本書的閱讀,書單如下,也可以點選檢視書籍總結
《德魯克給經理人的第一堂課》
《終生成長》
《0秒思考》
《帶團隊懂得如何說話》
《刻意練習》
《給你一個團隊你應該怎麼管》
《不懂得帶團隊隻有累死自己》
以上管理類書籍偏多,2018年在團隊快速增長的過程中,明細感覺到自己缺乏系統的管理知識,相反技術能力還能應付目前的需求,這方面補習暫時不多,但也存在很多收獲
技術
devops了解更加深入了
持續內建了解
AI智能測試知識增長
圖像視訊相關知識有所增長,并結合測試知識擴充這方面的驗收标準
這些新知識,目前掌握的還是太基礎,并不能主動的去把控圖像、算法、視訊拍攝方面的品質情況,也暫時做不到主動去推進這些研究項
網課
《用的着的商學課》-騰訊課題
《軟體測試》-極客幫茹炳晟
《python基礎》-網易mooc大學
健康
2018年的跑步次數寥寥無幾,還不足以前兩年的一個月的量,但很慶幸身體還什麼大問題,一直以來還是激情滿滿的
複盤:
2018定的目标,主要為測試緯度梳理和标準産出,管理方面搭建起自己的核心能力班子,将團隊打造成一個持續的學習的團隊。目前來看,這些都已經完成,但在2018年中,這些目标實作的不太順利,且有部分的目标已經在臨近年末才算徹底的想通和找到答案,是以整體來看,隻能給自己打65分,比及格好一點點。
2019年的目标:
另一篇文章,詳細列出了2019年要達到的目标,籠統的來概括為:
改變自己,讓自己提高效率,講究落地效益
改變團隊,讓學習成為我們最佳的籌碼,為團隊争取一年的穩定增加能力
改變公司,增加技術投入建設,帶動公司内部其它崗位一起改變,重新認識QA
以上三點,堅持做好,可以為未來3~5年搭好一個平台,争取更多的機會
個人的Milestone:
管理能力,慢慢摸索出了帶團隊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