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中國最權威的電影雜志《大衆電影》評選了年度十大影視新聞,我們将看到今天有多少片段和資訊留在我們的記憶中。

1、第二屆金雞獎百花獎獲得者到延安革命聖地參觀
1982年,第二屆金雞獎是電影皇帝是張偉,他的獲獎作品是《月灣笑聲》,在張偉62歲時獲得了第二屆金雞電影皇帝獎。因為第一屆金雞獎沒有頒發最佳男主角獎,是以張偉也成為史上第一位電影皇帝的金雞獎,張偉的獎項對"大衆電影"的銷售産生了影響,因為《大衆電影》用新電影皇帝做了封面(這确實是理所當然的), 但當時觀衆的口味是各種美女。
圖:張偉,金雞獎首位電影皇帝
被選中參演電影後是李秀明,獲獎作品是《徐茂和他的女兒們》,李秀明是以獲得了第5屆百花獎,成為當年的雙影,趨勢絲毫不遜色。李秀明後來出演了第88版電影《紅樓夢》元春,6070版應該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圖:李秀明與"徐茂一家女兒"奪得金雞花雙影
圖檔:李秀明賈元春(1988)
最佳影片是鄭東天、徐古明執導的《鄰居》。
年度最佳男中音是王新剛,獲獎作品是《知陰》,王新港版《知陰》可以說是蔡薇最銀幕最經典的形象,無人問津。最佳影片由《快樂之門》、《國土安全》和《白蛇》三部電影獲得。
2 大衆影視等主流影視媒體聯合組織了聖誕誕辰70周年。當年五大全國人大,餘文生的《易庸軍歌》恢複為國歌
3、中日建交後,首部中日合作劇情片《一盤棋未完》在北京和東京首映。
這部電影的中國導演是段繼順,日本導演是佐藤春美,兩位男主角都是當時中日二人組的頂級老演員,中國方面是孫道林,新中國成立70周年被評為本世紀十大演員之一, 日本方面是三國連太郎,當時也是日本演藝界的頂級表演學校,曾三次獲得日本電影藝術學院最佳男導演稱号。兩個女人是當時像日本和中國一樣的兩個美女,中國一方是沈丹平,日本一方由松本可子扮演,她當時擁有日本第一個美麗的女人。
圖檔:沈丹平
圖:松本慶應義夫,20世紀80年代初日本第一位美女
影片講述了宜山和松波兩個圍棋家族30年的滄桑曆險,演員陣容豪華,有頂級老戲骨支撐柱有頂級女演員增添風格,影片内容也帶有強烈的反戰色彩,推出後獲得1982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特别獎, 第6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提名、第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第7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美國獎、第7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基督教評審團獎。
4、1982年,中國日觀影量達到8000萬,創曆史新高。到2020年,平均每日出席人數将降至147萬。可以說,這是一個沒有影子的中國歲月。你還記得6070之後的那些日子嗎,你拿着一個小長凳去露天電影院看電影?
圖:1982年,是一個沒有出現的時代
5、在意大利都靈舉辦中國電影展,展覽規模達到128部。
6、李連傑主演的《少林寺》打破了香港最賣座功夫電影紀錄,1982年《少林寺》在香港上演,票房收入1615萬港元。中國大陸,這部電影在九個月内獲得了2.7億次觀看,票房收入接近1億。它已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的一個神話。
如果考慮價格指數,少林寺應該被認為是新中國曆史上票房最高的電影。
7、中國人民解放軍81号電影廠建設30年,81廠标志應該是70年後童年永遠不會被磨滅的記憶。
8、 北京電影學院五大專業153名畢業生獲得第一學士學位。
9、中國電影人協會、世界電影學會在北京為傑出的華裔美國電影人黃宗軒舉辦紀念活動。
黃宗璇是第一位獲得奧斯卡獎的中國人,他于1955年憑借電影《玫瑰紋身》獲獎,1963年憑借電影《野人》獲獎,并曾七次獲得奧運獎提名,随後于2003年被國際電影攝影師協會評為"世界十一位最具影響力的攝影師", 黃宗軒排名第四。
10、中央戲劇學院院長,人民藝術家金山去世。金山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一直活躍在中國銀幕上,1930年代,《夜半唱》成為當年最優秀的學生,1940年代執導的抗日戰争電影《松花河上》,影響很大。
夜狼文學史工作室主編:夜狼吹西風